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9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予温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清骨代谢指标和软骨修复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58%VS 72.92%,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腰背冷痛、肢体乏力、关节僵硬、关节冷痛及活动受限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肿胀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KOA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并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且可有效提高骨代谢指标和软骨修复因子,以恢复局部关节内稳态,促进软骨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腹针取穴中脘、关元及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温针灸取患侧内膝眼、外膝眼、鹤顶、梁丘、血海,对照组仅给予温针灸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OMAC量表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VEGF、Ang-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WOMAC量表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VEGF、Ang-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0%(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4%(32/43)(P0.05)。结论:腹针结合温针灸可有效减轻KO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EGF、Ang-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及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KOA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普通针刺,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寒湿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固一通"温针灸在预防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双固一通"温针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在造模开始时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对关元(CV 4)、足三里(ST 36)、内膝眼(EX-LE4)、犊鼻(ST 35)和阳陵泉(GB 34)等穴进行预防性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在造模8周后,各组分别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接近正常组,模型组软骨细胞轮廓不清楚,胞膜坏死崩解,胞浆内细胞器消失,细胞裂解为致密颗粒样物质,细胞固缩、变形,甚至出现核分裂,染色质浓聚;"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P<0.01),"双固一通"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双固一通"温针灸可抑制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过度凋亡,从而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微针刀对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82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针灸联合微针刀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关节肿胀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Lysholm量表和WOMAC量表评估膝关节功能,测定膝关节活动度(ROM);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4%(37/4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73.17%(30/4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和RO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配合微针刀可以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家兔膝关节软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灸组,采用膝关节机械制动法制备KOA模型。温针灸组取患侧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温针灸刺激干预4周,每天1次,每次30min。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家兔膝关节软骨TGF-β1和IGF-Ⅰ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TGF-β1、IGF-Ⅰ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温针灸组膝关节软骨TGF-β1、IGF-Ⅰ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温针灸组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表面较模型组光整,无簇集。结论:温针灸能通过调节KOA膝关节软骨TGF-β1和IGF-Ⅰ的水平,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缓解并改善膝关节局部炎性症状,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加火针组)和对照组(温针灸组),各36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及16天后观察整体疗效、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11):1554-155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影响性。方法:选取118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成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补肾活血中药方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处理,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末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79.66%,干预组临床总有效91.52%,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上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干预组治疗2周、4周后各评分均显著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2周、4周后在血清细胞因子TGF-β、FGF-2、IGF-1上显著高于于治疗前,IL-1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仅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进步(P均0.05),干预组治疗2周、4周后各因子含量均显著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方联合温针灸能提高KOA疗效,升高TGF-β、FGF-2、IGF-1含量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分组,2组患者均应用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62例KOA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KOA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比较2组KOA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KOA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KOA疗效确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温针灸结合拔罐与单纯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温针灸结合拔罐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LK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后2组WOMAC、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拔罐治疗寒湿痹阻型KOA,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关节液、血清中ASF1a、SIRT1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02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独活寄生汤组(n=34)、温针灸组(n=38)及联合组(n=30),独活寄生汤组给予独活寄生汤150 mL/次,2次/d口服,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联合组在独活寄生汤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中医症状积分、自制膝关节肿胀评分及总有效率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关节液中ASF1a、SIRT1表达。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WOMAC、中医症状积分、自制膝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疗效最为明显(P0.01);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SIRT1 mRNA表达增加、ASF1a mRNA表达减少,联合组患者血清中ASF1a、SIRT1改变趋势最为明显(P0.01);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关节液ASF1a mRNA表达上升、SIRT1 mRN表达下降(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寒湿痹型KOA有良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抗软骨细胞衰,促进软骨细胞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取"改良拔河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本院针灸病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改良拔河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拔河针法对于KOA的疗效确切,易于病患接受,值得开展应用及广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除痹逐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除痹逐瘀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除痹逐瘀汤治疗KOA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膝关节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炎症介质、白三烯(LT)的影响。方法:将94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独活寄生汤组(34例)及联合组(30例),对照组给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5 g/次,3次/d口服;独活寄生汤组给予独活寄生汤150 m L,2次/d口服;联合组在独活寄生汤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自制膝关节肿胀评分及总有效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三烯B4,白三烯C4,白三烯D4(LTB4,LTC4,LTD4)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联合组VAS,膝关节肿胀评分及对KOA疼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独活寄生汤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独活寄生汤组及联合组患者血清PGE2,SP,DA,5-HT,TNF-α,IL-1β,LTB4,LTC4,LTD4含量降低(P0.05),与独活寄生汤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患者血清PGE2,SP,DA,5-HT,TNF-α,IL-1β,LTB4,LTC4,LTD4含量降低趋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温针灸可有效治疗风寒湿痹型KOA患者膝关节肿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LTB4,LTC4,LTD4及炎症介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合汤加减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 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KOA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疗法辅以双合汤加减方治疗,两组均干预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knee score, KSS)、疼痛等级评定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 SF-36)总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月SF-36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各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合汤加减方联合温针灸用于KOA患者对膝关节功能、疼痛改善,提高KOA疗效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业川  赵敏明 《陕西中医》2020,(10):1496-1499
目的:研究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KOA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金骨莲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与77.50%)(P<0.05);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寒湿阻络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KOA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推拿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10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和LKSS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83.3%,对照组为66.7%,组间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寒湿阻络型KOA疗效优于针刺加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推拿辅以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78例,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2组均给予温针灸推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热敷治疗。采用疗效标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膝关节评分作为评价工具,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2组VAS评分和Lequesne膝关节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equesne膝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推拿辅以中药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