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急诊科应用的几种病情评估系统。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由最初的早期预警评分逐步发展形成了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等组成的系统,利用病床旁测量到的常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且能良好反映病死率而被广泛应用。将SpO2引入评分系统而提出的ViEWS和ViEWS-L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对判断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Mainz急诊评分系统用于分流转诊和采取相应医护措施,尤其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简单临床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HOTEL评分则利于卫生机构内及时分流和处置患者。分析表明急诊科评分系统需具备操作简便、床旁获得、预测短期结果、比拟ICU评分的特点,SpO2监测普及和纳入评分系统提高了其灵敏性和特异性,仍需大量研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指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FMA、ADL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FMA、ADL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FMA、ADL各项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机制与脑梗死相似,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81.9亿元,年平均增长117%,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尤为重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2010建议采取ABCD2评分,只有科学的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才能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合适的治疗强度,减少脑梗死的患病率、致死率.本文对ABCD评分与ABCD2评分做一简单叙述,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戴静毅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1):142-144
准确评价晚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是判断预后的方法之一,也是进行临床决策的基础。近年来关于终末期肝病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就MELD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后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来自医院罹患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依据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后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PTGI总分及欣赏生活、新可能性、人际关系、精神变化、个人力量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TGI各项分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依从性,促进其创伤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两组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评定量表(Mi...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机制与脑梗死相似,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81.9亿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预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医院急诊科留观区收治的符合调查要求的内科疾病患者165例,比较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SIRS、MEES评分系统各指标得分的差异,分析3个系统串联使用用于病情评估的准确率,并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急诊留观室内科患者165例中实际病情稳定的患者118例(占71.52%)、不稳定的47例(占28.48%);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SIRS评分、MEES评分、3评分系统串联分别用于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依次为:80.85%、65.96%、59.57%、97.87%,约登指数依次为0.30、0.33、0.22、0.90;各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与患者病情所拟合的多因素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Chi-Square检验,X~2=140.193,P=0.000),各评分系统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SIRS评分Exp(B)=4.914、MEWS评分Exp(B)=3.916、MEES评分Exp(B)=3.575。结论 3个评分系统用于急诊科所收治的内科患者进行48h内病情稳定性的评估,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MEWS、SIRS、MEES评分系统;3个评分系统的串联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所拟合的多因素回顾模型可尝试用于患者入院后48h病情稳定性的预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ISAP及Balthazar CT评分系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预后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Balthazar CT分级及BISAP评分和AP患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BISAP评分与病死率:1分者21例(15%),2分41例(29.3%),3分36例(25.7%),4分27例(19.3%),5分15例(10.7%);CT分级与病死率:高分组54例(38.6%),低分组86例(61.4%);两种评分系统中高得分组病死率要高于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AP及Balthazar CT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转归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在临床联合应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91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赋能健康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度、护理管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胆结石患者接受个体性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个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个体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评分,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35例心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技术、提高社会支持度、缓解心理应激源以及指导病人自我护理等心理护理措施,分析实施前后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所有35例心身疾病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未实施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心身疾病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改良Caprini评分量表与Autar评分量表对DVT的预警价值.方法 以影像学为标准,对84例已确诊D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良Caprini评分量表与Autar评分量表对院内DVT的预警价值,利用秩和检验了解两量表的实用性及高危识别效能,并应用两量表对5个临床科室的425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乳腺增生症常采用局部手术切除或他莫昔芬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但手术创伤大,他莫西芬等长期疗效不确定且常合并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分析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10-01-2019-09-30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就诊的69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丹鹿胶囊口服治疗,2g/次,3次/d,经期停药。8周后统计有效率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雌二醇水平变化。结果服用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治愈17例,显效27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2/69)。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评分分别为(3.64±1.07)和(3.16±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3,P<0.00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7.94±1.47)和(7.0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6,P<0.001;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分别为(3.20±1.09)和(2.62±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9,P<0.001。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分别为(90.46±29.47)和(85.78±22.70)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7,P=0.061。结论丹鹿胶囊可明显减轻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缓解乳房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并且不影响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脆肉鲩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又称鲩鱼,是中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之一,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肌肉较疏松。1973年中山"五七"干校采用蚕豆喂养草鱼而使其肉质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6,(12):1757-1760
目的通过医生对美学区即刻修复专业白色美学的评分,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情况及满意度的评价,探讨即刻修复的临床适应性及对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上前牙区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均于种植手术后1周进行即刻修复,5~8个月完成最终修复。患者按照即刻修复义齿的材料不同分成三组,分别为树脂甲冠组,CAD-CAM组和瓷聚合体组。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即刻义齿白色美学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41例病例中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根据患者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即刻修复的要求和期望值,48.3%为"次要因素",41.4%为"主要因素",10.3%为"无影响"。三组白色美学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瓷聚合体组>CAD-CAM组>树脂甲冠组。三组的患者的VAS评价无显著性差异,而医生的VAS评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即刻修复的方式对患者选择种植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尚不能认为患者对修复结果的评价与其实际专业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8.
林军  叶端炉 《健康研究》2016,(3):327-329
目的 探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有效疗法.方法 2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开放复位外固定架联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法、开放复位背侧钢板固定、开放复位掌侧钢板固定,根据Green&O' Brein和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远期腕关节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6~18个月),8例患者工作时腕关节会有轻度、中度疼痛;3例出现重度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即刻关节面非整合度、关节面台阶、关节面间隙、桡骨长度、掌倾角、桡偏角内容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远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各指标的恢复没有达到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Green&O' Brein评分:术后关节优9例,良7例,一般2例,差2例,平均疼痛指数19分(0 ~ 23分),恢复工作指数20分(0 ~25分);Gartland&Werley评分: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价优6例,良13例,一般1例,平均评分7.3±7.2分.结论 开放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复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胡露    杨丽娜  旷芙蓉  刘瑶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8,(22):4218-422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210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白蛋白、血红蛋白、疼痛评分、KPS评分,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与患者营养风险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诊断、BMI、白蛋白、疼痛评分、KPS评分均与营养风险状况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疼痛评分、KPS评分是营养风险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BMI、疼痛评分、KPS评分等因素能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朱亚红 《临床医学工程》2019,(10):1419-142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SAS及SDS评分的影响。方法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情绪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负面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