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疼痛症状与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狭窄的程度及股方肌形态、水肿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确诊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3例,共86个髋关节。其中女性37例(86%),男性6例(14%)。分别进行临床疼痛评分分级及MRI图像分析,IFS、QFS均在横轴位T1WI序列上进行测量,股方肌水肿分级的判定以及评分在横轴位T2WI序列上观察。 结果不同临床疼痛组间IFS间距均无显著差异(F=0.120,P>0.05);不同临床疼痛组间QFS间距均无显著差异(F=0.204,P>0.05)。股方肌水肿评分分级与临床的疼痛程度有显著相关性(F=9.795,P<0.05)。 结论女性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占比高于男性,坐骨股骨间隙及股方肌间隙的狭窄程度不能直接反应IFI临床疼痛症状,股方肌水肿程度与临床疼痛症状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 R I表现及损伤机理。方法对44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例的M R 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M R I取T1和T2加权的冠、横断位成像,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重点分析肩袖、关节囊和关节盂唇的形态和信号改变。结果44例中M R I表现肩袖信号异常者9例(20%),肩袖形态示不完全撕裂者8例(18%),完全断裂者5例(11%),关节盂唇示信号和形态异常13例(29%),关节囊和/或滑囊积液者9例(22%)。44例中同时伴不同程度肩关节退行性骨骼改变者39例(90%)。结论M R I能准确显示因各种解剖改变而引起的慢性肩关节疼痛的病理改变,肩关节慢性长期撞击引起的骨、肩袖或关节盂唇的病理改变是疼痛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曾祥永  朱勇军 《中国骨伤》2011,24(5):441-444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a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被认为是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FAI能够导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软骨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FAI并能及时治疗可以减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呢?近来研究表明,MRI是诊断FAI的最好方法。MRI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的软骨及盂唇。文章综述了FAI目前诊断的标准和困难以及高场MRI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三维CT模型的测量方法,分析股骨坐骨撞击综合征患者髋部相关参数及股骨-坐骨间隙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检查符合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17例(29髋)患者为综合征组,同期髋关节MRI检查髋关节正常的20例(40髋)患者为正常组.利用CT图像,在Solidwork中重建三维模...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疼痛和髋骨性关节炎病理机制是多因素的,近年来股髋撞击综合征被认为会造成这些症状,而且有可能是髋骨性关节炎潜在原因。准确的诊断该病是手术矫形成功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股髋撞击综合征的分型、病理碰撞机制和诊断现状,并进一步探索了诊断该病所需X线片要求和多个参数如髋臼旋转、α角、头颈偏心距、偏心指数等,将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并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使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标准,FAI患者在疾病进展的各阶段的16排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以及磁共振等影像学表现,以及上述影像学检查结果在疑似患有FAI的患者中与其它疾病相鉴别与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6例FAI患者,均为男性,所有患者均具有腹股沟区间断性疼痛病史,休息后疼痛能够得到明显或完全缓解,且髋关节前撞击试验和(或)后撞击试验阳性.对这些患者行骨盆正位片、髋关节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髋关节磁共振成像平扫检查.[结果]骨盆正位片检查结果可显示出大部分的先天解剖学异常;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可全方位清晰显示髋关节病变.磁共振平扫结果显示中后期FAI患者髋关节的炎性改变.[结论]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可发现FAI患者若干先天解剖学异常再结合患者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即可早期正确诊断;髋关节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可发现如股骨头颈连接处的前外侧偏移量减低等异常,为手术方案提供直接参考;中后期的FAI患者行髋关节MRI检查,可发现髋臼盂唇的裂伤或者软骨变性,为手术治疗髋臼唇撕裂提供确切证据;髋关节MRI检查结果可将本病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MRI、超声及X线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2-01-2015-09经临床确诊的4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比较MRI与X线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征象的检出率,比较MRI与超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直接和间接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与MRI检查比较,X线Ⅲ型肩峰检出率(x2=3.859,P=0.043)及肩峰骨质增生检出率(x2=4.200,P=0.04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MRI的I型肩峰检出率、Ⅱ型肩峰检出率及A-H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超声检查对冈上肌肌腱水肿、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肩峰下滑囊增厚、肩峰下滑囊积液及肩关节囊内积液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的检出率较超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7,P=0.041).