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CD15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CD44v6mRNA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99例HCC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阳性率表达分别为38.4%、36.4%和41.4%。CD15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一致,与CD44v6mRNA表达关联性密切。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病人预后相关 。结论: 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和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胰腺癌组织中Ezrin蛋白及CD44v6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Ezrin蛋白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在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指标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后生存、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等指标分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中Ezrin蛋白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
结论:Ezrin蛋白和CD44v6异常表达可能与胰腺癌侵袭转移有关;两者可能协同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两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胰腺癌浸润的转移潜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胆囊癌中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胆囊癌、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 结果: ①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为64.3%(27/42),明显高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0/10)(P<0.005);CD44v6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以及转移相关(P<0.05);CD44v6阳性的胆囊癌病人预后较差.②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1.9%,明显高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10%,P<0.005);MMP-2的表达与胆囊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与组织类型无关.③CD44v6和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05). 结论: CD44v6和MMP-2的表达与胆囊癌分化、转移、预后有关,在胆囊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Pokemo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60例新鲜乳腺癌标本,所有标本均含有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okemo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用B超观察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率为75.0%,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率31.7%(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5.0%)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0%)(P<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率(60.0%)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CD44v6蛋白的表达率(5.0%)(P<0.05).超声观察,Pokemo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Pokemo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Pokemo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与超声影像结合可能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笔者采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示CD44v6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survivin主要在细胞质。60例结直肠癌CD44v6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它们与肿瘤临床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有关(P<0.05)。提示分别检测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对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HepG2细胞中RhoC、CD44v6和Ezrin表达的影响,探讨As2O3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As2O3作用后RhoC、CD44v6及Ezr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hoC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0.25mg/L As2O3作用4、6、8d后HepG2细胞RhoC mRNA及蛋白、CD44v6 mRNA表达水平较药物作用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Ezrin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s2O3并非通过单一靶点发挥抗肝癌侵袭转移作用,可能与下调RhoC及CD44v6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尤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阳性表达物质CD44v6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β-catenin主要在细胞质。60例结直肠癌CD44v6和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81.7%。两者均与肿瘤的临床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有关;上述参数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D44v6-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对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15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CD44v6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99例HCC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阳性率表达分别为38.4%,36.4%和41.4%,CD15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一致,与CD44v6 mRNA表达关联性密切,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 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病人预后相关。结论: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笔者采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示CD44v6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survivin主要在细胞质。60例结直肠癌CD44v6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它们与肿瘤临床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有关(P〈0.05)。提示分别检测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对了解结盲肠癌的牛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与胰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中COX-2、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48例患者的胰腺组织中,COX-2、VEGF-C和CDd4v6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58.3%、62.5%,而在癌旁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VEGF-C和CD44v6蛋白表达与性别、分期、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均>0.05),而VEGF-C和CD44v6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COX-2与VEGF-C蛋白表达相关(P<0.05),而与CD44v6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OX-2、VEGF-C、CD44v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C、CD44v6表达与肿瘤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胰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以及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技术对52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新鲜胃癌组织及距癌灶3cm远处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经病理检查证实)中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31%(35/52)和25.00(13/5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CD44v6的表达阳性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浸润、转移及病期进展情况有一定的价值,CD44v6可作为一个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和胃癌患者预后的病理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CD44v6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PCa)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5例PCa、25例PIN和20例BPH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PCa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2±59.5)%、(75.6±24.0)%,均显著高于PIN和BPH组织(P〈0.05)。Galeetin-3和CD44v6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0.05)。Galectin-3和CD44v6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05)。结论:Galectin-3和CD44v6蛋白表达与PCa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对PCa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44v6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100例进展期胃癌标本进行标记,分析CD44v6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原发灶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4%(64/100);CD44v6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而升高。结论 CD44v6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于早期预测胃癌的转移潜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CD44v6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eng Y  Ma W  Fang X  Zheng S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51-452
目的 研究CD44v6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78例乳腺癌石蜡标本及 37例乳腺癌新鲜标本的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 ;RT PCR方法对 37例乳腺癌新鲜标本的CD44v6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患者CD44v6的表达水平、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与预后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比较 2种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CD44v6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明显相关 ,是影响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乳腺癌新鲜标本中CD44v6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 70 3%和 5 9 5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CD44v6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的转移和患者的预后相关 ;免疫组化和RT -PCR 2种方法 ,在检测CD44v6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15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家族成员CD44s、CD44v5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s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78/156)和40.3%(63/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5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3%(77/156)和63.4%(99/1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7.6%(12/156)和0(均P〈0.05)。3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CD44s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44v5的表达仅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Lauren分型相关。CD44s、CD44v5及CD44v6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8%和52.5%(P〈0.05)、38.9%和49.3%(P〉0.05)及26.2%和75.4%(P(0.05),仅CD44v6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I.931,95%CI:1.183—3.152)。结论CD44参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可能成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期放疗对直肠癌CD44v6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6例研究组(术前接受化放疗)及36例对照组(术前未行放化疗)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两组72例患者正常直肠黏膜上皮细胞中CD44v6表达均阴性。研究组中CD44v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72例患者中侵润至浆膜层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侵润至肌层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手术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保肛率80.6%(29/36)明显高于对照组55.6%(20/36)(P〈0.05)。结论:CD44v6在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44v6的表达情况是判断直肠癌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期放疗能有效降低直肠癌组织CD44v6表达水平,从而有效降低了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同时能使肿瘤降期,提高保肛率,手术并发症无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MP3及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10例,非滤泡型乳头状癌20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甲状腺良性组织(10例正常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IMP3和CD44v6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用Biosens Digital Imaging System vl.6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选择积分光密度(IOD)作为评价参数.结果 IMP3与CD44V6在PTC中的表达高于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P3与CD44v6在PTC有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P3与CD44v6在PT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03,P<0.05).结论 IMP3与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有作为分子标志物协助PTC的诊断及判断PTC的侵袭力及转移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琦  王润和  胡强  靳军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487-148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2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①PCNA在皮肤SCC中阳性率(90.5%)显著高于皮肤BCC组(52%)和正常皮肤组(13.3%),CD44v6在正常皮肤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皮肤SCC组(66.7%)和皮肤BCC组(20%);②PCNA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CD44v6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③PCNA和CD44v6在皮肤SCC和BCC中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CD44v6和PCNA与皮肤BCC和SCC的发生、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研究和判断皮肤SCC和B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独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标本、60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腺瘤、正常组织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9%、66.7%、2.8%,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56.7%、2.8%,各组OPN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CD44v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OPN与CD44v6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17,P<0.05).结论 OPN、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瘤-癌的转化及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力等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CD44v6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bcl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 ,以及CD44v6表达与bcl 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原发性胆囊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bcl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 .0 %和 60 .0 % ,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 (分别为 45 .0 %和 30 .0 % ,P<0 .0 5) ,并随着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病理分级的增高和转移而明显增高 (P<0 .0 5)。同时 ,CD44v6的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结论 CD44v6和bcl 2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胆囊癌CD44v6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