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量逐年攀升,术中准确识别及保护甲状旁腺一直是甲状腺外科重要的临床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外科医师需要依靠术中的主观经验来识别甲状旁腺,容易误切甲状旁腺,导致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目前,利用术中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识别甲状旁腺成为甲状腺外科的研究热点,笔者在此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和甲状旁腺的识别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神经监测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推广,为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术中对甲状旁腺的精确识别仍然是困扰甲状腺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笔者回顾文献总结甲状旁腺术中识别方法的进展,以期为外科医生术中快速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甲状旁腺保护的方法,避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低血钙的发生率,分析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探讨术中如何保护甲状旁腺及其功能。 结果患者术后暂时性低PTH的发生率为20.53%(39/190),暂时性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3.68%(45/190),术后随访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甲状腺全切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腺叶 + 峡部切除术者(χ2=14.789,11.604;P=0.000,0.001)。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未清扫者(χ2=11.200,17.771;P=0.001,0.000)。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低于切除后自体移植者(χ2=5.536,4.851,6.140,5.453;P=0.019,0.028,0.013,0.020)。 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后自体移植是造成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准确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手术操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血供,是预防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术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已有精细被膜解剖技术、显影技术、组织学检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等技术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与保护。本文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术中存在较高的甲状旁腺损伤或误切可能,如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是甲状腺手术的难点之一,而实时识别是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基础。近年来,甲状旁腺识别的临床转化研究获得了较大进展,主要集中在近红外光检测甲状旁腺的自发荧光、近红外光检测增强荧光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的光学切片技术方面。甲状旁腺自发荧光能协助识别甲状旁腺,增强荧光能协助发现甲状旁腺并判断甲状旁腺血供是否受损、指导是否自体移植,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能直接区分甲状旁腺和周围组织。甲状旁腺识别技术的转化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辨识方法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辨识方法的文献,并且作一综述。结果甲状腺手术中辨识甲状旁腺的方法良多,如肉眼识别法、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术中染色识别法、术中光学识别法、术中甲状旁腺激素监测、γ-探测仪、组织学鉴定等,每种方法均存在着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结论对甲状旁腺的辨识不可单纯依赖于某种方法,还需要外科医师增强自身辨别甲状旁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细针穿刺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甲状旁腺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甲状旁腺;对照组(50例)应用肉眼识别法识别甲状旁腺。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术前、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甲状旁腺识别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显示:肉眼法识别甲状旁腺与术中冰冻病理学结果比较,符合率为77.0%(47/61);免疫层析法识别符合率为97.4%(75/77)。两种识别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7, P<0.0001)。在甲状腺腺叶切除的良性病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中,实验组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中应用细针穿刺免疫层析法有助于对甲状旁腺组织的判别,方便快捷,避免损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于我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的患者,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发生率35.29%(36/102);低钙血症发生率69.61%(71/102);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36.27%(37/102);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防,就在于术者必须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术中仔细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操作,注意对甲状旁腺动脉及回流静脉的保护,采取以原位保留为主,自体移植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全切是目前该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甲状旁腺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中部和下部(或埋在其中),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的关键腺体,其功能减退会导致血钙浓度降低,手足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于甲状旁腺体积较小且分布位置因人而异,使得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定位识别和功能保护极具难度,极易造成甲状旁腺损伤,导致其功能减退,引起人体血钙浓度降低等术后并发症。因此,为降低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笔者对甲状旁腺术中定位识别的几种主流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主要包括基于染色法的甲状旁腺术中定位识别技术、基于光学方法的甲状旁腺术中定位识别技术和基于甲状旁腺素监测的甲状旁腺术中定位识别技术等,分析对比了各项方法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详细介绍了各方法的适用场景及其技术局限,以期推进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识别技术进一步发展,为甲状旁腺的术中快速精准识别及功能保护奠定相关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甲状旁腺的术中观察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甲状腺手术中认识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及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探讨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5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其中对721例双侧甲状腺侧叶全切者行术中探察,发现甲状腺病理状态下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位置及数量变异大,探察到的每种情况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各不相同,其中上下甲状旁腺双侧均不明显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1例。2453例手术中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单侧叶次全切除、单侧叶全切除、双侧叶全切除、双侧叶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者(即甲状腺癌根治)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依次增高,其中以双侧叶次全切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且又因甲状腺疾病病种各不相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亦各不相同。