结论 X线显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征象较MRI好.MRI与超声均可显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直接及间接征象,但MRI对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的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由于股骨头颈部和髋臼、盂唇间因解剖结构异常,活动时异常撞击引起疼痛的疾病.近年来,微创关节镜技术尤其是髋关节镜技术发展迅速,对FAI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诊断和治疗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关节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例中选取主诉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111例为损伤组;无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髌股关节完好、仅有单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124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膝关节MR检查,在MRI轴位图像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以股骨前髁连线为参考)、髌骨倾斜角(后)(以股骨后髁连线为参考)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为排除年龄与性别对结果的影响,损伤组与对照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随机进行1:1配对,配对后采用配对没计资料t检验分析各参数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结果 配对后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髌骨倾斜角(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损伤组依次为18.94°±7.35°、6.89°±7.58°、6.89°±7.55°、6.55°±7.14°,在对照组依次为20.55°±6.25°、4.11°±4.02°、3.86°4±2.95°、3.76°±2.84°.两组外侧髌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髌骨倾斜角(前、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中股骨前髁骨缺损15例,股骨后髁骨缺损8例,未见股骨内、外上髁骨缺损.对照组骨质良好无缺损.结论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是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残存骨性撞击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关节镜下手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单纯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8~42岁,平均34.5岁。术前骨关节炎分期为T-nnis 0~2期。应用三维CT重建对残存骨性撞击进行量化评估,包括发生率、骨性撞击角、残存率及好发区域。根据骨性残存程度将患者分为残存率20%组,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术后残存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随访时间22~34个月,平均26.3个月。19例(63.3%,19/30)术后残存骨性撞击结构,其中84.2%(16/19)位于髋臼后方。骨性撞击角术前77.47°±21.31°,术后12.94°±18.04°,残存率16.7%±8.83%。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5.18±7.96)分提高至术后(94.71±4.39)分,总体满意率76.7%(23/30)。不同残存程度三组患者术后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95.86±1.71)分、(95.23±1.99)分和(85.52±6.41)分,残存率>20%组评分低于其他两组。满意率分别为92.9%(13/14),80.0%(8/10)和33.3%(2/6),残存率>20%组患者满意率低于其他两组。术后残存率与术后功能评分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单纯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残存骨性撞击发生率为63.3%,残存率约为16.7%,残存骨性撞击主要发生于髋臼后方。残存率>20%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延髓外侧综合征的临床、MRI特点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4例延髓外侧综合征磁共振成像检查,部分作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检查,临床与影像对照观察。结果(1)延髓外侧综合征除延髓病变外,可有小脑、桥脑病变。(2)闭塞血管可为小脑后下动脉,也可为椎动脉。(3)延髓中上部病变多有严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延髓下部病变多有眩晕、眼震、共济失调,延髓各段病变常见霍纳征、恶心、呕吐。结论 延髓外侧综合征可由多血管闭塞引起,临床变异大,症状与影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MRI)检查对肛瘘的定位、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50例肛瘘患者行MRI检查,根据MRI所见,定位瘘道位置,依据窦道与肛门内外括约肌关系进行分型,并与术中所见结果相对照。结果〓手术证实50例患者中,30例为单纯性肛瘘,20例为复杂性肛瘘。括约肌间型20例,经括约肌型12例,括约肌上型6例,括约肌外型3例,表浅型9例。原发性瘘管72个,内口78个,外口77个,肛周脓肿17个。MRI诊断原发瘘管、内口、肛周脓肿的灵敏度分别为93.1%、96.2%、100%,特异度分别为91.5%、97.5%、91.3%。结论〓MRI可准确地判断肛瘘的分型、瘘管数量、走行、支管、内口的位置及有无肛周脓肿形成,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3.
