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19~+细胞(B细胞),采用免疫散射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顺序递减,B细胞百分比顺序上升,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血清IgG顺序升高,补体(C3、C4)含量顺序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也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发展阶段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分析109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感染病毒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多标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结果 109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7例,肝癌4例.13基因型HBV感染者9例,占8.3%,C基因型感染者50例,占45.9%,C/D基因型重组体32例,占29.4%,D基因型感染者18例,占16.5%,C基因型、C/D基因型重组体为主要基因型.经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测序检测,鉴定9份B基因型HBV,均为Ba亚型.50例C基因型HB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情况:Cl亚型27例,占54%,C2亚型23例,Cl亚型比C2亚型感染者多.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HBV Ba基因亚型感染者分别为8例(9.1%)、1例(5.8%)和0例;C2基因亚型感染者分别为17例(19.3%)、8例(47.5%)和2例(50%);C/D基因型感染者分别为29例(33.0%)、2例(11.9%)和1例(25%),随着病情加重,Ba基因亚型和C/D基因型感染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C2基因亚型感染者所占比例增加.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以Cl基因亚型为主,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存在C/D基因型重组体.C2基因亚型HBV感染预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13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比较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方差不齐采用Welch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疾病进展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4、-0.503、-0.269、-0.435、-0.402,P值均<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发生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能够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慢性HBV感染临床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15例急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3例慢性肝炎、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1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6.15±8.94%、48.85±9.01%和55.86±9.03%,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6.35±8.93%(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0.46±7.51%、26.71±7.03%和29.03±7.6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5.72±7.5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8+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1.93±5.06%、18.71±5.53%和21.15±5.6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4.58±4.9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CD8+比值分别为1.34±0.60、1.35±0.53和1.34±0.5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8±0.47(P<0.05)。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HBV感染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208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A组(急性乙型肝炎,n=40)、B组(慢性乙型肝炎n=45)、C组(乙型肝炎肝衰竭,n=42)、D组(乙型肝炎肝硬化,n=41)、E组(乙型肝炎肝癌,n=40),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D、E组的CD3~+较对照组更低,且后4组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组受试者中,E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组,CD8~+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CD3~+、CD4~+、CD4~+/CD8~+较A、B组更低,但高于C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CD4~+、CD8~+、CD4~+/CD8~+水平与A、B组无相关性(P0.05),其中CD4~+、CD4~+/CD8~+水平与C、D、E组呈正相关(P0.05),CD8~+与之呈负相关(P0.05),且CD3~+与5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存在差异,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能为乙型肝炎类型的鉴别提供依据,对这类疾病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HBV基因类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215例分为无症状携带者36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肝炎肝硬化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15例HBV感染者中检出B基因型61例(28.0%),C基因型154例(72.0%),未检出其他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C基因型比例(79.0%、84.0%、89.0%)明显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急性乙型肝炎(25.0%、60.0%,P<0.01),在无症状携带者中,B基因型比例高于C基因型(75.0%vs 25.0%,P<0.01).HbeAg阳性组C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阴性感染组(73.0% vs 54.0%,P<0.05),HbeAg阴性组的B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阳性组(46.0% vs 27.0%,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主要为C基因型,其次为B基因型.C基因型在临床上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多见.其发生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对127例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验证。结果基因D型占39.4%(50/127),基因B型占22.0%(28/127),基因C型占16.5%(21/127),基因BD混合型占9.4%(12/127),基因CD混合型占8.7%(11/127),基因BCD混合型占3.9%(5/127);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6.033,P>0.05);不同年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37,P>0.05);不同性别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 8.058,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D型占优势,其次可见B、C型及BD、CD、BCD混合型。同一疾病谱的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可能与宿主HBeAg状态、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9/2009-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慢性HBV携带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6例以及非乙型肝炎且无影响T细胞亚群疾患者34例(高血压15例, 冠心病9例, 非甾体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例)的外周血,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CD8+ T细胞计数及CD3+、CD4+ 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计数与百分数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或0.01), 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 P<0.05或0.01), 以上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 P<0.05或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 紊乱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中度、32例重度、64例肝硬化、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和30例健康人,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下降最显著;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数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减少(P〈0.05);HBV DNA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严重的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HBV慢性感染患者共9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HBV携带者24例,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Tregs和NK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健康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整体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后为HBV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相反,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在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整体较健康对照组低,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表达最低,其次为慢性乙型肝炎组,最后为HBV携带者,但都低于健康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显示NK细胞的表达与Tregs呈负相关性(r=-0.3280,P0.05).结论:不同阶段的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regs和NK细胞表达不同,且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型特异引物结合型特异核苷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建立一套适合HBV病毒株分型的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对GenBank中全部S区基因序列(1000余条)进行比对,筛选A~H 8个基因型的型特异核苷酸.采用型特异引物PCR法分型,对2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感染病毒中未能分型的病毒株再进行S区基因巢式PCR扩增、测序筛选出其特异性核苷酸从而判定其基因型.结果 238株HBV均得到分型.其中B型HBV感染者159例(男120例、女39例);C型69例(男52例、女17例);B+C混合型6例(男4例、女2例),B+D混合型4例(男3例、女1例).B型、C型、B+C和B+D昆合型检出率分别为66.8%、28.9%、2.5%和1.6%.未检出A、E、F、G、H基因型.结论 HBV感染以B、C基因型为主,B基因型高于C基因型.少数患者为B+C或B+D混合型感染.B、C基因型分布与性别无关(χ2=0.794,P>0.05).  相似文献   

