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各41例,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拉米夫定组则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谷草氨基转移酶(AST)、谷丙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第12、24、48周比较2组HBV-DNA、HBeAg的转阴率以及AST、ALT的复常率,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24、48周,HBV-DNA、HBeAg、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HBV-DNA的转阴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后第24周和第48周AST、ALT的复常率也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拉米夫定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球蛋白(GLB)的水平变化,探讨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的CHB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CHB治疗前、治疗后4、12、24周患者血清sIL-2R、GLB、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氨酸转移酶(ALT)等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sIL-2R和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替比夫定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含量在治疗4周时升高,治疗12周时有所下降,治疗24周时再次升高,且治疗期间均高于健康组基线水平.球蛋白水平从第4周开始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下降,ALT及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P<0.05).结论 替比夫定除有效抑制HBV复制外,可动态调节血清sIL-2R及GLB含量,参与机体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3.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给予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替比夫定可使HBV DNA载量下降,丙氨酸转移酶(ALT)降低.结论 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共入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30例,拉米夫定组30例。治疗4、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不到、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4、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HBV-DNA复制能力,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发生替比夫定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经耐药突变检测后确认发生替比夫定基因耐药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的不同时间阶段即第12、24、36、48周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水平下降幅度以及HBV-DNA转阴、谷丙转氨酶(ALT)复常、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换率。结果:与基线相比,HBV-DNA在联合治疗12周后下降(1.89±1.19)log10 copies/ml(P=0.033),54.8%的患者发生HBV-DNA转阴,32.0%的患者ALT复常。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病毒学和生物化学应答逐渐升高,治疗48周时,74.2%患者发生HBV-DNA转阴,64.0%患者发生ALT复常,3例(9.7%)患者发生HBe Ag转阴。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rt M204I基因变异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是安全有效的拯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丁虹 《世界感染杂志》2009,9(2):112-114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思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eAg阳性、HBV-DNA≥10^5拷贝/mL、血清胆红素≤171μmol/L的123例病人,随机分为替比夫定(L-dT)组38例,恩替卡韦(ETV)组42例,拉米夫定(LAM)组43例。治疗2wk、4wk、8wk、12wk、24wk分别检测血清ALT、HBV-DNA水平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具有快速、强效的抑制HBV-DNA病毒的能力,24wk时分别为-5.8olglocopies/mL、-5.9olg10copies/mL,ALT复常率高,HBe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3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水平下降幅度、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均较拉米夫定组显著,尤其在治疗8~12wk时,替比夫定的HBeAg阴转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的变化。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IL-22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DNA含量变化。此外选择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22、ALT及HBV-D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通过抑制HBV复制并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与抗原血清转换的关系。方法选择HBV-DNA〈109且ALT水平分别为2~4倍正常上限升高与大于4倍升高值且小于10倍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替比夫定600mg/d,1次/d,同时应用甘草酸制剂。结果1年后HBeAg血清转换率,ALT〉4倍正常上限组为43%,ALT2~4倍组为30%,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ALT复常率,〉4倍组72%,2~4倍组78%,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V-DNA〈109且ALT水平较高的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个性化方案制定、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限疗程,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惠者按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替夫比定600mg,1次/d,口服,疗程>48周;4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第4、8、12、24和48周时两组肝肾功能、血细胞分析、HBV DNA水平以及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 DNA拷贝数等各项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ALT均有显著改善,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差别.治疗24wk、48wk时试验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出下限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53.5%,高于对照组的25%和42.5%(P<0.05);试验组HBeAg阴转率为30%和42.5%,高于对照组的17.5%和22.5%(P<0.05)组.治疗48wk后,试验组血清HBV DNA下降了6.41og10拷贝·mL-1,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5.41og10拷贝·mL-1(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Ag)阳性的样本分别进行血清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ALT的检测,前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A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150例样本HBV-DNA均为阳性(≥103IU/ml).其中前S1抗原阳性116例,两者符合率为77.3%.前S1抗原阳性的116例中95例(81.9%)表现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复制(HBV-DNA>104IU/ml),同时51例ALT不升高的样本中35例(68.6%)HBV-DNA>104IU/ml.结论:前S1抗原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及复制程度高低的指标,与血清ALT同时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定期复检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日,口服,基本疗程为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5%、85.3%、3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能够强效、快速抑制HBV-DNA复制,耐受性较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初治患者(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治疗48周,对照组46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的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在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方面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纳入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58)vs(3.52±0.97)](P〈0.01),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65.3%vs 41.2%)(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18.4%vs 11.8%)(P〉0.05),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73.5%vs 68.6%)(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3.1%vs 52.9%)(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替比夫定对HBV的抑制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而血清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对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选取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52例及拉米夫定组50例.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600 mg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d,两组均治疗72周.观察治疗第12、24、48及72同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血清IFN-γ及IL-4水平.结果 随治疗时间增加,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和HBeAg转阴率均有升高,且替比夫定组升高程度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IFN-γ、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第24、48、72周时,替比夫定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时期拉米夫定组,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 替比夫定可纠正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失衡,且改善作用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替夫比定600mg。1次/d,口服,疗程〉48周;4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第4、8、12、24和48周时两组肝肾功能、血细胞分析、FIBV DNA水平以及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 DNA拷贝数等各项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ALT均有显著改善,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差别。治疗24wk、48wk时试验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出下限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53.5%,高于对照组的25%和42.5%(P〈0.05);试验组HBeAg阴转率为30%和42.5%,高于对照组的17.5%和22.5%(P〈0.05)组。治疗48wk后,试验组血清HBV DNA下降了6.4log10拷贝·mL^-2,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5.4log10拷贝·mL^-1(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试验组予以替比夫定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比单用替比夫定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组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应答率、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GF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与恩替卡韦相当,且替比夫定对肝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对肾脏造成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胸腺五肽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患者血清IL-10、IFN-γ水平的变化 方法 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替比夫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胸腺五肽治疗.疗程均为2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12周、24周时ALT、HBVDNA、IL-10、IFN-γ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24周时观察组患者ALT、HBVDNA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y含量从第4周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而IL-10表现为从第4周起持续下降.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失衡,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免疫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初始单用及联用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而试验组61例采用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肝功能、乙肝病毒NDA含量、HBe 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AST及ALT显著下降,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乙肝病毒DNA显著下降,同时其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HBe Ag阴转率为59.0%显著高于对照组4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稍高于对照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初始联用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其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肝功能异常,显著抑制乙肝病毒DNA水平,同时患者HBe Ag阴转率也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少,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对2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M,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和速率法检测ALT。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阳性总检出率47.96%,ALT总升高率为25.2%,其中HBeAg 组中HBV-DNA和ALT检出率最高。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HBV-M和ALT,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