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系统归纳新安王氏医家王任之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挖掘其在不寐治疗、处方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从《王任之医案》中选取王氏治疗不寐的有效处方93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所用药物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22.0分别对用药频数、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矩阵。结果用药频次≥11次的药物有酸枣仁、远志、茯神等28味,常用二项药对包括茯神、酸枣仁,远志、酸枣仁等。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反映共使用安神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等17类药,其中安神药总用药频次最多。因子分析得到五味子、玉竹,蒺藜、牡蛎、夏枯草,酸枣仁、茯神、龙齿、珍珠母等9组药物组合。结论王任之辨治不寐重视心、肝、脾、肾四脏的论治,法以宁心安神为主,并佐通阳和腑,治以养心、宁神、清脑、强肾之剂,不寐解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徐志瑛治疗咳嗽的四季用药规律。[方法]从预先建立的徐志瑛医案数据库调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中医诊断病名为咳嗽的病案,按四季节气分别提取患者的处方信息,导入Excel中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计数和对比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对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对四季高频药物运用图形中的网络图观察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药物统计发现,四季用药频次前4种均为金荞麦、米仁、桑白皮、炒黄芩,其后则有所差异。运用网络图对四季高频药物观察发现,主要以桃仁、射干、寒水石、地肤子、冬瓜子、苏梗等利咽排痰之品为核心药物,同时四季不同又有变化,如春季多用化湿开窍,夏季多用清热生津,秋季多用润燥健脾,冬季多用清肺祛痰、温肾养肝。[结论]徐志瑛在四季均注重从痰论治咳嗽,以桃仁、射干、寒水石、地肤子、冬瓜子、苏梗等为核心药物。同时不同季节各有侧重,在习用药物上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方法:以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期刊文献为主,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对符合录入标准的113篇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结果:形成7个聚类方,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相符。结论:用文献学和多元统计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医家用药的一般规律和诊疗特色,对中医药的传承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金花  毛臻 《当代医学》2021,27(14):125-127
目的 研究毛臻副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治疗咳嗽病患者的用药规律,总结归纳治疗本病的辨证思维.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本院毛臻副主任医师门诊,诊断为咳嗽病的病例处方442张,建立咳嗽病患者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毛臻副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紫菀、半夏、防风、旋覆花、炙甘草、前胡、地肤子、麻黄根、细辛、干姜,主要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消食药.结论 毛臻副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病常以温药物为主,寒、平性药物也较多,表现为寒热并调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新安固本培元派三位代表性医家汪机、徐春圃和孙一奎治疗疫病的常用药物和用药规律,以期为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从汪机《医学原理》中筛选处方18首、徐春圃《古今医统大全》筛选处方59首和孙一奎《赤水玄珠》《孙氏医案》筛选处方55首,共132首治疗疫病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结果:共纳入内服方剂132首,涉及中药144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新安医家治疗疫病主要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祛寒胜湿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小儿因感冒所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儿科处方,筛选出抗感冒用药处方500张,对所用药物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各类药物所占比例,分析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结果 抗病毒药为首选,占处方总数的96%,其次为抗生素,占处方总数的94%,再者为镇咳、祛痰药,分别占处方总数的74%和68%,解热镇痛与激素类分别为36%和21%。结论 抗生素在小儿感冒咳嗽用药时比例过高,存在滥用现象,其它各类用药比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阎洪臣教授认为,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关键为湿、热或与痰相合犯肺而咳,强调咳不止于肺,然亦不离于肺;治疗上祛湿、清热并重,强调给邪以出路。临床用药规律的经验为:应用化痰止咳药同时兼以健脾、补虚、清热、理气药物治疗;辨证辨病要点为:以痰热蕴肺证为主;治疗特色为:以清热化痰为主,祛湿疏气健脾为辅,亦可两法并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针对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探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软件建立治疗不寐方剂的中药数据库,并进行中药频数、频率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347首中药方剂,涉及350味中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 216次。