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对癌痛大鼠吗啡镇痛耐受大鼠模型镇痛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71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体重230~250g,制备胫骨癌痛模型成功大鼠连续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建立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模型,通过胫骨X线检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及疼痛行为学检测,选取胫骨癌痛模型构建成功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癌痛吗啡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K组)、吗啡组(M组)和氯胺酮联合吗啡组(K+M组)。采用检测患肢足底热辐射痛阈值作为疼痛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脊髓P物质(substance-P,SP)及缓激肽(BK)含量。结果1 胫骨癌痛大鼠连续9天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kg, 2次/d)可成功建立胫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模型。2 连续7天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5μg, 1次/d)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耐受大鼠热辐射痛阈值较各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3 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脊髓SP和缓激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干预癌痛大鼠吗啡镇痛耐受模型痛阈值及行为学观察再次证实了小剂量氯胺酮的应用可加强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可一定程度减轻吗啡镇痛耐受的发生。我们研究也表明传导通路中脊髓P物质及缓激肽含量变化是小剂量氯胺酮参与调节吗啡镇痛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中性粘多糖对蒙古种沙土鼠缺血脑区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强啡肽A1~13样免疫活性物质(ir-DynA1~13)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前10d,每天从胃管给予不同剂量(20mg/kg,40mg/kg,80mg/kg)的中性粘多糖后,缺血皮层和海马区ir-β-EP含量降低,而ir-DynA1~13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中性粘多糖对蒙古种沙土鼠缺血脑区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强啡肽A1~13样免疫活性物质(ir-Dyn A1~13)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前10d,每天从胃管给予不同剂量(20mg/kg,40mg/kg,80mg/kg)的中性粘多糖后,缺血皮层和海马区ir-β-EP含量降低,而ir-Dyn A1~13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甲啡肽,纳络酮对红藻氨酸诱发大鼠癫痫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甲啡肽(ME),纳络酮(NLX)对红藻氨酸(KA)诱发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和组织学效应。方法: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固定于SN-1型立体定位仪上,按大鼠海马定位图谱把直径为0.5mm的金属导管植于海马双侧CA1区,用微量注射器将ME,NLX于10min内注入,随即腹腔内注射KA10mg/kg或12mg/kg,海马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测。结果:海马内微量注入ME可易化癫痫的发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自中脑水管周灰质(PAG)释放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能否引起痛敏感性的变化,选择新生大鼠颈上神经节(SCG)作为PAG内的移植物。移植后应用烟碱皮下注射(0.1mg/kg)引起移植物儿茶酚胺释放,可见被移植大鼠痛敏感性降低,与移植前对照痛阈比较P<0.01,而注射等渗盐水对痛阈无影响。烟碱引起的镇痛效应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部分阻断。实验后对移植进行了儿茶酚胺组织化学检查。上述结果表明,P  相似文献   

6.
大鼠颌下腺为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主要来源之一。EGF可刺激垂体分泌ACTH。将大鼠分组为针刺与唾腺相关之“腮腺”耳穴组,针刺与垂体相关之“脑点”耳穴组和不施加针刺的对照组。测定痛阈并分别以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测颗粒曲管(GCT)细胞的EGFmRNA、EGF受体(EGFR)-免疫反应性(IR)及EGF-IR和垂体ACTH-IR。结果显示针刺后EGFmRNA及EGFR-IR提高;而EGF-IR在两个耳针组变动均不显著;垂体ACTHIR仅在“脑点”组减弱,并且在ACTH变动与镇痛效应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佐剂性单关节炎大鼠慢性痛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测定及痛行为评分法。结果 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24h,与对照组比较,痛行为评分和下丘脑及桥-延脑内ACTH样免疫活性物质(Ir-ACTH)的含量明显增多,摘除双侧肾上腺或切除垂体以及脑室注射生长抑素或IL-2不影响慢性痛大鼠痛行为评分和两脑区Ir-ACTH摘除双侧肾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与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拮抗吗啡镇痛时是否相互协同。方法:皮下注射吗啡(5mg/kg)10min后,再向侧脑室单独注射CCK-8或AⅡ,以及同时注射二者不同剂量和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观察其对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CCK-8与AⅡ所产生的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明显大于单独使用CCK-8或AⅡ。结论:CCK-8和AⅡ以一定的比例联合应用,其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针刺与垂体相关之“脑点”耳穴组、针刺与唾腺相关之“腮腺”耳穴组和不施加针刺的对照组,对痛阈加以检测并以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颗粒曲管细胞的EGF-mRNA,EGF受体-免疫反应性、EG-IR及垂体ACTH-IR。结果显示针刺后EGF-mRNA及EGFR-IR提高,EGF-IR在两个耳针组变动不显著;ACTH-IR仅在“脑点”组减弱,且ACTH变动与镇痛效应呈相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东莨菪碱对吗啡成瘾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催产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O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吗啡成瘾后,大鼠下丘脑,血浆中ir-β-EP和ir-OT含量增加(P<0.01),而垂体中ir-β-EP和ir-OT含量降低(P<0.01),提示大鼠脑内β-EP和OT含量的改变可能与吗啡的依赖和耐受产生有关。(2)东莨菪碱治疗3天和天后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核团内微量注射和行为测痛法,研究了大鼠蓝斑(LC)内注射催产素(OT)或催产素抗血清(AOTS)对痛阈和吗啡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斑内注射OT可 使大鼠痛阈(PT)明显提高,且镇痛作用随OT的剂量增加而增强;而注射AOTS则使痛阈降低。蓝斑内注射催产素可加强皮下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而注射AOTS则对吗啡镇痛作用有拮抗作用。提示OT的镇痛和对吗啡镇痛的协同作用可能与蓝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萘普生β-环糊精(Nap·βCD)包合物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取大鼠或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足跖肿胀法、扭体反应法和电刺激痛阈值法测定。结果:Nap与Nap·β-CD包合物测定值t检验,给药后30min小鼠扭体值:25.0mg/kg组P<005,12.5mg/kg组P<005;大鼠痛阈值(给药15h):25.0mg/kg组P<005,12.5mg/kg组P>005;大鼠足跖肿胀率(给药1h):P<001.结论:Nap·β-CD包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优于Nap单体。  相似文献   

