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位于骨突起部的皮肤和皮下的组织局部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破溃及坏死。压疮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也可能为入院时存在,在住院期间显著恶化。压疮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医疗护理中的一大严重问题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贾红兵  高云  李栗辉  郑岚 《医学争鸣》2007,28(5):434-434
0 引言压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压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压力性溃疡. 多发、大面积压疮不但痊愈慢,而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 我们采用藏红花酒局部湿敷治疗压疮,特别是Ⅱ期以上压疮,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伤口较难愈合,其周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易发生在一些骨质突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脊椎损伤的  相似文献   

4.
马晶  姚俊萍  刘靖 《吉林医学》2008,29(24):2431-2432
压疮是自身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受磨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患者的骨隆突部位。例如:臀部、髂部、骶尾部、枕外隆突出、肩胛部及足跟部。发生压疮后,既加重病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很大伤害,同时又增加了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  相似文献   

5.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常见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的患者。好发于骶尾部、髋部、背部、足跟部等部位。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压疮的方法,但寻找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采用糜蛋白酶与云南白药粉联用治疗压疮,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流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家庭获得性压疮(home-acquired pressure sore)是指家庭护理条件下,由于陪护者照顾不周产生的压疮。  相似文献   

7.
方素萍 《吉林医学》2011,32(22):4702-4702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和红外线照射应用于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压疮用常规方法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换药上应用局部氧疗和红外线照射压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采用局部氧疗和红外线照射压疮方法比常规的方法缩短愈合时间。结论:采用局部氧疗和红外线照射压疮改善压疮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高展  张宏敏 《吉林医学》2013,34(10):1924-1925
<正>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出现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观点在国内占统治地位,林菊英在其论著《医院护理管理学》中提出,院内压疮发生的标准应为0,除不许翻身的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压疮入院者不准扩大。国外护理的研究多认为:压疮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也并非是全部。如果入院时,局部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压疮又称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最终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的病变。本病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枕外隆凸部等;临床表现为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坏死、糜烂、溃疡或化脓感染,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康复进程,而且加大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经济负担。压疮的治疗重在预防,尤其是在压疮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压疮进  相似文献   

10.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压疮经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患者中,也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及强迫体位的患者中。为了更好地护理压疮,应深入了解压疮的形成的原因。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年龄增高,机能下降、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预防和护理压疮的关键是应从避免组织长期受压,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局部不良刺激等方面入手,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1.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受压的时间较长,导致影响局部血运,造成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缺乏营养而出现组织溃烂、坏死的情况。压疮常见于瘫痪和长期卧床患者,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发生,常见的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局部营养、清洁度、活动度等。ICU危重患者通常有血液循环障碍、体位姿势固定,加之意识不清、多汗、大小便失禁等容易诱发压疮。压疮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应加强ICU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压疮的防治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难点,应不断创新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防治,减少和避免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可发生于长期躺卧或长期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相似文献   

13.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发  相似文献   

14.
<正>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  相似文献   

15.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氧、缺血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者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于2009年上半年重新制定了系统的压疮监控程序,成立了压疮监控小组,层层把关,实施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压疮又名褥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皮肤正常功能丧失所致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1],向深部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压疮好发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及创伤性脊髓损伤、恶性消耗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压疮长期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原称褥疮,因其并非仅由躺卧引起,也可发生于坐位或佩带整形外科装置的患者,故称压疮更妥当,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症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骨处、股骨大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或枕后部等。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因不能侧卧、不能自主翻身,再加上循环系统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在治疗压疮过程中对压疮周围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湿敷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氧疗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对压疮组织周围氧分压的影响。结果局部氧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康复新湿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局部氧疗组明显提高压疮周围的氧分压。结论局部氧疗组治疗压疮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压疮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压疮是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内因是指病人机体营养不良 ,代谢障碍抵抗力下降 ;外因是指局部组织受到外部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血运障碍。压疮一旦发生 ,如不及时治愈 ,疮面逐渐扩大 ,继发感染引起全身反应可危及生命 ,是医院、护理之家、老年病房、家庭病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压疮有发病率高 ,发展快 ,难治愈 ,容易复发的特点。近几年很多学者对压疮的研究集中在预防上。1 压疮的定义局部组织处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溃烂和坏死称为压疮 ,又称为褥疮、压迫性溃疡[1~ 3 ] 。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20.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未经很好护理而造成的皮肤破损。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