结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及其变异、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巨大甲状腺及其内巨大包块对双侧甲状腺后被膜深面组织的压迫,甲状腺疾病病种不同而手术难度各异等皆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光学技术进行再认识并探讨其在甲状腺术中对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近红外线成像""激光散斑对比度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检索词检索文献,对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光学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术中光学技术单独或与造影剂结合使用能够提高甲状旁腺的识别率,减少营养血供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论传统的术中甲状旁腺识别方法在实时保护效用及准确性上有待提高,而新兴的光学技术与造影剂结合能够很大程度地弥补这些缺憾,但在推广上仍有阻碍。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改善的情况下, 更应该采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随着甲状腺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人们对手术美容的需求增加, 甲状腺腔镜手术进行得越来越多。甲状腺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瘢痕组织少等优点, 现已得到临床认可。虽然腔镜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术中如何有效地保护甲状旁腺, 避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目前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之一。本文对甲状腺腔镜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 以期为临床提高对腔镜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全年由同一外科医师实施的75例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26.67%),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9例(25.3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1.33%)。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患者(46.88%vs.11.63%,P0.05);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45.71%vs.10.00%,P0.05);同时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未行甲状旁腺移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0%vs.22.2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和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术中精细解剖甲状腺后被膜,尤其是尽可能保留下甲状旁腺血运,术后应用预防性药物可能有助于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两大并发症。随着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指南的发布,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下降,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甲状腺外科逐步进入"甲状旁腺保护时代"。甲状腺外科的发展与甲状旁腺生理功能及解剖的深入认识密切相关。甲状腺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14%~60%,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0~43%~[1-4]。由此可见,甲  相似文献   

15.
内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的辨别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内镜甲状腺手术中辨别和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7月160例行颈前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行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6例,甲状腺全切术20例,甲状腺全切术+中央组淋巴结清扫4例,术中均对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认及有效保护。结果 16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例(2.5%),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在术中可通过内镜放大作用对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认,并在内镜视野下完成对甲状旁腺血供的精细解剖和分离,有效的保护了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明显降低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吲哚箐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一些临床外科手术中。而近几年,ICG荧光成像也开始用于甲状旁腺及甲状腺手术中识别甲状旁腺。本文主要探讨ICG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用ICG荧光成像识别甲状旁腺,以及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识别和评估甲状旁腺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在预防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210例在甲状腺全切术中采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含量均较手术前下降,但观察组两者下降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38%vs.7.14%;5.71%vs.16.67%,均P0.05);观察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0%vs.9.5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对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近红外荧光系统(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system,NIRFs)对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一科41例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术中分别通过肉眼及应用NIRFs进行甲状旁腺识别,并使用组织穿刺洗脱液的甲状旁腺素来确证其是否为甲状旁腺。结果 41例病人中,共计切除了60侧甲状腺,最终确认了106枚甲状旁腺组织。肉眼辨识确认出其中90枚,检出率为84.9%(90/106);NIRFs确认出其中105枚,检出率为99.1%(105/106)。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中共有137例组织分别通过NIRFs和肉眼识别是否为甲状旁腺,NIRFs识别的准确率为85.4%(117/137),肉眼识别的准确率为79.6%(109/13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结论 NIRFs探测甲状旁腺自发荧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甲状腺医师对于甲状旁腺的识别能力。值得进行多研究中心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像(NIRAF)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0-04-01-2020-10-20应用NIRAF技术实施甲状腺肿瘤手术的53例病例临床资料,设为辅助组。同时对同中心同期完成的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例资料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选取53例作为对照组,与辅助组进行匹配。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甲状旁腺保护情况。结果 辅助组术中识别确切甲状旁腺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和血清钙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双侧甲状腺切除的病例中,辅助组术后PTH水平和血清钙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甲状腺切除后标本观察证实,补救2枚遗漏甲状旁腺,予以重新种植。结论 NIRAF技术能够有效辅助识别甲状旁腺,进而提示外科医生对其有效保护,起到功能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血供判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在重庆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ICG荧光成像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术中通过ICG荧光成像和肉眼观察评估甲状旁腺血供,比较2组患者术中甲状旁腺血供判断情况、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以及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数目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且2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试验组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0.001)。2组中经评估存在至少1枚血供良好的甲状旁腺患者中,试验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3)。结论 ICG荧光成像能够准确判断甲状旁腺血供,为术中甲状旁腺的处理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