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19例(A组)和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24例(B组),对两组腹部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CRP、血钙、血氧分压、腹痛缓解时间、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的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较高;血钙和血氧分压水平较低;A组的腹痛缓解时间、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长于B组。结论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3.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且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及相关性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相关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无痛性急性胰腺炎(PAP)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12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PAP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7例次(58.3%)患者主诉腹胀及腹部不适,4例(33.3%)主诉恶心、呕吐,7例(58.3%)有腹部压痛,11例(91.7%)血脂肪酶升高,8例(66.7%)血淀粉酶升高.腹部B超诊断胰腺炎的敏感性为58.3%,CT为91.7%.5例(41.7%)患者入院后立即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P),4例(33.3%)误诊为非消化科疾病.12例PAP患者中7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该比例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有腹痛的AP患者(65/327,x2=7.30,P<0.05);PA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期住院的有腹痛的AP患者[(20.4±9.1)d比(12.9±6.2)d,t=2.296,P<0.05].结论 PAP的误诊率高,病情严重,及早行血淀粉酶、脂肪酶检测及CT检查对其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131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uang KH  Lin P  Nie SL  Liu JH  Wang LY  Chen QK  Zhu ZH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31-834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1986—2005年AP住院患者共1316例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6—1990年间病例数占同期内、外科住院总人数的0.19%,1991—1995年间上升为0.36%,1996—2000年间升至0.54%,而2001—2005年间则高达为0.71%。1316例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占60.48%,其余依次为高脂血症胰腺炎、特发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伴或不伴腰背部放射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态增强CT扫描是明确诊断、严重度分级及发现并发症的准确影像学方法。非手术治疗1104例,死亡24例;手术治疗212例,死亡48例。结论AP发病例数逐年增多,AP发病因素多而复杂,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严重度分级,早期治疗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使用内镜技术,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相关性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胆胰及壶腹部肿瘤与AP发病之间的关系,探讨肿瘤相关性A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病例资料。分析AP病因构成及肿瘤相关AP的发病率变化;对比分析肿瘤及非肿瘤AP,以及不同肿瘤部位AP的临床特征差异,探讨肿瘤相关AP的发病特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二分类组间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法比较,多分类组间比较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胰腺肿瘤相关AP的鉴别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相关性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组AP患者8106例,肿瘤相关性AP患者84例,占1.04%。84例肿瘤相关AP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非肿瘤组(t=6....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认知,探讨APIP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PI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32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2例,对比3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产妇年龄、妊娠并发症、BMI、病因、孕期、产妇及胎儿结局。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6例(55. 38%)患者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41例(63. 08%)患者血脂肪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其中SAP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TG、血糖明显高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血钙明显低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65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正确诊断51例(78. 46%); 28例患者行CT检查,正确诊断28例(10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MSAP和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09,P=0. 020)。MSAP组和SAP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PIP的主要病因为高脂血症(26例,40. 00%),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更易发展为MSAP(50. 00%)和SAP(34. 62%)(χ2=20. 520,P 0. 001)。APIP患者病情越重,胎死宫内率越高,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越低(χ2值分别为25. 381、14. 821,P值均0. 05)。结论高脂血症是APIP的主要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应加强孕妇血脂监控,控制孕妇BMI,以降低APIP发生率并减轻APIP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酶.结果与非 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所占比率较高(34.6%比17.0%,P<0.01),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比率较低(分别为43.2%比59.6%,13.6%比25.5%,均P<0.05),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时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5%比7.4%,13.6%比4.3%,均P<0.05),有胸痛者少(66.7%比81.9%,P<0.05),心功能≥KillipⅡ级者较多(35.8%比22.3%,P<0.05),住院病死率高(22.2%比10.6%.P<0.05),前壁范围所占比率较高(51.9%比36.2%,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高[(147±19)U/L比(122±14)U/L,P<0.01].结论 与无MS的AMI患者相比,合并MS的AMI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164-1168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是否为HTGP)分为高脂组(n=38)和非高脂组(n=39)。分析对比组间临床特征,包括年龄、孕期、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根据孕期分为早期组(n=4)、中期组(n=14)和晚期组(n=59),比较不同孕期血脂水平,组间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高脂组平均年龄大于非高脂组(t=-3.000,P=0.004);高脂组伴发糖尿病的比例高于非高脂组(χ~2=8.867,P=0.003);高脂组孕妇与非高脂组相比发病主要集中在孕晚期(P0.001);高脂组血钠水平明显低于非高脂组(Z=-6.328,P0.001);对于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高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76.3%、81.6%,均高于非高脂组33.3%、41.0%(χ~2值分别为14.342、13.310, P值均0.001)。两组住院天数、ICU入住率、住院费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Z=-2.077、χ~2=11.537、Z=-3.525,P值均0.05)。孕晚期TC、TG水平明显高于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非高脂组相比,高脂组发病更集中在孕晚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住院时间更长,花费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398例,其中包括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97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0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将AP患者分为NAFLD组(206例)和非NAFLD组(192例)。分析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包括基础资料、血清学指标、病原学、并发症、AP严重程度评分、住院日及病死率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以发生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为终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男性占比、BMI、TC、TG、Na~+、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血清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NAFLD组更容易合并糖代谢异常及脂代谢异常(P值均0. 