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指导临床。方法:对《妇科名家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所收录的全国82位妇科名老中医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进行数据规范统一,运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对中医证型和所用中药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型主要有4种,分别为痰湿内阻证、肾虚血瘀证、肝郁肾虚证、痰瘀内阻证。中药使用多为补虚药,药物主要归脾经。结论:痰湿内阻、肾虚血瘀、肝郁肾虚、痰瘀内阻为PCOS的主要相关证型,从脾论治PCOS可能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等方法挖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因、辨证分型,从不同角度、层次发现证、治间的内在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xcel 和Access 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 17.0 和Medisco-3S 系统进行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肾虚、痰湿、血瘀为PCOS 的基本致病因素,因此“痰瘀胞宫”为PCOS 生殖藏象的基本病机,PCOS 主要证型为脾肾两虚、肾虚血瘀、脾虚痰湿、肾虚痰瘀互阻及肾虚肝郁5 型。结论:治疗上应以补肾为主,辅以活血化痰疗法;将现代统计学方法与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应用于PCOS 文献研究中,能够为PCOS 的“痰瘀胞宫”病机理论的提出和“补肾活血化痰法”的治则治法提供文献依据和统计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5年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且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人工进行评价和筛选,建立相应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文献19篇,涉及PCOS证型33种,常见证型为痰湿、肾虚,PCOS累积频率达90%以上的病位证候要素依次为肾、肝;累积频率达85%以上的病性证候要素依次为痰、湿、瘀、火(热)、阴虚。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较离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佳,从证候要素入手更有利于PCOS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代谢特点。方法:对12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检测患者人体测量学、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抵抗并观察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辨证分为肾虚型、脾虚痰湿型、肝郁气滞型,构成比分别为35%、33%、32%,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体重、腰围及B IM、WHR较肾虚、肝郁气滞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FPG及2h、3hS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FINS、Homa-IR较肾虚型、肝郁气滞型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OS中医证型以肾虚型、脾虚痰湿型、肝郁气滞型为主,脾虚痰湿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和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PubMed中检索1949-2016年有关文献,共纳入文献257篇,提取文献题目、作者、证型名称及相应症状,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中呈现的原始证型及规范后的证型进行归类统计,计算频次、频率.将频率大于2.00%的规范后证型作为高频证型,建立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每一高频证型对应症状的频次、频率.结合临床实际合并含义相近的症状,得出合并后的频次、频率.结果 PCOS高频证型主要有痰湿证、肾虚证、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肾虚证、肝郁化火证、血瘀证、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肝郁气滞证等,并总结了高频证型的相应症状,分析了PCOS中医证候研究现状.结论 PCOS病性复杂,以实证为主,虚证次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主要有痰湿、瘀血.目前关于PCOS的中医证候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性激素水平、糖代谢特点,为临床辨证分析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37例PCOS患者,采集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将其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郁型、痰湿型和血瘀型共5型。运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不同证型PCOS患者的基本特点及激素水平、糖代谢特点。结果(1)证型分布规律:肾阴虚型46例(19.41%),肾阳虚型61例(25.74%),肝郁型48例(20.25%),痰湿型46例(19.41%),血瘀型36例(15.19%)。(2)性激素水平:与肾阴虚比较,肾阳虚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升高,肝郁型和痰湿型LH水平降低(P0.01,P0.05),痰湿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降低(P0.05),肾阳虚LH/FSH比值升高(P0.01),肝郁型和血瘀型血清雄激素(testosterone,T)水平降低(P0.05,P0.01),肝郁型和痰湿型泌乳素(prolactin,PRL)升高(P0.01,P0.05)。与肾阳虚型比较,肝郁型、痰湿型和血瘀型LH、LH/FSH比值均降低(P0.01),痰湿型血清FSH降低(P0.05),肝郁型和血瘀型血清T亦降低(P0.05,P0.01),肝郁型和痰湿型PRL升高(P0.01,P0.05)。与肝郁型比较,痰湿型和血瘀型PRL降低(P0.01)。与其他4证型比较,血瘀型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均降低(P0.05,P0.01);各组间雌二醇(estradiol,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糖代谢特点:与痰湿型比较,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郁型和血瘀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2 h胰岛素(2 h insulin,INS 2 h)、3 h胰岛素(3 h insulin,INS 3h)、胰岛参数(insulin/glucose,I/G)和葡萄糖稳态模型指数(homeostatic model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降低(P0.01),肾阳虚型、肝郁型和血瘀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letβ-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均降低(P0.01),肾阴虚、肾阳虚和血瘀型2 h葡萄糖(2 h glucose,GLU 2 h)水平降低(P0.05,P0.01),肾阴虚型3 h葡萄糖(3 h glucose,GLU 3 h)水平降低(P0.05)。与肝郁型比较,肾阴虚型INS 2 h及GLU 2 h亦降低(P0.05,P0.01)。结论 PCOS证型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不同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糖代谢特点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起始于青春期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本文对近年PCOS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中医辨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方法:对1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类,参照国家标准归纳证候,并观察患者证候分布规律。