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全身麻醉在日间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 2019 年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内于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日间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治疗的 40 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脑随机抽取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 TAPB 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后 1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 %,低于对照组的 4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日间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中,应用 TAPB 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河南电力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收治的 69 例腹腔镜手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患者,按照罗哌卡因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 A 组(23 例,0.25 % 罗哌 卡因)、B 组(23 例,0.375 % 罗哌卡因)、C 组(23 例,0.5 % 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三组患 者的术后出血量、芬太尼给药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h、6 h、12 h、24 h,C 组患者的数字疼痛 量表(NRS)评分均低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h、6 h、12 h、24 h,C 组患者的舒适度 评分(BCS)评分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2.17 % 高于 A 组的 4.35 % 以及高于 B 组的 21.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0.5 % 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但是术后不良反 应发生率高于浓度分别为 0.375 % 罗哌卡因以及 0.25 % 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肝脏术后镇痛效果评定.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脏手术患者46例,并针对患者实施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各23例,研究组利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参考组实施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的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心率、平均...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腹横筋膜平面连续(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莆田市 中医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进行剖宫产 180 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均进行术后镇痛。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 照组 89 例(硬膜外镇痛)和观察组 91 例(超声引导下 TAP 阻滞)。比较不同时间点产妇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 记录疼痛情况,若镇痛最高 NRS > 4 分,给予辅助镇痛药治疗,静脉给予曲马多或肌注哌替啶,并统计术后 48 h 内 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12 h 的 N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24 h、36 h、48 h 的 NRS 评分及静息状态各时间段的 NR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24 ~ 48 h 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传统的硬 膜外镇痛比较,超声引导下 TAP 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48例和阻滞麻醉组48例。常规麻醉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阻滞麻醉组则给予超声引导TAPB麻醉。分别观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VAS和Ramsay评分、麻醉指标、免疫指标以及应激指标。结果术后1 h、术后4 h和术后12 h,阻滞麻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P均0.05),Ramsay镇静评分则显著高于常规麻醉组(P均0.05)。阻滞麻醉组患者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麻醉组(P均0.05)。麻醉前,2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阻滞麻醉组的CD8~+和游离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P均0.05),CD4~+、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则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TAPB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产生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能减轻机体应激损伤,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于小儿鞘膜积液治疗期间选用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患儿术后并发 症发生概率。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 157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鞘膜积 液患儿,以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为分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75 例)和观察组(82 例),给予对照组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 并发症发生率为 2.44 % 低于对照组的 10.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小儿鞘膜积液手术治疗期间 选用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其创伤性比较小,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确切,对促进患儿术后尽早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 42 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 21 例,甲组采用全身麻醉, 乙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 0 h 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h、6 h、12 h、24 h 时,乙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低于甲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术后 24 h 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后生理体征变化情况,以寻找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 2017 年 12 月 至 2019 年 12 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06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患 儿手术前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后并未出现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等并发症表现, 麻醉后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相较于麻醉前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与理 想麻醉效果,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究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至2021 年 3 月于福州儿童医院治疗的 260 例鞘膜积液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组,各 130 例。腹腔镜组予以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传统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切口愈合情况、儿童行为疼痛量表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 1 d、3 d 炎症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无痛人数占比高于传统组,乙级、丙级、轻微不适、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人数占比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术后 1 d、3 d 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患儿术后 1 d、3 d 的 hs–CRP、IL–6、TNF–α 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鞘膜积液能优化手术情况,减轻炎症发应,缓解患儿疼痛,有助于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2 月于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 80 例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6 mg布托啡诺+0.6 mg芬太尼进行镇痛,B组给予4 mg布托啡诺+0.8 mg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呛咳评分、躁动评分、镇静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血清学指标、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 组患者的呛咳评分、躁动评分均较 B 组更低,其镇静评分较 B 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h、24 h、36 h、48 h,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 B 