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市名中医林水淼历时30多年潜心研究“精血—精血虚袁—补益精血”与衰老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认为精血乃生命蕴养之本,精血虚衰为衰老变化之机,补益精血为延缓衰老之要,“补肾填精”促进精血化生的作用最为广泛和直接有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还精”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精血虚衰”理论及由此衍生的“补精养形”之学术思想在中医药防治衰老与老年病的历史长河中地位斐然。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承接《黄帝内经》“阴虚致衰”的学术精髓,确立了“精血俱耗致衰”学说,开启了“补精养形治衰”之先河。临床上强调味厚以补精,针对精血虚衰之老年病擅用大量味厚之品;重视温存以养形,倡导老年人温存养气、保全形体的养生之法,提示了在老年病的防治中补益精血与温存养形的缺一不可性。文章先溯“精”与“精血”之源,后基于丹溪《格致余论》中“精血虚衰”的核心学术理论,凝练丹溪“精血俱耗乃衰老之本”的学术精髓以及由此开创的“补精养形”之治衰大法,无疑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林水淼教授中医药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经验。林师将该病称为"脉劳"认为血脉当有劳,以延缓衰老为着眼点,从衰入手,还精为本,补益精血为其治疗的重要方法,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林水淼教授"精血虚衰"的衰老理论,探讨补益精血法的临床运用及论治老年内科杂病的经验,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国医药学对延缓衰老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认为衰老的机理是肾虚。故后世有“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之说(《医学正传》),抗衰防老常以补肾为主。以后随着中医整体衰老学说、虚实衰老学说、失衡衰老学说的建立,中医药抗衰防老的方...  相似文献   

6.
从形态学角度研究填精补肾中药对老年动物肾上腺皮质与睾丸3β-HSD与G-6-PD的变化,从而是一步探讨衰老的肾虚本质和填精补肾中药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对传统认识衰老的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复习和分析。结果 :肾虚精亏、血瘀是衰老的主要病理变化 ,填精补肾、活血化瘀是延缓衰老的有益选择。结论 :补肾活血法是中医防治老年病及延缓衰老的特色之一 ,其机制在于 :1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功能 ;2 .调节自由基代谢 ;3.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是以局部皮肤色素脱失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其总的病机为风邪侵扰、气血失和,多数患者以血虚为本.精血同源理论源于《内经》,因肝藏血、肾藏精,精生血、血化精,故血虚可导致肾精亏虚,治疗可采用补肾精的方法以补血.血虚型白癜风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气滞血虚、血虚精亏、血虚致瘀,基于精血同源理论,可从补肾填精论治,兼以疏肝理气、调营养血、活血化瘀,使全身气血和畅条达,肌表郁滞解除,皮肤得以恢复.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中医论衰老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中医关于衰老的先天说、后天说、五脏虚损说、精气神虚衰说、阴阳失调税、邪实说及气运失常说,并提出精虚、精血虚衰和老人衰阴衰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传统理论对衰老的认识是脏腑虚损致衰,尤其是脾肾虚损,过去常用健脾补肾的方法来延缓衰老。近年,随着对衰老机理的探索,不少学者提出了"血瘀致衰"的理论,因此,我们在临床上不仅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病,还用它来延缓衰老,而且收效颇佳,故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再障模型大鼠的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扣作用.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大鼠模型,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其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补髓生血颗粒能够明显升高模型大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且优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结论:补髓生血颗粒能够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肾相交"是指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降于肾。Klotho作为肾精的物质基础,在生理功能上与肾精作用相同,二者均秉承于父母,具有抗衰老、主生殖和生长发育、保护骨骼调节钙磷代谢等功用。Klotho衍生物可溶性Klotho(soluble Klotho,sKlotho)延续了Klotho的生理功能,并参与调节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代谢,抑制钙离子沉积,调节脉道,保护心血管,具有交通心藏系统的功能。Klotho基因的这种微观调节作用,使得心藏系统和肾藏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加强了中医心肾之间的交互关系,也丰富了中医"心肾相交"理论。  相似文献   

13.
徐琛  李苏  谭元生 《河南中医》2016,(8):1460-1462
高血压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肝肾阴虚、瘀血内阻是高血压发病的本质。养阴活血法在控制血压方面具有一定得疗效,在缓解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显著提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特色和潜力。中药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已知有降压作用中药药味之间的作用对比及具体的适应症尚缺乏远期疗效对比及临床大样本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毒增效。中药如何经炮制后在临床上发挥最佳疗效,关键在于"适度""适应"和"适时"三方面,即"三适"理论。近些年来,学者们围绕炮制的"三适"原则和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充分阐释了"三适"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极大推动了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笔者总结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中"三适"的基本内涵,并结合现代研究报道,分析探讨了"三适"理论是如何贯穿于药物炮制前后的药效及成分变化研究,并提出既要系统地整理传统炮制理论,也要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阐释炮制理论本质,创新发展现代新理论,更好地推动炮制学科发展,促进炮制行业进步。  相似文献   

15.
论"肾生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为依据,阐述“肾生精”的观点。指出中医的“精”狭义上指先天生殖之精,广义上主要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资源。认为补肾能生生殖之精,补肾能生生命之精,因此肾能生精。  相似文献   

16.
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中医临证讲究治病求本,审因论治。肝肾对月经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为元阴元阳之所处,而女子更以血为本,肝为先天,故在治疗月经病时多从肝肾论治,只有肾精充盛,肝气调达,方能血海充盈,经候如期。故该文针对补肾疏肝法在月经病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与诊疗标准,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方法:采用肝损伤与肝再生的现代生物学指标作为考察"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使"肝肾精虚"的"隐性证候"成为可以准确把握的"显性证候"。结果:建立以肝脏组织学损伤、肝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或紊乱等生物学指标为基础的"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及诊疗标准,据此对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演变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判断预后和指导辨证论治。结论: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过劳死是由于长期慢性疲劳而诱发的猝死。是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溃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癌症等病暴发,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地采取劳逸结合,起居有常,坚持锻炼,心情舒畅等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滋肾固精凉血法对早期精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漏出的影响.方法 11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洛丁新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因精胶囊(自拟方)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t=9.31,P<0.01).结论 滋肾固精凉血法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漏出.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老年失眠症病位核心在肾,涉及心,肾精亏虚是其病机基础,肾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多兼夹心火内炽.肾精亏虚,则不能荣养和涵养心神;瘀血内阻,壅遏神机不能潜藏;心火内炽,扰动心神不得安宁.老年失眠症的治疗应以益肾活血为基本治法.辨治时应强调益肾填精以荣神涵神,活血祛瘀以畅达神机,清心、安神、重镇以安定心神.治疗时应采用益肾填精之品,配用活血祛瘀之品,酌加清心、安神、重镇之药,最终使阴阳相合、眠复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