结果:经统计后,肾系证占68.0%,肝系证占19.8%,脾系证占6.1%,血瘀证占6.1%。结论:PCOS中医病机以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为本,血瘀、痰湿阻滞为标,其中肾阳虚是本病发生的最重要的病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总结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发病机制,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结果: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按照中医征候划分标准,划分为肾系证比例为77.36%%,划分为肝系证比例为11.12%,划分为脾系证比例为11.1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虚尤其是肾阳虚、肝郁气滞、脾虚失调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患者出现的血瘀、痰湿阻滞为三脏失调的表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1994—2009年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文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证候及证候要素的频次进行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名称36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虚痰瘀、肾虚痰湿和肾虚血瘀;单证候16个,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阳虚、痰湿、血瘀;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肝、脾;病I陆类证候要素10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阳虚、痰湿、阴虚。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肾、肝、脾,单证候主要是肾虚(肾阳虚、肾阴虚)、痰湿、血瘀,而且单证候组合形成的复合证候多,表明该病具有病理变化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有显著的疗效,但西药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辨证论治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疾病分型、疗效观察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导致研究分类的不同,不利于研究,且探讨机制不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PCOS临床表现多样,以稀发排卵或无卵、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和排卵障碍性不孕,引起闭经、糖尿病、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危及机体远期健康。中医学并无此病名,依其临床表现,可归属"闭经""不孕症"和"癥瘕"等范畴。相比西医,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见解,认为肝、肾、脾三脏功能的紊乱共同影响此病的发生和发展,且肾虚证为本病的主要证型。查阅文献表明,中医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法治疗PCOS,且用药灵活多样、标本兼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补肾药用于男科疾病"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肾法在PCOS中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从肾虚与生殖的关系,PCOS的病因病机,PCOS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几方面对补肾法治疗PCOS的机理和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补肾法更好地用于PCOS及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药物促排卵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80例,年龄29-40岁,平均(32.5±2.7)岁。对比两者患者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结果:实验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高雄血症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激素水平,高雄血症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差别。结果:针刺联合中药组患者高雄血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中药组(Χ2值=7.070,P=0.008);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差别,治疗后,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TC,LDL-C和TG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组,而HDL-C水平高于中药组(t=1.817,-3.627,2.554,2.2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激素水平无差别,治疗后,针刺联合中药组明显低于中药组;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无差别,治疗后,针刺联合中药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组。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高雄血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方法,从名医经验,补肾调周,临证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现状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来曲唑(LE)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及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来曲唑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纯西药来曲唑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6个月经周期内2组月经、排卵、内膜和受孕的情况。结果:(1)月经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28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22例,无效8例。(2)排卵情况:治疗组排卵率96.67%;对照组排卵率为93.33%。(3)内膜改善情况:治疗组A期60%,B期20%,C期20%;对照组A期30%,B期23.33%,C期46.67%。(4)受孕情况:治疗组妊娠率73.33%;对照组妊娠率为56.67%。结论:来曲唑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有良好疗效,能诱导单个优势卵泡的发育,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且受孕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基础,肾虚又影响肝脾功能,致气郁,产生痰湿、瘀血等,可分为肾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痰湿证及肾虚血瘀证.行经期经血淋漓不尽者,可予凉血止血、健脾止血、补气止血等摄血扶正法.邪盛者,气郁当疏,化瘀开结,以祛邪疏导为主.经后期(卵泡期)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