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口咽、眼睛、脑膜、肛管等黑色素细胞所在组织,食管、胃、小肠很少见[1]。大多数在胃中发现的黑色素瘤是转移性的,原发性胃黑色素瘤 (PGM) 极为罕见,很少被讨论。PGM因其非特异性特征可能被误诊为其他胃恶性肿瘤类型。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或胃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2]。现报道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原发性胃底恶性黑色素瘤。通过探讨原发性胃底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靳英  崔全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17-219,i0016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发生于食管中、下段1/3处,大体呈息肉状;免疫组化染色HMB45和S-100(+).结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对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应考虑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之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1例经伊红-苏木精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同时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入院,术前诊断为原发性食管癌,于全麻下行食管中下段切除和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表达HMB45、S-100,不表达CgA.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三个方面,以利准确分期,从而为制定合理治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E)非常罕见,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5%~0.2%,占全部消化道黑色素瘤的2%,目前仅有200多例文献报道,国内自刘复生1979年首次报告以来出现40余例文献报道。本文报告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90%原发于皮肤,也好发于接近皮肤的黏膜、脉络膜、软脑膜和眼睛等处~[1]。原发于消化道者罕见,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3%~[2],曾被认为是转移性的,现研究证实胃肠道也存在黑色素细胞,具备发生该瘤的组织学基础,故消化系统各个部位均可以发生~[3]。发生在食管、胃、小肠、肛门和直肠的黑色素瘤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相似,免疫组化:瘤细胞HMB-45、S-100、Vimenlin阳性;Cytokeratin(AE8),Cytokeratin(AE1/AE3),EMA,CgA阴性.结论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极差,应与一些食管原发肿瘤如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间质肉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其恶性程度极高,对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均不敏感,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6]。作者收集杭州钢铁厂职工医院、天津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临床及病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E)非常罕见,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5%~0.2%,占全部消化道黑色素瘤的2%,目前仅有200多例文献报道,国内自刘复生1979年首次报告以来出  相似文献   

9.
原发于胃部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术前影像学特征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缺乏特异性,而诊断困难、易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胃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2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多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体形态多呈息肉状,Fontana 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显示出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 和 HMB45均为阳性。结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在中老年患者应想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最后确诊特别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需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或电镜的支持。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来自食管粘膜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11.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临床罕见,国内仅有少数个案报道,其胃肠道造影X线表现颇为典型。根据我院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1例并结合1990~2003年国内文献报道的4例,总结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自国内刘复生1979年首次报告以来,仅见少数个案报道。其临床表现与食管癌很相似,预后极差,活检往往误诊为食管癌,现将此病综述如下。一、发生率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计林 《临床荟萃》1991,6(9):394-398
原发性恶性食管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主要见于中老年,儿童也可发病.1906年Baur作了首次报道,后屡见零星报告,国外文献有137例国内7例,现就其诊疗特点综述如下.一、发病率1969~1971年,美国做了210000000人的癌症调查,发现发生在食管的非皮肤黑色素瘤占0.5%,其发病率为0.0036/10万,即美国每年大约要有8个这样的新病人出现.1926年以来,在美国纽约Memorial医院接受治疗的所有食管肿瘤中,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973年的发生率为0.1%;1979年达0.2%.日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恶性黑色素瘤是早期淋巴和血行转移恶性变较高的肿瘤。本病预后不良,而口腔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较罕见,占恶性黑色素瘤的0.4—1.3%[1]。本文对2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护理情况报告以下。一、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22岁。诊断:左上颌黑色素瘤。于1987年9月4日入院。左上颌牙槽部位初起长黄豆大小肿块。2个月,隐痛,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拔除5、6,术后出血多,肿块迅速增大,易出血口臭明显。口腔检查左颊肿胀,缺失,在2、8侧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较少见,原发于阴道的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仅为0.046/10万~([1]),来源于阴道黏膜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恶性度极高,国内外仅有少量病例报道。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例原发性阴道壁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  相似文献   

16.
正胃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已报道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3%[1]。由于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表现复杂,极易误诊。近期我院诊治原发性胃恶性黑色素瘤1例,病初误诊为痘疹样胃炎,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剖析误诊原因如下。1病例资料男,55岁。因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缺乏、消瘦1年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多在进餐后加重,伴食欲缺乏,偶有恶心,消  相似文献   

17.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佳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于皮肤,发生于消化道十分罕见,尤其发生于食管部位更为稀罕.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收治两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今对两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做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食管类癌于1969年由Brenner等[1]首次报道,占胃肠道类癌的0.05%和食管恶性肿瘤的0.02%[2]。患者年龄平均61岁,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为9.5:1。类癌多发于胃肠道,原发性食管类癌非常罕见,多为个案报道,其准确发病率难以作出有价值的统计。本文利用万方数据库关键词"食管类癌"搜索19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肝脏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极为罕见,发生恶性转化的仅见少数个例报道,合并恶性黑色素瘤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首例肝脏原发性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影像学的方法进行诊断,查阅中外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肉眼见为囊性肿物,显微镜下呈典型的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病理改变,囊内局部区域见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黑色素瘤标记性抗原呈强阳性反应,影像学显示肝脏呈囊性畸胎瘤改变。结论本例肝脏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为首次报道的极罕见病例,其病理学特点和发生于卵巢的囊性畸胎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相似,需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正>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3%,约占女性黑色素瘤的1.6%[1]。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居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第2位,约占阴道恶性肿瘤的3%[2]。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复发转移,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由于病变部位隐私,患者需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因此,精心护理和完美手术同样重要。我科于2002年12月—2011年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