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中医又称鼻鼽、鼽嚏、鼽水.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鼻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目前,中医治疗多以脏腑辨证为主,病位于肺、脾、肾三脏.近年来,采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阎建萍  徐志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72-2672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中医又称鼻鼽、鼽嚏、鼽水。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鼻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目前,中医治疗多以脏腑辨证为主,病位于肺、脾、肾三脏。近年来,采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在中医学,鼻鼽指以突然发生的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包含西医学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鼻炎等多种疾病。"鼻鼽"在古代文献中又有鼽、嚏、鼽鼻、鼻流清水等别称。关于本病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礼记》,在《礼记·月令篇》里曾言:"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而"鼻鼽"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关于鼻鼽发作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加之外邪、异  相似文献   

4.
根据祖国医学“脾为之卫”,“四季脾旺不受邪”,“诸病由脾胃生”等论述.本文把脾与免疫的关系提出来,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优势。方法:以“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等类似方药名;以“变应性鼻炎”“鼻鼽”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9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试验组582例,对照组373例。Meta分析显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002),合并效应量RR为1.18,95%CI为(1.08,1.29)。结论:小青龙汤治可作为鼻鼽诊疗指南的重要方药,经方在鼻鼽诊疗指南具有重要地位,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鼻鼽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流清涕、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2005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应用陈斑蝥粉外敷印堂穴治疗此病患者56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郑小伟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善用经方化裁,多以肺气失宣、鼻窍受邪,脾运失健、浊阴抚鼻,肾失温煦、鼽嚏频作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益气固表、宣肺通窍,健脾益气、升阳止涕,温肾祛寒、益气暖鼻为主。验案两例分别依法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鼻鼽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鼻鼽相当于现代医学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从祖国医学理论来讲,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其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之正气虚损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9,(2):266-269
肾脏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为气之根,五脏阴阳之本,肾气充足、肾阳充盛,则鼻窍通利、嗅觉聪敏、呼吸顺畅。肾失温煦,纳气无权以及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则鼻失温养、清道壅塞、喷嚏频频、清涕量多,其关键在于肾阳亏虚。此外,足少阴肾经与鼻有着间接的经络联系,肾与变应性鼻炎在现代病理学和免疫学方面均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临床遣方用药当重视"补肾固本,益气通窍"之法。  相似文献   

10.
潘梦晨  王东方 《中医学报》2019,34(2):266-269
肾脏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为气之根,五脏阴阳之本,肾气充足、肾阳充盛,则鼻窍通利、嗅觉聪敏、呼吸顺畅。肾失温煦,纳气无权以及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则鼻失温养、清道壅塞、喷嚏频频、清涕量多,其关键在于肾阳亏虚。此外,足少阴肾经与鼻有着间接的经络联系,肾与变应性鼻炎在现代病理学和免疫学方面均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临床遣方用药当重视"补肾固本,益气通窍"之法。  相似文献   

11.
鼻鼽病 ,西医学称为变应性鼻炎 ,或称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与常年性 ,且易反复发作 ,其疗效多为近期有效率 ,彻底治愈较困难 ,近年临床观察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向。鼻鼽病与肺、脾、肾等脏阳气虚有着密切关系。肺气有赖于脾气精气的输布 ,脾又有赖于肾气的温煦。肺主气 ,主宣降 ,将清气下纳于肾 ,若某脏因之不足 ,就可表现出其脏之病理变化 ,如《证治要诀》说 :“清涕者 ,脑冷肺寒所致。”《李问》中说 :“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鼻鼽病起病快 ,消失快 ,易反复发作为特点。常以突然鼻腔内酸痒 ,喷嚏频作 ,流大量水涕 ,鼻塞 ,嗅觉…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中脾胃学说内容丰富,很具特点,为之研究,于杂病辨证论治颇有指导意义。 一、脾胃气以决吉凶 内伤杂病以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为主要病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故脾胃之气盛衰,在内伤杂病中至关重要。《金匮要略》非常注重察脾胃之气以决疾病之吉凶。鼻头属脾,色青主腹中疼痛,若痛而苦冷,为肝邪剩脾,脾阳衰微之征,予后多凶。鼻头色微黑,为肾水侮脾土之象,主病水气。纵四脏有病,只要脾胃气旺,脉现从容缓和,为脾旺不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内因多为卫气虚,脏腑功能失调,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外因多为风寒等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我院鼻炎门诊依照传统中医理论,穴位注射联合自制中药在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可将该病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两个阶段,治疗时应分期辨治,急性期从阳论治,缓解期从脾胃论治。联合方组为山西门氏杂病流派特色诊疗技术,对于慢性病及疑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临床立足于"温阳"与"调脾"理论并运用联合方组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需进一步探究其中医治疗理论及依据,以期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经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汉代医家张仲景说:“四季脾王(旺)不受邪”。金元医家李东垣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他在《脾胃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这就是说人身脾胃健旺,元气充足,抗病  相似文献   

16.
《难经》虚损病证的病理机制是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肾虚在虚损病机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传变规律是五脏由肺及心、及脾、及肝、及肾,治疗上以“虚则补之”为大法,补肾益精是根本.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密切相关,肾气、肾阳亏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根据变应性鼻炎“由肺及脾、及肾”的传变规律,其预防可体现“治未病”思想;虚损治疗方法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补肺、健脾和补肾是大法,补益肾精很重要;在“补”的同时需要“益”,注意宣通肺气、通畅鼻窍,还应注意疾病调护.  相似文献   

17.
1中医脾虚证的辨证要点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有统血之功,前贤医家认为:"脾气得安,五脏受荫,脾气虚弱,则百病由生。""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黄元御在执中治本论中说"……脾胃气血精神之化源,赖以升降的轴心,中气旺则阳化有源,阴生有本,气血因之充旺,精神因之而交泰,一旦中气升降窒塞,脾土因之而下陷,胃土因之而上逆,阳化匮源,阴生乏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年长则求之于府;上下交病治其中;四季脾旺不受邪及以后天养先天等四方面,阐明了防治老年病以补肾或补脾为其基本方法,着重强调后天之本的作用,即调理脾胃,恢复其纳运升降功能是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针灸调理脾胃 ,应用广泛 ,疗效甚好。针灸脾胃论始源于《内经》。古人认为 ,脾胃经穴有调治脏腑疾病的作用 ,针灸足三里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五邪篇》云 :“阴阳俱有余 ,若不足 ,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唐代孙思邈提出“五脏不足 ,调于胃。”的论点 ,提倡艾灸足三里而健身御邪。金元时期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 ,强调针灸不要妄行补泻 ,免伤脾胃。主张用不补不泻的导气通络手法 ,使营卫气血平衡 ,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 ,足三里、三阴交等脾胃经穴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近年来笔者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自拟劫敏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