13.
姜树军  胡三觉 《医学争鸣》1994,15(2):112-115
作利用复合致痛剂引起大鼠尾部皮肤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PMN)持续性放电模型,经股静脉注入吗啡(4mg/kg),显抑制PMN持续性放电。吗啡抑制PMN放电50%的潜伏期为10±4.5min,抑制时程超过30min。纳络酮1mg/mg iv,可翻转吗啡的抑制作用。在慢性吗啡耐受大鼠,吗啡几乎失去其抑制作用。吗啡引起的PMN放电数变化不呈一致关系。小剂量吗啡(1mg/kg)注入支配感受野皮肢的尾动脉  相似文献   

14.
38例具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在合谷穴接受TENS(穿皮电神经刺激)或电针治疗。将42只小鼠分为6组:①度冷丁组,②颅痛定(阿片样中草药)组,③急性吗啡戒断(AMW)组,④吗啡戒断加电针(MW+EA)组,⑤MW无EA(MW-EA),⑥对照组。以钾离子透入法测痛阀。依ANAE-点型(F)或CD4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细胞中介免疫(CMI)。以免疫酶组织化学显示cAMP及cGMP免疫反应性(IR)。结果表明患者的TENS镇痛及细胞中介免疫的效应均与EA的效应相似。小鼠的镇痛效应为吗啡>度冷丁>颅痛定>电针或颅痛定,而细胞中介免疫的效应为EA>颅痛定>度冷丁或吗啡。AMW组的小肠cAMP-IR增加而cGMP-IR相对减弱,EA能调控cAMP-IR及cGMP-IR趋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东莨菪碱对大鼠血清和尿吗啡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尿吗啡浓度。东莨菪碱明显增加成瘾大鼠吗啡的排泄(n=8),并且与东莨菪碱注射剂量呈正相关。东莨菪碱明显增加末次注射吗啡2小时后大鼠血清结合吗啡浓度(n=6,P<0.05),24小时后其血清游离吗啡和结合吗啡浓度较对照组升高(n=6,P<0.05)。预先腹腔内注射东莨菪碱(0.5mg/kg)3天后,再皮下注射吗啡(10mg/kg),大鼠血清游离吗啡浓度明显升高(n=6,P<0.05)。结果表明,东莨菪碱可刺激吗啡代谢和促进吗啡皮下吸收入血液,从而增加、增快吗啡的排泄。  相似文献   

16.
硫乙内酰脲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找强效无成瘾性的镇痛药,在已知某些硫乙内酰脲衍生物(PTH-AA)的镇痛作用与脑啡肽酶抑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以DL-氨基酸与硫代异氰酸苯酯为原料合成了25个PTH-AA衍生物:(±)5-氨基酸残基-3-取代苯基-2-硫代乙内酰脲。经小白鼠热板试验发现,p-EtOOCPTH-Ala(YL-2),m-EtOOC-PTH-Phg(YL-12),m-EtOOC-PTH-Ala(YL-13)(50mg/kg,ip)具有较强镇痛作用,与盐酸吗啡(20mg/kg,ip)相当。  相似文献   

17.
眼镜蛇神经毒素中枢性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眼镜蛇神经毒素α-Cobrotoxin的中枢性镇痛作用。方法:给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ary,PAG)注射微量α-Cobrotoxin,采用热辐射甩尾法观察中枢性镇痛作用。结果:给予大鼠PAG分别匀速注射0.5、1和2g/L3个浓度的α-Cobrotoxin生理盐水溶液各0.5μl(相当于1.25~5μg/kg),出现痛阈明显升高,20min达峰值(痛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与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拮抗吗啡镇痛时是否相互协同。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吗啡(5mg/kg)10min后,再向侧脑室单独注射CCK8或AⅡ,以及同时注射二者不同剂量和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观察其对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CCK8与AⅡ所产生的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明显大于单独使用CCK8或AⅡ。结论:CCK8和AⅡ以一定的比例联合应用,其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可以协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764-3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壁胶原沉积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缺氧大鼠置于50.7kPa低压氧舱内2或4周。给764-3大鼠按20mg/kg皮下注射,1次/d,给β-氨基丙腈(BAPN)大鼠按150mg/kg腹腔注射,2次/d观察终点行血流动力学、形态学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缺氧大鼠肺外肺动脉(EPA)羟脯氨酸(HYP)  相似文献   

20.
东莨菪碱治疗吗啡成瘾大鼠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经典方法建立大鼠吗啡急性成瘾模型,用不同剂量东莨菪碱治疗。结果提示:(1)东莨菪碱能明显缓解吗啡成瘾大鼠用纳洛酮激发的戒断症状,0.25mg/kg东莨菪碱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在0.25mg/kg~1.50mg/kg剂量范围内,抑制百分率一剂量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99x-1.06(r=0.99),ED(50)=0.52mg/kg。(2)东莨菪碱能明显缓解吗啡成瘾大鼠停用吗啡后出现的戒断症状,0.125mg/kg东莨菪碱治疗组与吗啡自身脱瘾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0.125mg/kg-1.00mg/kg剂量范围内,其作用与东莨菪碱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