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予以心血管支架置入后的效果。 方法:收集1990/2008发表的老年心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对照实验和临床应用的中文文献10篇,从实验分组、实验材料、观察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加以整理,同时对临床应用中的对象基本资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其随访和功能评价等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从10篇有关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血管支架置入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支架置入是介入心脏病学中发展最快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目前,包括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疗效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用支架置入手段治疗解剖形态更复杂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提高慢性闭塞病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桥血管病变的支架置入和征服再狭窄仍然是未来几年内的工作重点。探索和研制新的药物、新的器械和新的支架置入方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正日益增多,血运重建治疗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回答的问题,必须在充分反映当代心血管支架置入和搭桥进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临床与病变特征设计更多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均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由于支架架构、支架药物、药物载体上的差异,多个研究对两种支架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结果不完全一致。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评价两类支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 方法:检索Medline(1966-01/2010-07)、Embase(1980-01/2010-07)、Cochrane library(201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990-01/2010-07)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的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对照研究,共纳入4 391例患者,其中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组2 429例,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1 9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置入后6~12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小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P < 0.05)。提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并不劣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且可能在减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内膜过度增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赵惠  肖虹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8):7575-7578
摘要:尽管随着冠状动脉支架设计工艺与技术的改善,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发生率已降至15%左右,但仍成为制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最大瓶颈。药物洗脱支架是近年来问世的新颖支架,在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方面展示了美好的前景。虽然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令人鼓舞,但是适应证还是相对单一,一些相关问题还未解决。那么药物洗脱支架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影响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其面临的问题,探讨药物洗脱支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裸支架;血栓;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李里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29):5445-5448
背景:药物涂层支架由于显著降低了冠脉内支架置入再狭窄的问题,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的:从材料学及临床应用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中药物涂层支架的相容性。 方法:以 “药物涂成;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老年;介入”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10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纳入与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药物涂层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分析了药物涂层支架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正日益增多,支架置入治疗疗效及应用价值在此领域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身心状况等问题,以及长期置入支架后会导致血栓、动脉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所以老年患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有较高的要求。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将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段与局部缓释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大幅减低传统支架血管再狭窄概率,提高了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为老年心血管疾病带来很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背景:许多学者极力呼吁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生物学治疗的同时也应进行心理学的干预,并建构整合生物-心理-社会治疗和干预计划。但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首先需要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究竟如何。 目的:应用问卷调查评估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冠状动脉搭桥后再发胸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寻找其主要因素。 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冠状动脉搭桥后再发胸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0±10)岁。以中国人身心健康状态综合评估与诊断系统为测评工具,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患者躯体症状、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认知问题、行为问题、自我评价、社会适应问题等7个分量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提取的主成分有4个(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3.89%),第一主成分主要涉及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其贡献率达40%,第二主成分主要涉及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第三主成分主要涉及认知问题和自我评价,第四主成分主要涉及躯体症状。结果说明应该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冠状动脉搭桥后再发胸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应该从心理角度引导患者的积极情绪,减低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6.
赵艳  王禹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17):3181-3184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索维普数据库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关文献和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01/2009-10。检索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再狭窄、康复运动。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入选相关文献20篇。 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而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置入支架后的前期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运动治疗,解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同时,能明显减少血管再狭窄和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率。 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减轻血管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治疗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但其主要问题是会造成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是目前世界市场上主流的2种药物洗脱支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在预防血管内再狭窄、降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方面表现优于紫杉醇洗脱支架。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的问题将逐渐得到满意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临床应用特点及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第一作者以“支架置入,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等检索1998/2010时限内与支架置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有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 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文献22篇。常用支架为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支架。金属裸支架置入操作简便易行,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临床应用优势,但术后早期再狭窄发生率高;药物支架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远期安全性尚不明确。同时因经济投入高、置放技术要求严格等不易进行临床推广。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支架置入显著缩短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 结论:支架置入显著缩短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不同类型支架置入引起QT离散度的对应性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血管造影下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支架置入操作技术参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主要危险因子。这些危险因子在不同的组合条件下可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较一致的可增加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危险的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长度、病变血管直径< 3 mm、开口病变、支架总长度以及置入支架的个数。同样研究结果较一致的是:药物洗脱支架(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明显降低了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危险;而这2种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相比,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风险方面似乎优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而其他的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用于预测临床预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靶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 对象:选择2005-03/2007-03解放军第三○五医院住院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82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2例,均符合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心血管支架置入,置入前采血测定基础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具体值将患者分为C-反应蛋白< 3.0 mg/L 33例和C-反应蛋白≥ 3.0 mg/L 49例。置入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及支架两端5 mm范围内管腔直径丢失≥ 50%为支架内再狭窄,其他部位新出现的病变使管腔狭窄≥ 30%为新生血管病变。 主要观察指标:支架内再狭窄及靶血管病变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结果:C-反应蛋白< 3.0 mg/L的33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1%,显著低于C-反应蛋白≥ 3.0 mg/L的49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18.4%(P < 0.01)。C-反应蛋白< 3.0 mg/L的33例患者靶血管新生病变率为3.0%(1/33),亦明显低于C-反应蛋白≥ 3.0 mg/L的49例患者靶血管新生病变率6.1%(P < 0.05)。 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心血管支架置入前基础C-反应蛋白水平与置入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及靶血管新生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血液和组织相容性是人工心血管材料广泛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种性能优良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置入后必须保证能让细胞很好的贴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但支架内再狭窄却严重地限制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难点,只有彻底揭开支架内再狭窄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随着表面技术的迅速发展,可 通过对心血管置入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力学性能及抗腐蚀行为,可为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明显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引起的急性闭塞并发症以及血管再狭窄。但支架置入同样面临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更易形成再狭窄。研究证实,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检索文献总结了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再狭窄,分析了支架置入对侧支循环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并总结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支架置入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展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 方法:以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生物相容性,再狭窄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drug eluting stent, bare metal stent, biocompatibility, resten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再狭窄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纳入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2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普通金属裸支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用普通金属裸支架取代球囊扩张,使支架内再狭窄由50%下降到20%~30%;药物洗脱支架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愈后,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大多数药物洗脱支架由药物、药物载体、支架平台3部分组成,其中金属支架和聚合物不能被人体吸收。金属置入物和药物载体长期存留于血管中,影响内皮化、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和后期的血栓形成。 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及再次血运重建明显优于普通金属裸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载体对血管内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arotid arter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评估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ub A)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收集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支架植入资料、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分析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CDUS评估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约为31.4%(11/3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支架长度在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约为31.4%。ISR与吸烟、糖尿病、支架长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可以作为ISR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药物涂层支架主要由支架、基质和药物3部分组成。药物涂层支架以金属支架为载体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抗炎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迁移、抗增生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放线菌素D等。支持内膜愈合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雌二醇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可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有重要影响,部分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如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血清脂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血清白细胞介素18等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随心血管支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以及支架再狭窄等问题不断出现,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支架术后的随访,对不同的心血管支架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生物相容性特点,对心血管支架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