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管理在预防带cuff血透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的60例带cuff血透导管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带cuff血透导管透析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皮肤管理,制定带导管患者皮肤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感染导致的非计划性导管拔管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导管感染率、非计划拔管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管理能有效降低带cuff血透导管感染率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 关键词:皮肤管理 导管感染 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癌症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CV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ICC导管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3.
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适应症、保留时间、并发症及透析充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局麻下行右颈内静脉双腔带Cuff导管插管的病人2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0—80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6例(64%)。结果 双腔带Cuff导管的平均保留时间72.5±23.4天,平均透析次数 48.2±12.6次,平均透析时间160±36.8小时,KT/V为1.1-1.5,再循环率为3.8%,并发症主要为栓塞和感染。结论 1.双腔带Cuff导管可作为一种临时血透通路和永久血透通路之间的过渡,也可作为一种永久血透通路,尤适合于血管条件差、心血管病情不稳定病人。2.它保留时间长,再循环率低;基本满足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ICC置管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患者对延续护理内容及形式的需求,构建PICC延续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导管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行PICC置管的1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实施PICC置管专职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护。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非计划拔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改进导管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对ICU、肿瘤科2012年7—12月359例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2011年7—12月347例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住院患者预防脱管护理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全院置管患者15721例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12月全院置管患者1971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旧版脱管护理单,观察组采用改良住院患者预防脱管护理单。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应用改良住院患者预防脱管护理单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后护士在风险评估内容的全面程度、评估与护理措施连续性、格式书写的方便程度、评估时机适用准确程度、对临床护士的帮助作用评分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改良住院患者预防脱管护理单可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丽华  王虹  戴途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6):2503-2506
目的探讨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应用于肝胆手术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肝胆手术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的肝胆手术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T管、胃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及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折叠、导管滑脱、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应用于肝胆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良设计了PICC导管患者的病号服,以提高患者对病号服的满意度以及方便护士对PICC导管的护理。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室收治的有PICC导管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着普通病号服,观察组着改良设计好的病号服,对使用两种病号服的患者进行穿刺点渗血、局部皮肤感染、导管移位及患者的满意度的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PICC导管病号服可以方便护士的观察与维护,且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我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11月本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因导管感染导致的生理、心理负担,延长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在深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使用腕部约束带,常规进行深静脉导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从患者、导管、护士3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非计划拔管率以及满意度,从而评估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在对深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原因的充分认识及正确分析,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使护理干预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可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618-2619
选取于我院PICC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肿瘤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导管门诊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PICC置管治疗过程中非计划拔管率、堵管发生率,及肿胀、渗血、感染、血管损伤和导管滑出等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另外,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对治疗的满意率、依从性。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与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渗血、感染、血管损伤及导管滑出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ICC置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个性化护理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都较高,值得进一步在导管门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改良二次固定法在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心胸外科住院并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以及皮肤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及皮肤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透明敷贴联合体表导管固定装置的胸腔引流管二次固定法安全有效,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轻置管引起的牵拉痛,减少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胃癌患者术后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胃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胃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情况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堵管、血栓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和预防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红燕  蒋勍  胡宁宁 《护理与康复》2013,(12):1148-1149
目的 探讨液囊空肠导管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置入液囊空肠导管患者按置管先后分为两组,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观察组.液囊空肠导管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固定后的舒适度、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为3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0.0%.结论 液囊空肠导管固定宜采用改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血液透析临时深静脉置管患者120例,按照置管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维护,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浸湿医用无菌大头棉签进行维护,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士维护花费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导管拔除,对照组出口处感染率为16.6%,血行感染率为5%;观察组出口处感染率为5%,未发生血行感染。2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维护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应用于血透患者临时深静脉导管维护,效果好,更加便捷,能够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鼻饲管非计划拔管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对神经内科2017年1—12月住院行鼻饲管留置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对2018年1—12月神经内科住院行鼻饲管留置的105例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其他护理措施。比较2017—2018年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2017年发生非计划拔管23例,非计划拔管率25. 56%,2018年发生9例非计划拔管,非计划拔管率8.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鼻饲管非计划拔管率。  相似文献   

19.
王文佳 《全科护理》2021,19(2):230-232
目的:探讨缩减约束方案对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ICU收治的120例脑出血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方案。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人为观察组,采用缩减约束方案。比较两组病人身体约束情况、非计划性拔管以及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调查两组病人或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身体约束率低于对照组,约束时间短于对照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减约束方案能减少ICU脑出血气管插管病人的皮肤损伤,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自1999年3月~2004年7月以来所有进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患者,对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与以带涤沦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比较以带绦沦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感染率与作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腹膜炎感染率。结果以内瘘为血管通路患者的Kt/v值与以带Cuff双腔导管为通路患者的Kt/v值无显著差异。以带Cuff双腔导管为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感染率与CAPD患者腹膜炎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带涤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是血液透析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