股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由于髋臼及股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结构异常,髋关节运动时出现髋臼和股骨头颈出现碰撞,以致髋臼、盂唇及软骨损伤,从而引发髋关节疼痛症状,继而发展导致髋关节退行性病变,最终  相似文献   

14.
吴锡渊 《中国骨伤》2014,27(7):575-578
目的:分析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男6例,女4例;年龄36~57岁,平均41.5岁;病史1周~3个月。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9例,行走能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7例;全部病例无明显外伤史,女性患者未在孕期。随访3~12个月,症状消失3个月复查MRI后结束随访。结果:MRI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骨髓水肿,累及股骨头、颈、粗隆间,10例13髋中骨髓水肿1级6髋,2级5髋,3级2髋。合并髋关节积液9髋,I级积液6髋,Ⅱ级1髋,III级2髋。治疗3-12个月后患者髋部疼痛症状消失,股骨内MRI信号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MRI对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MRI对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对IO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根据T1、T2像的表现分为:手术组(6例),非手术组(4例),并指导治疗。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7例恢复正常,2例仍有腰痛和活动受限,1例卧床。结论MRI对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0TMR高分辨扫描对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临床诊断FAI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33.5岁.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0T超导MR扫描仪行高分辨扫描.按髋关节形态学改变将患者分为Cum组(股骨头凸轮状改变)、Pincer组(髋臼过度覆盖)及Normal组(无明显形态学改变),观察髋关节面软骨、髋臼盂唇、股骨头或髋臼骨质、关节腔积液、关节囊或韧带信号改变,比较各组MRI异常征象的出现率.结果 MRI影像中出现髋臼盂唇信号异常44例(81.5%,44/54),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35例(64.8%,35/54),关节腔积液19例(35.2%,19/54),股骨头或髋臼骨质信号异常14例(25.9%,14/54),关节囊或韧带信号异常4例(7.4%,4/54).不同性别组间MRI异常征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um组、Pincer组及Normal组三组间髋臼盂唇信号异常、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股骨头或髋臼骨质信号异常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关节腔积液、关节囊或韧带信号异常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髋臼盂唇信号异常出现率最高(Cum组88.5%,Pincer组77.8%,Normal组70.0%),其次为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结论 3.0T MR高分辨扫描能够清晰显示FAI的异常征象,髋臼盂唇及关节面软骨损伤可能为FAI的早期改变,MRI对骨质和软骨细节的显示可为进一步观察FAI的病变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增强MRI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为GBS,并接受脊柱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13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MR增强扫描显示腰骶段脊神经根和马尾均不同程度强化,仅前根强化(Ⅰ型)4例(4/13,30.77%);前、后根均强化(Ⅱ型)9例(9/13,69.23%),其中6例前根较后根强化明显,2例前、后根强化程度相近,1例后根较前根强化明显。结论脊柱增强MRI对诊断GBS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方面均有较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扩散加权成像的原理以及近年来其在骨肌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脓肿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6例脑脓肿单发36例(占78.2%),类圆形36例(占78.2%)。增强扫描后全部病灶均有明显的环形强化,内侧缘光整占84.6%。外侧缘光整占73.1%,厚度均匀占80.7%。一环形强化病变中30例环内部出现液液平面征,3例出现壁结节,23例出现子环征,未出现分房征,34例出现T2WI低信号环征,环形强化病变周围出现Ⅱ度水肿有28例。临床征象20例有感染中毒症状。结论环形强化、T2WI低信号环征或分层低信号环、环内液液平面征、子环征是脑脓肿的特有征象。环内外侧缘光整、环壁厚度均匀、无壁结节及临床上有感染病史有助于脑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lippel-Feil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成人Klippel-Feil综合征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椎体融合情况及伴发病变。结果颈椎椎体融合累及2个椎体43例,累及3个椎体4例,累及4个椎体2例,累及5个椎体1例。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46例,伴黄韧带肥厚34例,伴后纵韧带肥厚4例,伴椎体后缘骨赘形成9例,颈髓明显受压15例,伴颈髓损伤10例。结论 MRI检查易于诊断Klippel-Feil综合征及其伴发颈椎退变及颈髓损伤,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