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术后患儿近距离面罩吸氧与单鼻塞吸氧管吸氧的配合程度及效果.方法 将19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给予单鼻塞吸氧管吸氧,观察组给予近距离(面罩距离口鼻1~2cm)面罩吸氧,比较2组吸氧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呼吸、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及2组患儿吸氧期间的配合程度.结果 2组吸氧后5 min及10 min的脉搏氧饱和度均优于吸氧前,其他指标与吸氧前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所有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吸氧的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近距离面罩吸氧应用于患儿能够获得更好的配合,同时也能很好的改善手术后患儿的SpO2.  相似文献   

2.
陆影  吴娇娇  董正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299-1300
[目的]探讨长期吸氧病人一次性吸氧管的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对呼吸科长期氧疗住院病人37例,于吸氧第1天~第7天采样并监测一次性吸氧管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不同时间段一次性吸氧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01,P<0.001).共采集37例病人107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28份,占26.17%,一次性吸氧管使用24h内污染率为56.75%.[结论]长期吸氧病人一次性吸氧管24h内易被污染,建议加强一次性吸氧管、吸氧内芯的消毒管理,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中因患者病情的需要 ,经常给患者吸氧 ,常规用的吸氧接管多为玻璃制品 ,操作时易打碎 ,尤其在抢救患者时 ,易被碰破 ,给护理带来了不便。现介绍一种可代替玻璃接管的一次性塑料接管。方 法 化验室用的一次性塑料滴管 ,用剪刀剪掉上部盲端部分 ,再剪掉下端较细部分 ,长短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然后消毒备用。讨 论 本法取材容易 ,制作简单 ,可一次性使用 ,且不易被打碎 ,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自制吸氧用接管@王娟娟$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 @杨雪芳$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 @王桂喜$…  相似文献   

4.
呼吸器摇杆形态对吸氧阻力和吸氧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时呼吸器摇杆形态对吸氧阻力和吸氧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摇杆形态正常和出现不同程度形变的呼吸器各10个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呼阻仪分别测试两组呼吸器的吸氧阻力和吸氧流量.结果两组的吸氧阻力和吸氧流量经t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呼吸器摇杆形态直接影响吸氧阻力和吸氧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疗效,为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寻求较好的吸氧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吸氧前缺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温箱内吸氧者为观察组,66例鼻导管吸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吸氧后2、6、24 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最后转归等,统计各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将两组各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吸氧后24 h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后24 h与吸氧前各观察值相比,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P<0.01),两组最后转归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吸氧时间短(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治疗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均效果良好,但温箱内吸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鼻导管吸氧,且平均吸氧时间缩短,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6.
眼科局麻手术中病人吸氧与不吸氧血氧饱和度的比较410011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朝霞眼科手术麻醉方法有两种:全麻与局麻。传统观念是一般情况下给全麻病人吸氧,而局麻病人不吸氧。笔者近来通过对局麻病人吸氧与不吸氧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发现如果给每个局麻病...  相似文献   

7.
吸氧治疗轻型气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洁 《临床荟萃》1997,12(4):166-166
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通常张力型气胸多采用胸腔导管引流或加负压吸引,有时尚需胸腔镜或外科手术.非张力型气胸多数采用抽气或插管引流,少数可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前者既有创伤性又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后者虽无痛苦却需时较长.根据密闭体腔气体特性,结合文献报道,试用鼻塞持续低流量吸氧对8例非张力型气胸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吸氧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现有的吸氧管有单腔和双腔两种,均需要将吸氧管插入鼻孔内,再用胶带或塑料管固定。在吸氧过程中,患者会感到吸氧管对鼻腔有较强的刺激,有明显的异物感;幼儿用的吸氧管仍偏粗大,患儿吸氧时只能用胶带将吸氧管粘在鼻孔附近,或由家长用手把持来对准鼻孔,患儿往往因不适而表现为哭闹、烦躁,甚至自行拔除或拒绝吸氧,延误治疗。为此,我们使用耳麦固定吸氧管,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舱吸氧、吸氧压气的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观测王媛梅,尹王成,井茹芳,刘群昆,孙承永为探讨高压氧舱内面罩吸氧与吸入高压气对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用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仪(3D-TCD)于人舱出舱分别检测了脑底动脉血流。1资料与方法14名健康成人(...  相似文献   

