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对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460例,按入住PICU后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前后顺序交替间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和机械通气常规护理,每2h~3h改变体位一次。观察组给与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与其他体位交替机械通气,即俯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左/右侧卧位-俯卧位-右/左侧卧位,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机械通气,不给于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两组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儿科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实施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可以显著提高患儿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缩短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头高足低侧俯卧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入住ICU的57例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干预措施。对照组卧位采用低半卧位、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床头均抬高30°以上,每2h按顺序改变体位1次;观察组体位改变顺序为右侧俯卧位→右侧卧位→左侧俯卧位→左侧卧位,侧俯卧位时监护床倾斜10°呈头高足低位,再抬高床头20°,每2h变换体位翻身1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口咽部、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咽部分泌物平均吸引量大于对照组;声门下吸引量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足低侧俯卧位能促进口咽部分泌物引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前瞻性巢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内使用呼吸机的VAP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非VAP患者匹配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预防VAP针对性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结果共诊断VAP 19例,匹配的同期非VAP患者38例,VAP感染率8.68%;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抗生素使用比率高、机械通气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口腔清洁、气囊及肠内营养管理护理措施执行率低。结论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预防VAP护理措施执行监管。  相似文献   

4.
吕红 《护理与康复》2009,8(9):809-810
手术体位中由截石位引发的并发症最为常见,如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损伤、下肢静脉栓塞、腓肠肌综合征或小腿筋膜综合征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需要安置头低足高截石位,为预防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笔者对头低足高截石位的摆放进行改良,并观察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通气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265例机械通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2例与对照组133例,观察组采取侧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方法(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方法。观察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与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0,P=0.007);观察组病死率为6.1%,对照组为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7,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55±1.87),(13.57±1.87),(16.98±1.92) d,对照组依次为(13.20±4.10),(19.19±4.12),(23.05±4.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06,14.293,14.459;P<0.01)。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如PaCO2、PaO2、与SpO2均较俯卧位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7,12.673,17.664,13.816;P<0.05)。结论俯卧位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进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李妍  姚源  李琦  马雪梅  陈云 《护理研究》2013,(11):3664-3666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为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9年-2012年我院ICU使用呼吸机分别为177例、220例、220例、154例,VAP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0.3%,13.2%,12.3%,7.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年死亡例数依次为6例、6例、5例、1例.[结论]2009年-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VAP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2012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次为真菌感染、多药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不同体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芬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606-60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取仰卧位、半坐卧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5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半坐卧位组各27例,观察两组通气后1h、12h、24h的动脉血气分析及VAP发生率。结果半坐卧位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0.01),PaO2和PaO2/FiO2明显高于仰卧位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取半坐卧位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呼吸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被定义为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其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病人的发生率为9%~69%,MV每增加1 d,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为3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通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有创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每日侧俯卧位18h,侧卧位6h,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卧位,即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交替翻身.VAP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协调控制小组制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观察2组机械通气48h后到脱机拔管48h内VAP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治疗中体位对VAP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的翻身和体位护理是预防和治疗VAP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护理。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2008年9月ICU收治的40例经1:3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MV)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了解VAP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VAP7例,发生率17.5%;因VAP死亡3例,死亡率7.5%。结论:做好环境的消毒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吸痰方法,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是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的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 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的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4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VAP和非VAP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基础疾病、中心静脉置管、急诊、插管方式、输血史、镇静评分、雾化吸入、昏迷、激素、血清白蛋白、上机前48 h使用抗生素、抑酸剂等1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因素分析只有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进入回归方程,是外科重症监护室VA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84和7.547。结论通过对外科重症监护室VAP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于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竹  黄琼华  安寒 《华西医学》2014,(3):449-451
目的观察集束干预措施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ICU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基线调查对象,2011年9月-2012年5月实施集束干预措施后每3个月评估1次VAP发病率。结果呼吸机使用率由干预前的26.5%降至干预实施6个月后的24.6%和9个月后的22.6%,VAP发病率由61.2‰降至34.9‰、22.7‰,速干手消毒剂的用量由每床日32.6mL增至58.8、54.4mL。结论集束干预措施对于预防VAP效果明显,人员培训、床旁督导及监测反馈能有效促进干预措施执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肺炎痰细菌分离、药敏及临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EICU诊治的59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0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93株,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有393株,革兰阳性球菌70株,真菌30株;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等。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率达50%以上;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其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革兰氏阳性球菌(MRCNS/MRSA)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0%左右,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真菌对伏立康唑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为我院EICU的优势病原微生物,尤以大肠埃希氏菌最多,耐药菌产生率高;对于SCAP/HAP/VAP患者初始治疗应给予"重拳打击"降阶梯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目标性镇静护理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3-4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监护室的患儿3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目标性镇静护理;同法选取2015年1-2月目标镇静法实施前同一儿科监护室患儿3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镇静效果、镇静前后和苏醒后生命体征变化以及遵医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镇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入住监护室镇静护理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转出监护室时遵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性镇静护理在儿科监护室中应用明显提高了患儿遵医依从性,确保医疗活动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VAP)。方法确定问题;检索有关文献;评价相关实证,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开展循证护理后ICU机械通气患者68例,并发VAP8例;开展循证护理前ICU机械通气患者92例,并发VAP26例)。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