05)。两组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NAFLD组以高脂血症为主(48. 1%),非NAFLD组以胆源性为主(57. 8%)。NAFLD组M-SAP比例、RANSON评分及Balthazar CTS1评分较非NAFLD组更高(P值均0. 05);NAFLD组更容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P0. 001);NAFLD组更易发生胰周液体聚集(χ~2=15. 820,P0. 001)与胰周坏死物聚集(χ~2=7.012,P=0. 008)。NAFLD组复发风险更高(306%vs 193%,χ~2=6759,P=0009)。NAFLD组更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 6%vs 8. 9%),且病死率更高(34%vs 1. 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NAFLD、糖代谢异常及淋巴细胞计数为M-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结论合并NAFLD的AP患者,更容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胰腺局部并发症,有更高的疾病分级,预后更差,且复发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后收治入院的患者304例,根据是否合并有代谢综合征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随访结束后将资料完整的263例患者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36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 27例)。平均随访时间(28.3±15.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和病死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代谢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7%;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远期出现了更多的复发心绞痛(22.1%vs 10.2%,P=0.006),但两组在复发心肌梗死、再入院和新发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为24.3%。结论代谢综合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拜承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48-3650
目的 分析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ACI老年患者,按照其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分析MS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MS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均较非MS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MS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MS组患者的病情明显重于非MS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后收治入院的老年女性患者共90例,依据是否合并MS分为合并MS组[59例,平均年龄(69.4±8.1)岁]和无MS组[31例,平均年龄(68.5±6.7)岁]。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7土10.2)个月,分析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再人院和心源性死亡的预后情况。结果合并MS组较无MS组患者远期出现了更多的复发性心绞痛和再梗死(P〈O.05);死亡率和再入院率较无MS组高(33.9%协19.4%和35.6%VS22.6%),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MS会聚了众多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响了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治疗3年HBV DNA和HBsAg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TDF治疗≥3年157例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线HBeAg水平分为HBeAg阳性组(n=73)和HBeAg阴性组(n=84)。收集患者在治疗基线、1年、2年、3年时的血清HBV DNA定量、HBsAg定量资料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先进行对数转换,组内或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TDF治疗第1年和2年时HBeAg阳性患者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低于HBeAg阴性患者(第1年:65.8%vs 81.0%,χ2=4.676,P<0.05;第2年:87.7%vs 98.8%,P<0.05),TDF治疗3年两组HBV DNA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老年与53例同期非老年病人(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病人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老年组中血CRP水平〉100mg/L,占47.1%,非老年组中血CRP水平〉100mg/L,占20.6%(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胰腺炎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 收集 1998-0 1~ 2 0 0 0 - 12收治的急性胰腺炎 2 2 6例 ,根据胰腺炎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 ,对两组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单次发作组 185例 (81 9% ) ,复发组 4 1例 (18 1% ) ,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别 ;复发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1) ,年龄相对集中于 2 0~ 4 0岁。单因素分析显示 :饮酒、高脂血症病史、血清高甘油三酯 (TG)及高血糖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RAP)相关 ;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高TG血症、饮酒为RAP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5 0 9、1 2 4。复发组病人发生重症胰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单发组 (P <0 0 1)。结论 高TG血症及饮酒等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 ;RAP更易发生急性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探讨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试图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API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32)、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n=8)和重症胰腺炎(SAP,n=12),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API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2例APIP患者按病因分组:26例(50.0%)患者为高脂性胰腺炎、20例(38.5%)患者为胆源性胰腺炎、6例(11.5%)患者为特发性胰腺炎。依据孕周分组:1例(1.9%)患者处在妊娠早期、25例(48.1%)患者处在妊娠中期、26例(50.0%)患者处在妊娠晚期。10例(19.2%)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集中了5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流行趋势和预后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单中心注册研究DESIRE(drug-e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larization),入选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2368例患者,选择其中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等记录完整的患者共1911例,平均年龄(60±10)岁,记录其临床资料及随访期间临床不良事件,患者死亡为随访终止,记录死亡时间.代谢综合征定义采用2005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修订(NCEP ATP Ⅲ)的定义,以体重指数(BMI)≥25 kg/m2代替腹围指标.计量资料均值应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不良事件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相应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患者1911例,其中男性1458例占76.3%.截至2007年底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5年(293~1855 d).按照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2组,发现合并代谢综合征对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死亡率没有影响,但明显增加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P<0.05).随访3.5年,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增加的MACCE事件主要表现在:再次血运重建事件、脑卒中事件和再入院事件(P<0.05);把性别、年龄、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放入Logistic模型中,比较影响总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仅发现合并代谢综合征是影响总MACCE发生的惟一因素(OR 1.319,95%CI 1.020~1.706,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5个组成成分对随访MACCE的影响,发现糖代谢异常(OR 1.047,95% CI 1.005~1.091,P<0.05)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OR 0.777,95%CI0.610~0.989,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