以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共纳入76味高频中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包括甘草、人参、熟地黄、酸枣仁、当归、茯苓、麦门冬、生姜、白芍药、茯神、半夏。从功效角度分析,以补气药、安神药、补血药、清热药等使用最多;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分析显示,治疗不寐的中药归经以心、肝、肺、脾经4条经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多。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0.07%。结论:不寐的临床治疗应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证宜益气养血,实证宜清火化痰、理气和中,同时佐以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统计分析中成药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中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处方信息,建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案,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符合要求的中成药共有108种,139个剂型,涉及206种中药饮片。108种成药中使用频次> 20次的中药饮片有10味,其中包括甘草、桔梗、杏仁等;共有30个病机类别,以痰热郁肺、风热犯肺等较常见;基于关联规则的新方分析,得到可能存在潜在关联的新方3首。结论:2015版《药典》中咳嗽中成药制剂主要以丸剂、颗粒剂、片剂为常见,所治咳嗽以风、痰、寒、热所引起的急性咳嗽实证多见。新方的药物组合常见的有陈皮、甘草、茯苓等,也有少见的蟾酥、麝香、猪牙皂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收集整理岳关中、沈炎南、方和谦、朱良春、邓铁涛等10位名老中医治咳的医案分析发现,咳嗽无论外感与内伤,病位总以肺为主,肺失宣肃为咳嗽的基本病理机制,痰是引起咳嗽的最重要因素,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咳嗽患者均有痰,因此,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中以化痰药、解表药、止咳平喘药、补气药、理气药运用居多。其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共计126味,使用频次885味次;单味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杏仁,共计48次(50.5%),其他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陈皮37次(38.9%)、甘草36次(37.9%)、桔梗36次(37.9%)、半夏28次(29.5%)、茯苓24次(25.3%)、前胡24次(25.3%)、枳壳22次(23.2%)、川贝母20次(21.1%)等,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8%。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3.6%。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文献分析,总结其药物应用规律。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文献,分析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特点。结果:共选取208篇文献,用药共计195味,总频次3040次;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清热为主,占总体用药的75.95%;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42%;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0.72%;药物归经以肺、肝、胃、脾、肾经为主,累计频率达78.04%。结论: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以肺气失宣、感受外邪为主,治疗以化痰止咳、解表、补虚、清热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及王任之论治胃脘痛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选取治疗胃脘痛处方74例、160例,提取方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录入Excel中,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通过SPS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相关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最大频繁关联模式等分析。结果《王仲奇医案》共出现中药888次,频次排名前3位中药为半夏、茯苓、旋覆花;《王任之医案》出现中药2 146次,排名前3的中药为瓜蒌、半夏、枳壳。关联分析得出王仲奇论治胃脘痛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薤白,佩兰→陈皮等组合关联;王任之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枳壳,半夏→薤白等组合关联。结论 2位王氏医家诊治胃脘痛以通为大法,务在祛除阻塞胃气疏降之因,或疏通气机,或健运脾胃,或活血化瘀,或消食化滞,或温中行气,胃脘痛常兼气滞,以辛开苦降法,用辛香理气之品,和胃止痛。顺应胃腑和降之性,畅通人身元气,促进疾病痊愈。王仲奇与王任之的治疗胃脘痛思路一脉相承,具体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任之在王仲奇扶正健脾、通邪止痛基础上,更加重视胃脘痛日久,瘀血、痰邪留滞,常施以通阳泄浊、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探寻蔡宛如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蔡宛如教授治疗CVA的172首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涉及中药97味,高频药物为桔梗、防风、柴胡、北沙参、麻黄、蝉衣;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止咳平喘化痰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有以疏风解表、止咳平喘,疏肝理气、燥湿化痰,养阴润肺、补肺健脾为功效的三类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组核心药物,体现了祛风止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疏肝解郁、降气泄热、敛肺固表、滋阴清热、健脾益气的治法。