10.
头罩吸氧的护理体会(江苏省响水市卫校224600)潘涛明缺氧是儿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贯穿缺氧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处理,将会导致心肌坏死及心衰、颅内压升高、肾脏损害(尤以新生儿敏感),以及导致酸碱度、电解质平衡失调等。护理工作是保证氧疗...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一般吸氧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吸氧导管进行吸氧。一次性吸氧导管采用无毒聚氯乙烯材料制造,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临床上病人经常会因不能耐受吸氧导管的异味,而拒绝吸氧,或拒绝护士每日更换双鼻氧头。为此,我院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消除这方面的因素,使用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小儿患者需要吸氧时没有合适的吸氧鼻塞,因此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的吸氧鼻塞,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面罩吸氧法与鼻塞吸氧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疗是缺氧病人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许多喘憋严重的病人张门呼吸,单纯鼻塞吸氧不能缓解缺氧状态,我们应采用面罩吸氧。通过对10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分成两组用单纯鼻导管和面罩吸氧进行比较疗效(主要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发现面罩吸氧疗效优于单纯鼻导管。  相似文献   

15.
王爱妹 《护理研究》2013,(27):3011-3012
气道加温湿化是氧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措施,临床氧疗应用的压缩气体的绝对湿度几乎为零。因此,在病人吸入氧气时,温度和湿度不能满足病人呼吸道的生理需求,会导致呼吸道过冷、过干;另一方面,分泌物水分被蒸发而变得黏稠并难以排出。而且现代医院中央空调或空调的空气湿度不够,某些特殊疾病,如心脏术后病人的治疗强调强心利尿、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等原因也导致痰液黏稠。目前,临床使用的氧疗湿化液多为室温注射用水,在氧疗过程中病人常感到鼻咽部有干、冷等不舒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抢救或者常规的吸氧治疗,中小型医院及社区医疗中心最常用的吸氧装置是氧气瓶.为了便于氧气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吸氧卡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氧时吸氧流量及湿化瓶内湿化液量与吸氧噪音的关系。方法将两套吸氧装置的湿化瓶分别加入1/3、1/2的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分别记录两套吸氧装置在流量为2 L/min、5 L/min时产生的噪音值。结果相同容量湿化液下不同吸氧流量产生的噪音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有氧气流量越大噪音越大的趋势;相同吸氧流量下不同容量湿化液吸氧产生的噪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有湿化液越多噪音越大的趋势。结论吸氧产生的噪音随着吸氧流量的增大和湿化液的增多而增大,建议在给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的量在1/3和1/2的标记中间或再偏小些。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需要吸氧的病人中越来越多的人拒绝吸氧,原因是吸氧鼻塞的鼻塞头太大,影响他们的正常呼吸,让他们觉得呼吸不畅,甚至改用嘴巴呼吸。现将一种既让病人感觉舒服又节约成本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昏迷病人多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此时病人采用双侧鼻塞吸氧时,会因为体位的原因,使得一侧吸氧管置于病人耳后而压于头下。这样既易使被压皮肤受损,又影响吸氧。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0.
马凤贤 《护理研究》2006,20(11):3094-3094
病人,女,63岁,工人,因右肺癌于2005年11月8日入当地医院,经术前准备后于11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当日12:00时返回病房,术后常规经鼻腔插吸氧管持续吸氧,氧流量2L/min~4L/min,术后第1天08:00。病人突然剧烈腹痛,严重腹胀,呼吸困难,后经120急救车送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弥漫性腹膜炎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