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桂华  张玲  赵冬  李晓萌  杨红亮 《吉林医学》2012,33(22):4860-486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的护理。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的1 892例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术中桡动脉穿刺及拔管相关护理,术后对介入治疗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护理。结果:1 892例患者中经桡动脉途径完成手术1 856例,1 89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桡动脉穿刺点渗血17例,穿刺周围皮下瘀斑28例,桡动脉波动良好,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术后迷走神经反射1例,其余未发生并发症。1 89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全方位、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道德要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对临床护理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护理诊断、实施医嘱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做好全面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穿刺局部及全身情况并做好出院指导等,对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我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300例患者护理实际,总结了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穿刺点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分析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15例穿刺点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15例穿刺点出血患者经有效止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发生穿刺点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9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指导和护理;术后加强术肢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导饮食,预防感染。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均顺利完成手术。96例未发生并发症,2例有轻度迷走神经反射,1例术后术侧上肢出现5cm×6cm淤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0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96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有2例发生轻度迷走反射,2例术侧上肢出现5 cm×5 cm淤斑,经对症处理后淤斑消退,2例术侧上肢弹力绷带压迫处出现水泡,经对症处理后消退。结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之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经股动脉、桡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种途径介入治疗的观察对比,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采取积极术前、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12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实施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通过对本组125例患者实施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随访1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经典途径是经股动脉途径,但有局部并发症较多及术后限制患者活动等不足。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趋势。为此本文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及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内介入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6月心血管科采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经桡动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5.8%,1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发生伤口血肿1例,上肢肿胀2例。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可显著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特别是术后可下床活动,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但治疗受患者手部血管条件限制,因此选择桡动脉穿刺,术前要作Allen’s试验,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通畅,以免术后发生缺血性损伤或坏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手部血液循环情况,应尽可能避免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动一静脉瘘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曾玉李  冯秋红 《吉林医学》2013,(29):6176-617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轻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后发生25例前臂血肿护理过程。结果:所有2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控制,血肿减轻,无一例进行外科手术处理,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有效地护理能防止前臂血肿恶化,有效地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童芳 《大家健康》2013,(12):172
总结了笔者多年工作期间对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教育、讨论等。因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穿刺技术要求较高,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穿刺可能导致桡动脉闭塞、痉挛、远期血管狭窄的情况,认为术前、术中、术后应加强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注重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严密观察及全面细致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239例患者除8例出现穿刺口渗血,9例撒掉止血带后出现上肢肿胀,穿刺侧手掌、手指轻度青紫外,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及并发症.结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护理,对于处理患者术后不适及防止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15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215例患者中,210例桡动脉穿刺成功并且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20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有8例出现迷走反射,4例术侧手术穿刺点发生出血,3例术侧手术穿刺点出现血肿,经积极对症处理与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确保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顺利的关键,并可减少不适感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在105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中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证实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积极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各种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院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充分做好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7%,5例因桡动脉痉挛,1例因肱动脉迂曲,改为股动脉穿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局部渗血及皮下血肿3例,桡动脉痉挛5例,4例有轻度迷走神经反射,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6例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结果:32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4%,余4例经桡动脉途径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植入冠状动脉支架386枝。术中发生心律失常7例,低血压3例,心绞痛1例;术后穿刺点渗血4例,前臂皮下瘀斑4例,桡动脉搏动消失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全面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护理诊断、实施医嘱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做好全面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穿刺局部及全身情况并做好出院指导等,对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7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人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饮食护理和术侧肢体的观察.结果 270例成功,2例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2例术中诱发心绞痛,3例术后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条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优越性更为突出。方法:通过对287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观察。结果:287例患者中274例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手术成功,无肢体栓塞、手部缺血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术后注意桡动脉搏动情况,加强术侧肢体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易被患者接受,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肖燕 《吉林医学》2011,32(23):4899-4900
目的:探讨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6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介入诊疗手术。术后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随访1个月后恢复正常;桡动脉穿刺口渗血1例;前臂皮下淤斑1例;没有桡动脉闭塞、手部缺血及其他血管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护理,对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