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给药后的血清心肌细胞 P 物质(SP)、前列腺素 E2(PGE2)、白细胞介素 –6(IL–6)均较给药前降低,而给药后 A 组的各项疼痛血清学指标均低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应用 6 mg 布托啡诺+ 0.6 mg 芬太尼进行镇痛,可在确保镇痛安全性的前提下,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患儿中选取 80 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 水平、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T0 时刻(实施麻醉前)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差异(P > 0.05);T1、T2 时刻(气管导管插管时、气管导管拔管时)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嗜睡、拔管时候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对小儿实施上肢手术中实施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维持患儿循 环系统的稳定性,术后疼痛程度低,苏醒质量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双侧髂腹下 –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联合经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 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9 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 其中单纯采用经双侧 TAPB 的产妇纳入 A 组(44 例),将采用双侧 IINB 联合经双侧 TAPB 的产妇纳入 B 组(45 例),比 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h 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12、24 h B 组的 VAS 评分均低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 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地、排气时间均短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4 %, 与 A 组的 9.09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单纯 TAPB 相比,TAPB 联合 IINB 更有助于剖宫产产妇 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比较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对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及转归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平煤 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60 例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80 例。 观察组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率、平均动 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麻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Cravero 评分、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相当,但是区域阻滞 麻醉起效更快、拔管时躁动少,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究无线镇痛系统在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0 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且实施术后镇痛的 200 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传统镇痛管理组(100 例)采用常规电子镇痛泵镇痛,无线镇痛管理组(100 例)应用无线镇痛系统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康复进程。结果:无线镇痛管理组患者术后 2 h、6 h、12 h、24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镇痛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线镇痛管理组患者术后引流管、尿管术后留置时间均短于传统镇痛管理组,开始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时间均早于传统镇痛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无线镇痛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评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撤销静脉镇痛泵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东源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5 月至 7 月收治的 60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4 组,分别为未使用镇痛泵组(A 组)、术后 24 h 停用镇痛泵组 (B 组)、术后 48 h 停用镇痛泵组(C 组)和术后 72 h 停用镇痛泵组(D 组)。比较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术后追加静脉注射镇痛药患者例数、住院时间、停止吸氧时间、肠鸣音和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 组 VAS 评分高于其他三组,C 组 VAS 评分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住院时间长于 其他三组,C 组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术后追加静脉注射镇痛药患者占比高于其 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C 组、D 组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四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术后 48 h 撤销静脉镇痛泵对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良好,可缩 短患者住院时间,而延长镇痛泵使用时间无法带来显著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EC)手术患者疼痛因子、凝血功能、细胞 免疫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9 年 9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 EC 患者 80 例, 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40 例)、全麻组(40 例)。全麻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1)、术后 12、24 h(t2、t3)时血清 5– 羟色胺 (5–HT)、前列腺素 E2(PGE2)、神经肽 Y(NPY)等疼痛因子水平。术前(t0)、t1、t2、t3 时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外周血簇状分化抗原 (CD3+ )、CD4+ 、CD8+ 等细胞免疫因子水平。 结果:复合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全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472, P = 0.013)。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复合组患者 t2、t3 时血清 5–HT、PGE2、NPY 水平均低于全麻组;t1、t2、t3 时 TT、PT、APTT、FIB 及外周血 CD8+ 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外周 血 CD3+ 、CD4+ 水平均高于全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较,全身麻醉 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对腹腔镜 EC 患者的麻醉效果,抑制分泌疼痛因子,减轻对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免疫的影响, 并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分析麻醉诱导前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 80 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行双 侧 ESPB 复合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 6 h、 12 h、18 h、24 h,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切皮时、术毕时,两组患者心率、 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入室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d、2 d 及出院前,观察组 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行双侧 ESPB 复合全身麻醉方案,能减轻患者术后 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以此为临床麻醉提供最佳用药方案参考。方法: 抽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 分组研究,先入院 50 例设为对照组选择芬太尼进行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后入院 50 例设为观察组选择舒芬太尼进行临床 麻醉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和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 %)低于对照组(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 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取得与芬太尼相当的麻醉效果,而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根据其作用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根据其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睢县中医院麻醉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37例(舒芬太尼、托烷司琼常规镇痛)与观察组37例(盐酸纳布啡、舒芬太尼、托烷司琼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3 h、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 Ramsay镇静评分为3分者所占比例(72.97 %)比对照组(48.65 %)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可有效缓解产妇术后躯体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