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其中23例经额下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1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结果经显微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无死亡。结论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质地、生长方向及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2.
唐紫沁  吴磊 《医疗装备》2023,(13):87-9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3种不同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35例)和C组(35例)。A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B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治疗,C组给予经脑沟入路治疗。比较3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问卷(mRS)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3组术中失血量、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及术后48 h脑水肿增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中失血量、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脑水肿增加率均显著降低,术后24 h>90%血肿清除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B、C组GCS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GCS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B、C组m RS评...  相似文献   

3.
张小云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8):105+107-105,107
目的 比较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腹股沟疝病例62例,男性,分为两组,其中前入路组32例;后入路组30例.随访时间为3~25个月.结果 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比较修补效果没有差别,并且在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上也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上,后入路组明显低于前入路组.结论 后入路与前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效果无差别,但后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前入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采取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和传统入路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按照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两组,对照组21例经传统入路展开手术,实验组21例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展开手术.对比两组有关手术治疗指标.结果:除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两个指标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4例,直接前方入路组27例,其中采用后外侧入路组27例。统计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的随访,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杯外展角、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方入路组有1例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大粗隆骨折,后外侧组发生1例髋关节后脱位。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可靠的手术入路,但建议术者选择熟悉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与喙突锁骨下入路的麻醉阻滞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上肢手术行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喙突锁骨下入路,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及麻醉有效率、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2组患者运动及感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喙突锁骨下入路两点麻醉法是上肢手术效果较好的麻醉方式,其对尺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的麻醉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臂丛麻醉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无需椎管减压、无神经症状的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8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肌间隙入路方式疗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疗法,比较两组的术后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Cobb角纠正率(%)、术后引流量(mL)、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患者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需椎管减压、无神经症状的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肌间隙入路疗法,可有效促进病情的康复,术中出血少,高度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基于自愿与知情同意原则之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主体随机分组干预对照,设为常规组(n=23)、研究组(n=22)。其中常规组经腹腔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研究组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完全尿控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失血量低于常规组,且手术操作耗时、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完全尿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更低,而CD4^(+)、CD4^(+)/CD8^(+)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患者而言,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失血量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进程快、尿控结局好等诸多优势,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较轻,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手术者而言,经腹膜外入路方式更符合传统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隧道式入路手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17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用隧道式入路手术切除,对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手术效果等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肿瘤完整切除,病检结果均为乳腺纤维腺瘤。无乳房感染发生,乳头、乳晕区感觉正常,乳房后间隙积液3例,乳房血肿5例,3个月后均自行吸收。随访18~36个月,无复发病例,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硬结及色素缺失7例,患者总体满意率100.0%。结论隧道式入路手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具有切口隐蔽、美容、肿瘤切除完整等优点,手术简单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Pott骨折,也称为Cotton骨折。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后踝骨折位置深在,显露和固定的难度较大,同时在治疗方法上存在较多争议。笔者对传统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进行解剖研究,加以改良,并且进行了临床应用,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后正中入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腰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腰椎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胸腰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及腰椎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且可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腰椎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旁入路与传统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肾积水患儿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对照组从传统入路,观察组从脐旁入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2.16±0.67)d、恢复饮食时间(1.02±0.18)d、住院时间(6.41±0.58)d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肾实质厚度(6.57±0.45)mm、肾小球滤过率(39.71±2.43)ml/min高于对照组,肾盂前后径(1.56±0.48)cm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UN(144.74±11.48)nmol/L、Cr(17.85±4.25)μ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旁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腕桡侧入路和腕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46例腕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腕掌侧入路24例,腕桡侧入路22例。拍摄X线片,以骨折的愈合作为评价的标准。结果随访8—40个月,腕掌侧入路中有23例获得骨性愈合,腕桡侧入路中有16例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5)。结论在保护腕舟骨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方面,腕掌侧入路优于腕桡侧入路。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作者于2008年1月-2011年10月共完成中下段食管癌主动脉弓平面以上胸内吻合手术71例,其中经左胸弓上吻合(左胸组)39例,右胸顶吻合(右胸组)32例。男性51例,女性20例。年龄48-79岁(平均63.3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中收治的7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手术路位置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的采取中间入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研究组则采取侧方入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上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侧方入路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比较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效果,改善其相关的临床指标,具有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15%,虽然在颅内动脉瘤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其致残致死率相对其他部位动脉瘤明显增加,且因其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故基底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18.
李全智  张彬 《现代养生》2014,(18):115-115
目的:对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选取4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右胸入路)和对照组(采用左胸入路),均为2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88.2±49.3)min,术中出血量为(519.3±69.2)mL同对照组患者的(225.1±38.7)min和(459.3±50.1)mL相比,有一定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P<0.05。结论:在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疾病临床上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复发率低和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马银龙  张玉良 《中国校医》2021,35(11):873-875
目的 探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6例纵隔肿瘤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纳、排标准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剑突下入路手术进行切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23±19.41)mL少于对照组(89.56±12.56)mL(t=6.656,P=0.000),手术时间(133.89±19.67)min短于对照组(134.67±23.56)min(t=2.103,P=0.038),术后胸腔引流量(212.56±61.56)mL少于对照组(265.71±67.21)mL(t=3.68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术后三天、术后五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46)分、(3.03±0.84)分、(1.91±0.26)分均低于对照组(3.56±0.11)分(t=2.674,P=0.009)、(3.36±0.12)分(t=2.460,P=0.016)、(2.34±0.11)分(t=9.63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χ2=4.414,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剑突下入路手术对于纵隔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最佳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62例。其中椎旁入路组31例、正中入路组31例,两组均采取髂骨植骨融合术联合单纯椎弓根的钉内固定术来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及其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椎旁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正中入路组,椎旁入路组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正中入路组(均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有改善,正中入路组术后1、6个月VAS评分优于椎旁入路组,正中入路组术后1个月ODI评分优于椎旁入路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旁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优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