12.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 、CD4 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4 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对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分型及其临床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鲁西地区135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分型。结果未分型11例,已分型124例。其中C型111例(C2基因亚型87例、非C1/C2亚型24例);B型11例,其中Ba型8例、Bj型3例;B/C混合型2例均为BaC2亚型混和感染。在肝硬化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00%、88%;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为8.51%;HBV基因型分型与性别无关。结论鲁西地区HBV感染者以C基因型为主,其中C2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载量及主要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病程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HBV-DNA载量;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指标(ALT、AST)。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CD3~+T、CD4~+T百分比呈下降趋势(P0.05),CD8~+T百分比呈升高趋势(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载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HBsAg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肝炎组HBsAg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ALT、AST高于其他组(P0.05);各指标间比较CD3~+T、CD4~+T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CD8~+T、ALT、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HBV持续复制是病程发展的主要原因;肝细胞损伤程度与HBV复制程度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之一,但不能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16,(9)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生化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23例,肝炎后肝硬化21例,原发性肝癌3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流式细胞分析,观察生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ALT以慢性乙型肝炎组升高最显著,和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转肽酶(γ-GT)、ALP、LDH以原发性肝癌组升高最明显,胆碱酯酶(CHE)以原发性肝癌组降低最明显,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结果显示,CD8~+T细胞、CD8~+CD28~+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最高,CD4~+CD25~+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最高。结论 HBV感染者不同病程中生化指标、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病情演变、疗效及预后评判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HBV对人体T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失衡的规律。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慢性HBV感染者318例,其中HBV携带者8例,慢性乙型肝炎231例,肝炎后肝硬化61例,原发性肝癌18例,观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HBV DNA等。同时收集22名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百分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4+/CD8+比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随着病情进展,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直至细胞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免疫紊乱各具特点,就不同类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免疫调节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邓志华  王桂琴  曹燕  徐永群  王琦 《肝脏》2007,12(6):455-45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分型及其对慢性肝病的影响,为制定针对不同HBV基因型抗病毒的个体化方案提供分子病毒学依据。方法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314例,采用RDB法对HB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山西地区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感染的HBV均为B和C基因型,分别占56%、26%,并存在混合感染(17%);C与B基因型患者相比,血清病毒载量高、肝脏损伤严重;混合感染的患者与单一基因型感染者相比病毒载量更高、肝损伤更严重;肝硬化患者感染的HBV主要为C基因型及B、C混合感染,且肝损害严重、病毒复制率高;肝癌患者中C基因型感染占42.19%,B、C混合感染占37.5%,B基因型感染可能与年轻患者肝癌的发生有关。结论B基因型HBV感染与C基因型及混合感染相比,病毒载量低、肝损害轻,但年轻患者应监测肝癌的发生;C基因型及混合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差,肝硬化、肝癌发生率高,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防止严重肝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非糖尿病感染患者75例和体检中心健康者75例分为A组(糖尿病合并感染78例)、B组(糖尿病未合并感染72例)、C组(非糖尿病感染)和D组(健康对照)。观察各组血C3、C4、Ig M、Ig A、Ig G水平和血CD8+、CD4+、CD3+、自然杀伤(NK)细胞和B细胞水平。结果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C3和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C3和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Ig 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Ig 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组和D组比较,A组、B组Ig G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CD4+、CD3+和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CD4+和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者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的原因。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4例慢性乙肝及39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别测定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CD19+)的数值,并与健康体检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数值比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乙肝后肝硬化HBV-DNA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后肝硬化组CD3+、CD4+、CD8+、CD56+、CD1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后肝硬化Child A组、Child B、Child C组CD3+、CD4+、CD8+、CD56+、CD1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乙肝患者病情恶化,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HBV基因分型构成特点及其与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018例。其中检测出基因型、资料完整的828例。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彩超或CT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采用PCR法对HBV基因分型,运用列联卡方、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HBV基因型与临床病情及相关慢性肝病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828例患者中,以C型为主,占总样本的54.11%(448/828),B型占25.15%(200/828),D型占16.18%(134/828);各基因型病情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1689,P0.05);116例肝硬化患者中基因C型占20.84%,与B型和D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86、20.947,P值均为0.000);乙型肝炎病程10年以上、基因C型、HBV DNA高病毒载量、ALTULN进入回归模型(P0.05)。其中基因C型与肝硬化的相关度最高(OR=2.819,95%CI:1.582~5.021)。结论新疆地区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D型。基因C型是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