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详查配伍应用半夏的47首经方、相关77段条文,通过考据药物的应用,认为经方中均选取生半夏,反复热水烫洗后煎煮或伍之蜜、姜汁可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通过对经方比例、病位主症的分析,总结出以下规律:1)半夏主要功效是"下气",配伍他药调畅气机。2)半夏主治病位多在脾胃肠、肺。3)治本为主者,半夏用量多于生姜,治标为主或标本同治者生姜用量多于半夏。4)与乌头、附子相反只是相对而非绝对。5)半夏治痰饮不必拘于寒热。  相似文献   

2.
3.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中配伍应用黄芩的25首经方及相关的37段条文,通过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探讨经方中黄芩的应用规律.发现经方中黄芩的用量多为41.4 g,最大用量220.8 g,最小用量6.9 g.黄芩在经方中主治证候主要包括痞满、热、呕吐、烦、下利、出血等,治少阳病及其兼证、变证.黄芩性味苦寒,脾...  相似文献   

4.
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主治证候、配伍应用两方面,考查123条原文、76首经方中生姜的运用规律.结果发现:①生姜可对症应用于呕吐,主要适用于内有水饮或津液代谢障碍伴有表证未解的呕吐;②生姜不与甘草、大枣配伍时,常与半夏、橘皮等行气消痰药同用,主治呕、哕等病证,提示生姜在二陈汤中具有重要的配伍意义;③经方加减时,生姜主...  相似文献   

5.
经方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之处方。系统分析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主要特点:方证相应、一方多证,配伍严谨、组方缜密,味少效宏、用药巧妙,作用全面、加减灵活。经方由于有诸多优点,成为创制新方的“祖方”,后世在经方的基础上衍化出大量方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以麻黄和石膏为主要配伍的经方进行分析,归纳麻黄与石膏的主要配伍规律。认为麻黄与石膏既可相互制约,又可相互为用,通过剂量的调整和方中其他辅助药物的加减变化,二者配伍应用可以实现发汗清热兼顾、以发汗为主和以清热为主等不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其处方用药对《神农本草经》(《本经》)多有参考借鉴.以经解经的研究方式有助于还原经方配伍的原貌,并更好地指导临床.《本经》中记载细辛功效为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经方中细辛治疗咳逆,多配伍干姜、五味子散寒化饮、敛肺止咳,代表方为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  相似文献   

8.
对枳实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共有19首经方配伍应用枳实,涉及相关条文61条。病位在上焦(心中、胸中),治疗心痛、胸痹等疾病时,枳实多与生姜、栀子、桂枝等性味轻清之品配伍,主要功效为宣通心阳、行气消痞;病位在中焦(胃、胃肠),治疗腹满、下利等疾病时,多与大黄、厚朴、芍药等配伍,主要功效为通腑泄热、行气导滞。以枳实与枳壳的药性特点分析二者区别,枳实性烈苦降下行,善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枳壳性缓,善理气宽中除胀,胸腹胀满之食积轻证多用。另外,枳实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性味、功效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总结栝楼实、栝楼根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提出:①栝楼实常与半夏、薤白配伍,主治心胸、胁下的疼痛痞满;栝楼根常配伍桂枝、干姜、附子、牡蛎等药,多用于郁热津伤、水液不布导致的口渴、发热;②胸痹证属痰实结胸者,可用栝楼实与薤白配伍,心痛彻背而不得卧者,需加入大量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发细辛宣营功效在经方配伍中的体现。[方法]追思传承,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搜集整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等中医药经典对细辛的阐述,通过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运用细辛的情况,选用以当归四逆汤为代表的经典方剂,从经方的配伍应用中探讨细辛宣营的特点。[结果]在以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知基础上,仲景在经方的配伍应用中对细辛宣营之功的运用分为四方面:第一,细辛可宣营而散寒解表,如当归四逆汤;第二,细辛可宣营而温化水饮,如苓甘五味姜辛汤;第三,细辛可宣营而通阳行痹,如三黄汤;第四,细辛可宣营而和血安胎,如白术散。[结论]细辛在经方的配伍应用中宣营之功体现为四方面,即散寒解表、温化水饮、通阳行痹、和血安胎,虽为辛热之品,只要合理搭配,即可宣营且不伤阴。  相似文献   

12.
65例非典型肺炎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观察 6 5例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 ,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SARS命名为肺瘟疫 ;疫疠之气、湿热之邪为致病之因 ;肺气郁闭为病变关键 ;首发气分 ,易入营血 ,逆传心包 ;湿浊瘀阻、气阴亏虚为病变结果。高热期邪热炽盛突出 ,喘憋期湿浊闭肺突出 ,后期气阴亏虚突出 ,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西医使用大量激素治疗该病 ,所以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 ,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 ,故治疗时应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浊通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日本汉方685首处方进行研究,探讨了我国经方常用50味药(Top 50)在汉方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平均用量。日本汉方中使用频次排列前50味的药物有41味与Top 50相同。在Top 50中,超过80%的药物在日本汉方临床的平均用量在2~5 g,约有33%的药物最小剂量不足1 g/d,约84%的药物最大剂量<10 g/d,超过50%的药物剂量差值≤5 g/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互参《伤寒杂病论》和《中医内科学》中黄疸的辨治内容,总结出广义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失治误治、内伤酒食、房劳虚劳;病机以湿邪为主导,涉及疫毒、表邪、湿热、寒湿、虚寒、瘀血、水饮等;临床分型包括湿热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内蕴、湿热壅上、寒湿困脾、少阳胆腑郁热、血瘀发黄、表郁发黄、房劳伤肾、水热互结、脾胃虚弱、肝脾不调,共计11个证型,相应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涌吐开壅、温中化湿、和解少阳、活血祛瘀、解表祛湿、宣肺利水、温补中焦、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5.
芍药是经方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本经》)记载芍药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以《本经》功效为纲,将芍药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芍药除邪气、调寒热,多配伍桂枝、麻黄、黄芩、附子,以桂枝汤、大柴胡汤、附子汤为代表方;主腹痛,止身痛,常配伍甘草、饴糖、人参、当归,如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当归芍药散;除血痹、破坚积、消疝瘕,多配伍黄芪、当归、川芎、大黄、桃仁等,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利小便以配伍茯苓、白术为主,如真武汤;益气以益阴气为主,配伍甘草、黄芪、当归等甘温药物.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芍药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芍药配伍甘草以缓拘挛,芍药配伍黄芩以止下利,芍药配伍大黄、枳实以通便结等.以《本经》推演经方的用药配伍,以经方来分析《本经》之功效,是解读经典奥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