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的磷脂双分子层小囊泡,内含丰富而复杂的生物分子,如DNA、mRNA、microRNA(miRNA)、脂质和蛋白质。外泌体可由大多数种类细胞分泌和摄取,通过细胞间运输的方式完成信息传递。外泌体被受体细胞摄取后,释放其中所含生物活性物质,用以调节受体细胞生物过程,如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外泌体及其内容物的变化与多种疾病有着重要联系。近年来,关于外泌体miRNA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且不同来源的外泌体miRNA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本文简要回顾了外泌体miRNA在病毒性肝炎相关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并提出外泌体miRNA可能是针对HCC微环境的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MiroRNA(miRNA)可通过外泌体等载体分泌,游离于细胞之外,并可在循环血液中保持稳定状态。目前研究表明,循环血中miRNA的变化趋势与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相关,提示循环血中miRNA可作为疾病潜在的诊断和治疗分子靶标。研究表明多种miRNA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概述了目前关于肝纤维化进程中循环血miRNA表达差异的研究,多种研究提示循环血miRNA可为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种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类、核酸.它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是细胞信息传递的关键介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尤其是外泌体微小RNA (mi-croRNA,miRNA)可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凋亡、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调节.现就外泌体的基本特征、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长期刺激,如酒精、代谢异常、病毒、自身免疫反应、胆汁淤积等,导致肝实质内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大于降解[1]。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2]。肝纤维化可持续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最终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  相似文献   

6.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而晚期肝硬化难以逆转,因此探讨肝纤维的发病机制、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寻找治疗肝纤维化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作为细胞之间传递的小信息球,可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外泌体中miRNA或蛋白质等遗传分子与肝脏病理息息相关,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对外泌体的研究,将有利于探索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1~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可作用于靶mRNA导致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对基因表达起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参与体内如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死亡等众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近年研究发现,miRNA这一转录后水平调控分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可调控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或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增殖、凋亡等,促进或减缓纤维化进程,本文对miRNA在HSC及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有炎性因子或炎症相关微RNA的外泌体调节神经元的存亡。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作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生物...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靶点的缺乏是CVD防治不佳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证实,外泌体微小RNA(miRNA)与冠心病、心房颤动及心衰等多种CVD密切相关,在CVD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就外泌体miRNA与CVD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外泌体miRNA在CVD早期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的结果。大多数慢性肝病共有的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沉积和纤维形成,这些共同特征由复杂的信号通路网络控制。肝星形细胞和Kupffer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了慢性肝脏疾病的发展。严重的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肝功能丧失以及门静脉高压,最终必须进行肝移植才能治疗。microRNAs(miRNAs,miR)作为一类细胞内分子,被证实在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miRNAs与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潜在的治疗新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在生理性或病理性超负荷下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通过携带蛋白质、DNA以及microRNA在细胞通讯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外泌体生物起源以及其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过敏及免疫介导的炎症有关。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的生物性小囊泡,包含多种细胞成分,介导细胞间通讯,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许多生物过程的发生。外泌体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治疗靶点和治疗载体。本文就外泌体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携带生物学信息的小囊泡,通过内体和质膜途径产生,存在于生物体液中,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证实,外泌体具有细胞间通讯功能,可以完成细胞间遗传物质、脂质和蛋白质的交换.外泌体不仅通过晚期内体与质膜融合释放,也可通过质膜直接产生,并且某些细胞还可能有特殊的产生途径;外泌体内容物组装研究发现,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来源microRNA(miRNA)-221-3p的表达水平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经手术治疗后诊断为HCC的66例患者作为HCC组,选取25例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HC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透射电镜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与预后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血清来源的外泌体是直径为40~100 nm囊泡体,表达HSP70、Alix及CD63。HCC组血清来源外泌体中miRNA-221-3p较对照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4.00,P0.001)。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221-3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χ~2=6.016,P=0.014)、包膜侵犯(χ~2=7.580,P=0.006)和TNM分期(χ~2=6.340,P=0.012)有关。此外,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较高的HCC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5,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风险比=2.434,95%可信区间:1.178~5.027,P=0.016)及肿瘤分期(风险比=2.653,95%可信区间:1.222~5.760,P=0.014)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患者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对HCC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外泌体具有促癌和抑癌的双重特性,其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使肝癌细胞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外泌体同样可调节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对肝细胞癌具有调控作用,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转移,进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出通过免疫调节、重塑肿瘤微循环等可使外泌体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正>心肌梗死(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可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的损伤和丧失,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引起死亡。MI发病率呈逐年渐上升趋势,死亡率也极高,MI及其相关并发症对社会和卫生保健系统都构成了巨大威胁。尽管在MI急性期进行以下治疗可减轻心肌损伤,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药物溶栓治疗,但为了完善MI急性期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仍有必要探寻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20.
<正>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性的冠状动脉缺血导致的严重疾病,可以导致心肌坏死及心肌细胞的丧失,引发心功能不全、猝死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这些手段能够缓解急性期的最初心肌损害,但是,梗死的心肌不可再生;此外,心梗急性期后,心脏重塑造成的心衰、心源性休克等问题依然影响着后续治疗。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代表的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