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是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血尿酸增高导致关节组织尿酸盐沉积,从而引起关节红肿、剧痛难忍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急性期多"湿""浊""瘀",治疗多以清热除湿、活血泄浊为法;缓解期则多从"脾肾亏虚"论治。水肿病以"湿""浊""瘀"为主要病邪,《黄帝内经》治水三法,可谓水肿病基本治疗原则,究其根本,乃利水活血、泄化湿浊之法,此与痛风病机治法异曲同工。基于此法论治痛风病证疗效显著,故拟本篇予以探析,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总结肖承悰教授重视肾中精血,从肾与冲脉论治产后身痛的特色。认为病机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更强调肾虚、冲脉之阴血虚的发病基础;临证以“补肾养血为主,少参活血宣络”为治则,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3.
金明秀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教师,从事中医风湿免疫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四十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尤其运用中医药痛风性关节炎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尿酸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或器官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金明秀教授认为痛风缓解期的基本病机为本虚络瘀,本虚主要是肝脾肾亏虚,三脏功能失调,致使急性期生成的痰、湿、热、瘀之余邪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阻滞经脉,日久入络,络脉瘀阻不通,故而余痛不减。金明秀教授论治痛风缓解期善于运用辨症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思想,辨症是辨别痛风缓解期的症状是以肿痛为主还是以虚症为见;辨证是根据病因病机确定证型,痛风缓解期的病机是本虚络瘀,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肝脾肾亏虚,是内因;标实即外感六淫和饮食不节,是外因,也是诱因,痛风急性期酿生的湿、热、痰、瘀等余邪为病理产物。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肾虚络瘀的病因病机,金明秀教授运用补肾通络之法辨证施治,多年来疗效显著,故此将其经验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介绍以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认为肝肾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的外在条件,痰浊瘀血乃主要的病理要素,而经络痹阻为本病的病机根本。临证以经验方天甲通痹散为基本方,并根据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不同证型加减,取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李文泉教授对于心系疾病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特色。本文对李教授治疗胸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论述胸痹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机特点为多虚、多郁、多瘀、多痰,辨证思路以脏腑整体论治为核心、提出"安和五脏,权衡缓急"作为治疗胸痹的思路。以整体论治及分期论治为辨证特点。注重治疗的同一性及个体化的治疗。诸法合用,强调动态思维的重要性,善于应用合方组药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以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认为肝肾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的外在条件,痰浊瘀血乃主要的病理要素,而经络痹阻为本病的病机根本。临证以经验方天甲通痹散为基本方,并根据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不同证型加减,取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病变。结合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认为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乳房风湿病",属脏腑风湿范畴;并从脏腑风湿的角度阐述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提出风寒湿内侵是病因,产后体虚、寒湿内伏是病机,痰湿瘀互结是关键,化热溃破是进展。应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分肿块期、脓肿期及溃后期三个不同阶段论治。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提供新的辨证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庞茜  张敏 《新中医》2024,56(5):216-220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张敏教授认为脾肾亏虚 是蛋白尿产生的根本病机,瘀是蛋白尿形成的致病因素,“虚、湿、热”是致瘀的常见病理因素。张教授临床 以自拟消蛋白方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治疗,主张分期论治,将从瘀论治理念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张教授认为早 期脾肾亏虚,久虚成瘀,治以补益脾肾、益气活血;中期由虚蕴久化湿,湿浊瘀阻脉络,以祛风除湿、活血化 瘀法治疗;晚期因湿瘀郁而化热,阻滞肾络,治以化瘀消癥、清热通络。张教授强调疾病到了晚期或是经激 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往往是虚、湿、热兼杂,应在自拟消蛋白方基础上灵活加减用药。张教授临床常用黄 芪、白术等大量补气药以补肾健脾,巧用三七、鱼腥草及地龙等虫类药活血化瘀,重视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缩短病程,直达病所,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陈德济教授以自治痛风灵方治疗痛风 ,疗效很好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陈德济教授认为痛风是由于脾肾两虚 ,运化失司 ,或因过食膏粱厚味 ,以致湿热内蕴 ,浸渍于肌肉关节 ,又兼外感风湿之邪 ,侵袭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痛风反复发作 ,病久必致肝肾阴血亏损 ,骨失所养 ,不荣则痛。急性期多为湿热蕴结 ,间歇期则多为肝、脾、肾虚 ,病理因素为浊毒瘀痰。陈教授尤其重视浊毒瘀痰在痛风中的重要性。他提出 ,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 ,血尿酸增高 ,体内“垃圾”的堆积导致了痛风的发作。体内“垃圾”中医称为“浊毒瘀痰”。陈教授…  相似文献   

