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以其迅速增长的发病率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 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intestinal microbiota, IM) 在NAFLD 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IM 与NAFLD 的危险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并且通过参与能量物质及胆汁酸代谢,增加内 源性酒精的产生,提高肠黏膜屏障通透性、促进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等过程,推动NAFLD 的发生发展。文章对IM 在 NAFLD 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NAFLD 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方面目前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未知因素,如:过多地依赖并不可靠的饮酒史,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检查无法鉴别,活检组织较难获取等.本文从病史、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活检和病理组织学等方面,给出了主要的鉴别点,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评论.最后,给出了鉴别诊断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进展.但是,就该问题而言,这些远远不够,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实和完善,以促使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nesfatin-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NAFL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60例,测定BMI、WHR、TG、TC、LDL、HDL、FBG、FIN、nesfatin-1水平,计算HOMA-IR。结果 (1)NAFLD患者的BMI、WHR、LDL、TC、TG、FBG、FIN、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DL、nesfatin-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WHR、TG、TC、FBG、HDL、LDL、FIN、HOMA-IR等后,两组间nesfatin-1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esfatin-1水平是患NAFLD的危险因素(OR=1.426,P0.01)。结论 NAFLD患者nesfatin-1水平明显下降,nesfatin-1可能通过影响摄食行为参与了胰岛素抵抗(IR)的发生、发展,进而导致NAFLD。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干扰宿主物质代谢、促进胰岛素抵抗、破坏肠道免疫功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和重建肠道微生态也成为NAFLD防治的热点。此文就肠道微生态与NAFL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48-235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 UA)/肌酐(Cr)比值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97例NAFLD患者(NAFLD组),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n=33)、中度(n=31)、重度(n=33) 3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6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空腹血糖(FBS)、ALT、AST、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GGT、s UA、s Cr、s UA/Cr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组ALT、AST、TG、GGT、s UA、s UA/Cr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4.881、Z=-4.616、Z=-4.221、Z=-3.563、t=12.974、t=10.710,P值均0.05),而HDL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5.682,P 0.05)。NAFLD的脂肪肝严重程度(轻中重)与ALT、TC、LDL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1、0.272、0.253,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 UA/Cr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5,95%CI:1.162~3.060,P 0.05)。结论 s UA/Cr与NAFLD具有显著相关性,是NAFL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通过监测s UA/Cr的水平来预测NAFLD的发生,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57-2363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人群3289例临床资料,根据病史及甲状腺功能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210)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3079)。将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根据腹部彩超结果分为NAFLD组(n=516)及非NAFLD组(n=2563);根据BMI划分为非肥胖亚组(BMI 25 kg/m2)、肥胖亚组(BMI≥25 kg/m2);根据年龄划分为老年组(≥60岁)、中青年组(60岁)。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进行不同年龄层、不同体型亚组分型。收集性别、年龄、BMI、血压、腰围、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所观察指标预测NAFLD发生的临界值。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AFLD患病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2.38%vs 16.76%,χ~2=4.380,P=0.03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AFL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非NAFLD患者(Z=-1.994,P=0.046)。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状腺各参数水平在NAFLD组与非NAFL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但进行年龄、体型分层后,肥胖-中青年亚组中,男性、低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729、0.067、1.814、1.717,P值分别为0.003、0.010、0.011、0.014)。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预测NAFLD的临界值分别为1.123 ng/d L、5.15 mmol/L、1.02 mmol/L,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NAFLD患病率高;甲状腺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时,低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与中青年肥胖人群NAFL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19例NAFLD患者初次就诊时进行问卷调查。在完成登记后,每6个月通过电话询问患者,每12个月在门诊进行检查,并记录CVD。根据患者在随访过程中CVD发病状况将其分为CVD组和非CVD组,分析患者发生CVD的影响因素。应用ROC分析肝纤维化评分(NFS)、纤维化-4指数(FIB-4)对NAFLD患者发生CVD的预测价值。[结果]619例中发生CVD 76例,未发生CVD 543例。NFS>0.676(OR=2.416,P=0.002)、FIB-4>2.67(OR=2.038,P=0.017)是NAFLD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NFS、FIB-4及联合预测对NAFLD患者发生CVD的ROC下AUC(95%CI)分别为0.771(0.629~0.945)、0.735(0.587~0.920)、0.837(0.709~0.988)。[结论]肝纤维化会增加NAFLD患者的CVD发病率,NFS联合FIB-4对NAFLD患者CVD发病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评分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8.
