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气管内吸痰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成功至关重要,我院2003年1月~2004年5月NICU收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2例,现就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内吸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1].正确的气管内吸痰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成功至关重要,我院2003年1月~2004年5月NICU收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2例,现就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内吸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同期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在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患者舒适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中出现的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天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粘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有着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系统排痰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的排痰护理,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痰阻发生,改善通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排痰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的排痰护理包括增加室内湿度、湿化气道、掌握吸痰时机和吸痰技巧、保证机体液体入量等,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通气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痰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后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系统的的排痰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痰阻发生,改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密闭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ICU护士的吸痰水平。方法:将本科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组(观察组)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1min、吸痰中、吸痰后0.5min和吸痰后5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吸痰护理中以及开始后0.5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管内吸痰,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较开放式吸痰管对机械通气患者更加有益,可以有效避免其低氧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重要操作技术。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现将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8月共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气管内吸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6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 d,而后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儿经过治疗,50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89.29%,死亡6例,其中2例因入院时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于上呼吸机1-24 h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及早进行气管插管的同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并采用PEEP通气方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儿缺氧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患儿早期病死率,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机械通气的患儿行人工气道护理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医务人员也是很好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儿的得力措施。婴儿因生理特点对气道护理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标准,护理不当易造成脱管,内脱管、痰痂阻管以及呼吸机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现将笔者总结1例婴儿气管插管护理经验和教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呼吸衰竭15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57-375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施行吸痰管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术15例,均为COPD伴呼吸衰竭。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0~83岁,平均62岁。留置气管插管时间3~24天,平均8天。15例患者均获得气管插管成功,并经过机械通气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气管插管前做好气道准备,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固定,掌握吸痰时机和技巧,持续气道湿化,配合肺部体疗.结果机械通气47例,机械通气时间<3 d 18例,>3 d 29例,最短2 h,最长186 h,平均92 h;均无堵管、脱管现象,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成活37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规范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有效机械通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蒋洁 《淮海医药》2001,19(5):412-412
目的 比较气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对使用高频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的呼吸衰竭新生儿32例进行气管内吸痰。结果 32例呼吸衰竭患儿经机械通气后抢救成功,无1例因痰液阻塞或吸痰操作不当而造成抢救失败。结论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任春霞 《安徽医药》2011,15(12):1616-1617
目的对比观察机械通气时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吸痰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比吸痰前1 min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3 d后实验组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有助于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因而对机械通气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7d出现肺部感染2例,10d出现肺部感染5例,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10d后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控制3例,2例完全耐药伴全身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20d,配合抗生素治疗,逐渐脱机。结论加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能减少呼吸机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严重防碍了纤毛的正常运动,影响了痰液排出。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有效的关键。现将适时吸痰方法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回监护室后常规机械通气以维持心肺功能。由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大,低温麻醉和气管插管的因素及个别患者肺功能差,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改变,如肺淤血、肺水肿、或肺动脉高压形成等,经过体外循环后又会加重肺功能的损害。因此,吸痰操作对ICU护士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适时吸痰以及正确吸痰方法的选择,可减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102例患者细心的护理,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138-14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口腔冲洗行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62例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行菌斑评定和CP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状况、症状出现时间、呛咳情况、口腔护理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CPI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CPIS评分、口臭发生率、黏膜充血发生率、黏膜溃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臭出现时间、黏膜充血出现时间、黏膜溃疡出现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用物准备时间、护理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可改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症状状况,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机械通气吸痰5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吸痰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我科通过对59例实施机械通气患儿加强吸痰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抢救ARDS的重要措施,而气管内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我们通过OS  相似文献   

19.
王翠云 《安徽医药》2012,16(6):862-863
目的探讨ICU患者机械通气时更安全的气管内吸痰方法。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4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中、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值、肺部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吸痰中SpO2值比吸痰前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前后SpO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机械通气48 h后两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对机械通气患者的SpO2影响小,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安全性强,更适合ICU机械通气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64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抗感染治疗,并实施翻身、人工叩背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机械振动排痰代替对照组中的人工叩背,观察对比排痰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排痰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观察组血气分析PaO_2、p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胸部X线好转时间、胸部听诊结果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振动排痰可有效改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机械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