10.
高旋  黄诗雄  李唯尊  邓德强 《光明中医》2023,(10):1873-1876
介绍邓德强主任医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邓德强主任医师认为痛风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肝肾不足为本,湿热、痰瘀、浊毒为标,根据自身经验将痛风分为风湿热痹、湿瘀阻络、痰瘀痼结3个证型。治疗上以清热祛湿、化浊散瘀为则,急性期以治标缓急为主,加用滋补肝肾药物,自拟痛痹方,主治痛风急性期之湿热偏盛,临床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汤小虎主任医师学验颇丰,精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辨治,在痛风的治疗上,依据病情的寒热虚实,标本缓急,提出治疗痛风"三期六候,九方论治"的学术观点。"三期"指急性期、间歇期和缓解期,"六候"即证候分型,指湿热阻络证、肝经湿热证、湿蕴化热证、痰瘀痹阻证、脾气亏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治疗时急性期主要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为法;间歇期当辨明湿、热、痰、瘀、虚之别,或分消,或兼顾;缓解期主要以温阳化气泄浊为法度。临证擅用四妙散、五苓散,并根据病情灵活选用竹叶石膏汤、身痛逐瘀汤、真武汤等九方加减化裁,常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林昌松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机为阴血不足、肝肾先虚,风寒湿邪阻滞,久病痰瘀为变。其治疗本病以祛风除湿、培补肝肾、养血通脉为法,拟定三藤舒筋方加减治疗风湿痹阻或兼有瘀血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证加减,屡取佳效。  相似文献   

13.
诸方受教授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寒瘀痹阻为标:可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寒瘀痹阻证四种证型;治疗上强调标本兼治,以补虚壮骨、宣痹通络为治则.以经验方温肾宣痹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论治,同时注意防治并重。  相似文献   

14.
介绍谢萍教授治疗产后抑郁的经验,谢师认为产后抑郁作为产后诸多疾病之一,"多虚多瘀"同样是其主要的发病基础。由此,提出"多虚多瘀"为产后抑郁的基本病机,临床治疗以"补虚化瘀"为治疗大法,治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其中以大补气血为重,综合权衡,随症施治,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李永成教授从脾胃论治崩漏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崩漏的基本病机有三,概括为“虚”“热”“瘀”,临床常从脾胃论治,认为脾虚型崩漏可分为脾胃气虚、脾虚火热、脾虚夹瘀证,临证分别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逐瘀止崩汤加减治疗。李教授在治疗中十分重视调和脾胃,常以补脾胃、降胃气、通阳明、消食积为主,以开心窍、调肝气、滋肾水、化瘀血为辅,获得佳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认为产后风湿兼有"郁"的存在,通过气机郁滞和情志抑郁来分析产后风湿兼"郁"存在的病机,提出注重补虚舒郁、气血同治、调和营卫、调护情志、移情易性的治疗策略,期望为产后风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张鸣鹤教授治疗痛风经验。张教授认为湿、热、毒、瘀为痛风基本病理因素,脾失健运,湿毒内蕴是根本病机,将运脾利湿解毒法贯穿疾病始末。临床根据急性发作期与慢性缓解期分期论治、合理配伍药物,并随症加减,注重调摄,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大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以滋阴润燥为治疗原则。随着对消渴病认识的逐步深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补虚化瘀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徐寒松教授运用“虚瘀并治法”论治消渴,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消渴病“虚”“瘀”的发病病机,提出补虚化瘀并治的治疗大法,辨证分型,随证加减,可以有效治疗消渴病及其变证。  相似文献   

19.
林素斌  张洁  简小兵 《环球中医药》2022,15(6):1073-1076
岭南地区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高发地区,部分痛风患者的发病以外受风寒湿邪痹阻为主要矛盾,脾肾阳虚是病机根本。此类患者素体脾肾阳虚,又外受风寒湿邪,正虚邪恋,寒湿浊瘀胶结,痹阻经络而为病,不可单从“湿热”论治,要重视“三因制宜”。审证施药以“温”为法,分期论治。在急性期“微汗”以祛散外邪,温经通络以止痛;缓解期注重标本兼顾,温阳健脾补肾以固本,同时清利湿浊以治标。本文旨在结合经验总结及医案分析,为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产后抑郁症“补虚祛瘀,颐脑醒神”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应用中医药针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对古籍医典中有关产后抑郁的论述进行总结,阐述其"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调整脑神在本病论治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现代医家对本病治疗用药的特点,阐释现代基础研究中中医药对本病有关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影响作用。提出"气血亏虚,瘀浊闭阻,脑神失司"为产后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补虚祛瘀,颐脑醒神"乃本病的根本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