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QI、IS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7.5%(3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失眠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治疗的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刺激治疗.每周治疗6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调神法选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增加大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低频rTMS组和电针联合低频rTMS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电针组予电针百会、神庭、印堂、神门穴,低频rTMS组于右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区)予低频rTMS,联合治疗组予电针联合低频rTMS治疗。各组均以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1周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SG检测结果提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均明显缩短,睡眠效率明显提高,觉醒次数明显较少,快速眼动(REM)期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P<0.01);电针组在增加REM期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低频rTMS组(P<0.05)。PSQI评分结果提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入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P<0.01)。结论:电针联合低频rTMS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用电针或单用低频rTMS,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睡眠信念和态度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240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治疗组、右侧DLPFC治疗组、中央点(Cz)后1 cm治疗组、对照组(假刺激组),每组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对患者睡眠质量、睡眠信念和态度进行评价;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分别在神经心理和电生理方面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左侧DLPFC治疗组、右侧DLPFC治疗组、Cz后1 cm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DB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QI、DBA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右侧DLPFC治疗组PSQI、DBAS评分低于左侧DLPFC治疗组、Cz后1 cm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54例PV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病治疗、药物促醒治疗、康复治疗,并给予经颅磁假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联合rTMS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之后,2组再继续给予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6周。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分,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1.8%(14/2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1.5%(22/2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12周后2组患者CRS-R评分、EEG评分、BAE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6周、12周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灸联合rTMS对PSV意识障碍患者有确切的促醒效果,能改善...  相似文献   

8.
林瑜  黄秀清  周伟 《新中医》2019,51(1):175-17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 (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NIHSS、FMA和MBI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FMA、MBI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SAS、SDS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单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卒中,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更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枢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中枢组给予10 Hz 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10 Hz rTMS联合rPMS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健侧大脑半球静息运动阈值(RMT)、患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中枢组RMT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与中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肱二头肌RMS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联合组、中枢组肱三头肌RMS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与中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枢组FMA-UE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0.
赵援非  王学员 《中医杂志》2011,52(10):877-879
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脑皮质刺激方法已被应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用调神通络针刺法结合小剂量抗抑郁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40例,并与针药结合治疗组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纳入对象均为我院心理科病房及门诊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及患侧肢体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共...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8):993-994
目的:观察失眠颗粒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予失眠颗粒口服加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片1mg、夜间睡前口服,治疗21d。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结果、PSQI评分、不寐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治疗前后比较,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前者治疗有效率达97.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失眠颗粒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不寐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频rTMS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患侧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thel日常生活指数(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均方根值(RM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联合低频rTMS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换  徐磊 《中医康复》2024,1(5):50-53
脑卒中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危险系数高且并发症多。其中,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脑卒中幸存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及社会参与能力,并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风险。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通过脉冲磁场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神经电活动和脑内代谢,近年被逐渐应用于PSCI的治疗,但其对PSCI的治疗参数选择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就目前各类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60例,病程在30~90 d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组30人;综合组(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30人。2组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组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综合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及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后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同一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综合组明显低于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语言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新发脑梗死和复发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语言能力、Fugl-Meyer评分及血小板参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语言能力、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者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结合rTMS对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高频治疗组(高频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头针疗法;低频治疗组、高频治疗组在头针疗法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频(15 Hz)、高频(5 Hz) r TMS治疗,持续干预8周后评价3组疗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A)、行为记忆量表(RBMT)、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低频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7%,高频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治疗组患者MoCA、MMSE、ADL、RBMT、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NSE、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有显著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智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SE与S100β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茹  李萍  赵艳茹  杨柳 《陕西中医》2022,(8):1114-11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乌灵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的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rTMS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乌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变化;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对其神经损伤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甘解忧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合并轻中度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受试者随机将分为中药组、rTMS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干预各组分别给予柴甘解忧汤、rTMS及联合治疗,对照组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价患者抑郁情况,采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世界运动障碍学会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MDS-UPDRS)Ⅰ、Ⅱ、Ⅲ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后HAMD、BDI、PDQ-39、MDS-UPDRSⅠ、Ⅱ、Ⅲ、中医证候量表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干预组治疗后HAMD、BDI、PDQ-39、MDS-UPDRSⅠ、Ⅱ评分降低(P<0.05),r TMS组和联合组MDS-UPDRSⅢ评分降低(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降低(P<0.05)。与rTMS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PDQ-39、MDSUPDRSⅠ、中医证候量表评分降低(P<0.05)。结论柴甘解忧汤联合rTMS对帕金森病合并轻中度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与血浆NSE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浆NS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血浆NS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浆NSE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