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137-114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入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并经腹部CT诊断为NAFLD的208例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取同期210例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常规、生化及腹部CT检查,计算血清MHR水平。另外,根据腹部CT的影像学结果,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NAFLD组(n=148)及中重度NAFLD组(n=60),观察不同程度NAFLD患者与对照组WBC及MHR等指标的差异。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多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R×C表χ~2检验。MHR与各代谢指标及NAFLD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HR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中的体质量(t=-10.573, P0.001)、BMI(t=-13.112, P0.001)、吸烟史(χ~2=14.667,P0.001)、WBC(t=-7.359, P0.001)、单核细胞(Z=-9.932, P0.001)、LDL-C(t=-3.394, P=0.001)、TG(Z=-11.737,P0.001)、CHO(t=-2.985, P=0.003)、空腹血糖(Z=-7.827, P0.001)、ALT(Z=-12.583, P0.001)、AST(Z=-9.514, P0.001)水平均增加,而血清HDL-C(t=10.440, P0.001)水平下降;另外,MHR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及轻度NAFLD组相比,血清MHR水平在中重度NAFLD组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清MHR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r=-0.565, P0.001),与吸烟史、体质量、BMI、WBC、单核细胞、TG、空腹血糖、ALT、AS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482、0.430、0.478、0.892、0.333、0.157、0.386、0.281,P值均0.01)。同时,MHR水平与NAFL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29,P0.001)。ROC曲线表明MHR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810~0.882,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9%和74.3%。结论血清MHR水平与NAFLD相关,可作为评价NAFLD病情进展的一种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组临床代谢综合征,可增加各种心脏疾病的风险。其不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包括心房颤动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其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心外膜脂肪组织、炎症、胰岛素抵抗和心脏重构等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律失常发生和复发、心血管不良预后有关,需引起临床重视。本文从心律失常类型、机制和治疗3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嘉定社区2 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同时采血进行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检测,以及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AFLD的诊断依据高分辨率超声扫描结果。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Q1、Q2、Q3、Q4四组,并对其各项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AFLD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319.6±92.3)比(272.8±88.8)μmol/L,P<0.05)。结论:上海城镇中老年人群NAFLD患病风险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定植于胃中,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本文回顾了H.pylor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相关性的证据,表明H.pylori也可以在NAFLD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但也有相反的观点否认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NAFLD的病因复杂、病程漫长、发病机制不明确以及临床治疗困难,明确H.pylori感染在NAFLD中的致病性无疑将为NAFLD治疗的新靶点提供证据。本文将综述H.pylori感染与NAFLD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根除H.pylori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受体因子(TRAF)家族包括7个成员(TRAF1~TRAF7),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信号调节作用。其中,TRAF3是第一个确定与CD40胞质域相互作用的蛋白。近期研究表明,TRAF3作为一种新型代谢调控因子,参与肝脏脂代谢的调节,可促进肝脏脂质的聚集、引起肝细胞炎性反应的发生、促进肝细胞胰岛素抵抗。TRAF3可能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代谢性疾病,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代谢相关因素在其发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者共享多种代谢性病理生理机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互为诱因或互为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帮助临床更好的对两者进行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的独立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环氧合酶(COX)是合成前列腺素(PG)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有COX-1、COX-2和COX-3三种异构体.近年的研究表明,COX-2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文就COX-2与NAFLD的关系以及COX-2抑制剂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根据CT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患者(48例)和健康人(43例),超声测定外周血管硬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相关指标,检测生化和内皮舒张功能指标,心脏CTA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结果 NAFLD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M-1,(185.1±36.2)ng/ml]、血内皮素-1[ET-1,(104.8±19.3)pg/ml]和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15.5±2.3) cm/s]显著高于健康人(85.4±17.3)ng/ml、(67.5±12.1)pg/ml和(13.6±2.4)cm/s,(P<0.05),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8.1±2.4)%]明显低于健康人(13.2±3.5)%,(P<0.05);此外,NAFLD患者颈动脉IMT厚度(1.31±0.35)mm、劲动脉(31.3%)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3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76±0.18)mm、9.3%和11.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AFLD分别与IMT、劲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AFLD与CVD密切相关,NAFLD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应定期进行IMT和粥样斑块检测。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步上升.此文就NAFLD导致心血管疾病(CVD)可能的机制以及NAFLD与CVD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作为CVD的高危人群,应对NAFLD患者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治疗NAFLD的同时积极预防CV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当中,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调节多种蛋白的翻译后化学修饰,对生物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其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本文对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可能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