结论:蔡宛如教授治疗CVA临床经验丰富,用药以寒凉、清补为主,尤其重视滋养肺津,补肺气、疏肝气、益脾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处方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有效处方74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和SPSS 22.0,分别对所用药物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药物类别、聚类规则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数前五位分别是茯苓、苦杏仁、佩兰、通草、半夏。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显示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和解表药位居前四位;以苦寒之药佐甘温之药,寒温并用;药物以入脾胃经为主,兼顾肺气的功能,脾肺同调。聚类规则分析显示处方含金银花、天花粉、石斛等9类药物。关联分析得出二项配伍药对前3位为苦杏仁、前胡,茯苓、黄芩,苦杏仁、黄芩;三项配伍前3位为苦杏仁、枳壳、茯苓,茯苓、青蒿、苦杏仁,茯苓、薏苡仁、佩兰。结论:王仲奇辨证论治时邪病时,以三焦为本,多从湿热入手,治疗以苦寒药与甘温药并用,驱温热,化湿浊,时邪亦解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心悸医案,建立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从用药和辩证用药规律两方面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常用中药为:炙甘草、桂枝和丹参。②常见证型和药物为:心血不足:黄芪和山药;心阳不振:附子和肉桂;阴虚火旺:阿胶和沙参;瘀血阻络:丹参和川芎;心虚胆怯:酸枣仁和远志;痰蒙心神:菖蒲等。结论:心悸病以正气虚弱、心神不安为主要病机,而血脉瘀滞、热扰心神亦为常见病机。心悸治疗以补虚安神为大法,治以养心安神、补气、滋阴、养血,辅以活血清热,随证治以理气、利水、化痰、温里等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相关文献,将相关中药处方导入Excel2018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最后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进行频数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处理,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90篇,录入方剂214首,合计中药203味。频数分析显示排名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苦杏仁、甘草、炙麻黄、半夏、地龙、蝉蜕、紫苏子、黄芩、桔梗、五味子,药性以温居多,药味以辛为首,归经以肺、脾、胃、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配伍规律26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组。[结论]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CVA多选用辛温之品,从肺、脾、胃出发,采用宣肺、祛痰、降气、平喘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阎洪臣教授治疗内伤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阎洪臣教授治疗内伤咳嗽病例进行收集及整理,将使用频数≥20次的药物,总使用频率达87.6%以上的39味中药进行R型聚类分析,以明确各药的主治功用及使用范围.结果 得到6个关系密切的聚类组,主要用于治疗痰热蕴肺、痰湿阻肺、肝火灼肺、肺脾气虚及外寒内饮证;得到10个对药对症治疗.结论 以聚类分析法分析阎洪臣教授用药规律,得出痰热、痰湿、肝火、肺寒等病理因素,为内伤咳嗽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唐兴荣教授于2019年临床诊治咳嗽的辨证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唐兴荣教授2019年临证辨治的357条咳嗽医案处方信息,通过数据清洗,使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等,对患者的证型分布、用药规律、证型与用药的关联、药物之间的关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部分处方信息中提示外感咳嗽占大部分比例,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心律失常总体用药、缓慢性、快速性和整体用药的差别以及不同地域用药差别的角度,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0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以频数统计为主,归纳分析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结果:符合条件的文献共336篇,涉及全国29个省市地区,共用药192味,分为19大类,3 523频次。整体单味药使用频数最高的依次为甘草、丹参、麦冬、黄芪、桂枝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使用温热性药物的频数较高,快速性心律失常使用苦寒类药物的频数较高;整体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和安神药为主,缓慢性心律失常使用温里药和补阳药的频数较高,快速性心律失常清热药的使用频数较高。整体单味药用药前10味在不同地区间频率也有所差异。结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单味药的使用和药物分类情况分别和总体用药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区间的用药情况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方剂的临床用药特色。[方法]以《王任之医案》《王仲奇医案》作为方剂资料来源,筛选包含茯苓的处方,基于新安医学数据信息应用平台构建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2,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算法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获得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治疗疾病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等。[结果]共筛选含茯苓方剂986首,含茯苓的高频次组合的药物包括佩兰、半夏、苦杏仁、白术、枳壳,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的泄泻、痢疾,以及肺系的咳嗽等病证。与茯苓配伍的高频次药物的组合中,支持度≥10%、置信度≥60%的关联规则包括“佩兰→枳壳”“佩兰→半夏”“半夏→枳壳”“佩兰→白豆蔻”等。[结论]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处方所治疾病多有痰湿要素,王氏临床论治多从脾、胃、肺三脏入手,喜用芳香药物,多用温药,治痰治气并举,寓燥湿化痰于健脾降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