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有氧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网,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9月14日。通过检索词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中基本人口学特征、干预方案、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库 等资源,收集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0 年 9 月。采用 Ra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文献 18 篇。Meta 分析显示,计算机辅 助认知矫正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阳性症状 95%CI:-2.34~-0.03,P=0.04;阴性症状 95%CI:-2.98~-1.97,P< 0.01;一般精神病性症状 95%CI:-2.07~-1.25,P< 0.01;整体症状 95%CI: -6.59~-0.86,P=0.0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95%CI:0.15~1.35,P=0.01;社会功能 95%CI:0.20~1.37,P< 0.01),但在改善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人际关系 95%CI:-0.25~0.81,P=0.30;工作 95%CI:-0.62~0.18,P=0.28)。结论 计算机辅助 认知矫正对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功能有积极疗效,但对人际 关系与工作等的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分析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关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利培酮治疗后记忆商(MQ)评分增加非常显著[y合并=-8.27,95%CI为(-11.49,-5.05),χ2=25.31,P0.001],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持续错误数[d=0.50,95%CI为(-0.01,1.01)]和非持续错误数[y合并=3.17,95%CI为(-0.14,6.48),χ2=3.52,P0.05]无明显减少;在剔除慢性组后分层分析,WCST持续错误数[d=0.59,95%CI为(0.12,1.06)]和非持续错误数[y合并=3.93,95%CI为(0.16,7.70),χ2=4.16,P0.05]均明显减少。结论利培酮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和记忆两方面认知功能确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应用P300评定未经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文献,应用分析软件RevMan 5.1对两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检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4篇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P300潜伏期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0.18,95%CI为(0.04,0.31),研究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两组之间P300波幅SMD值为-0.59,95%CI为(-0.73,-0.46),研究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300可用于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并可以在临床中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 果。方法 2017 年1—12 月选取168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入组82 例,完成79 例)和 对照组(入组86 例,完成84 例),分别接受12 周的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和计算机认知 矫正治疗12周,并随访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 版(MCCB)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在基线、12周末及随访12个月末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1)治疗 12周末,干预组PANSS的认知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22,P<0.001);随访12个月末时干预组的阴性 因子分及认知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6,P=0.020;t=-5.91,P<0.001)。随访12个月末,干预组的 PANSS总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 P=0.119)。(2)干预组在12个月末的PSP总分、神经认知功能总分和社会认知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 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人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应用于临床,开始精神药理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了多种假说。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Blueler提出的“4A”症状及Schneider的“一级症状”,到对阳性症状(Ⅰ型)及阴性症状(Ⅱ型)的认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普遍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阳性症状、阴性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兰他敏是否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利培酮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入组40例,完成30例)和利培酮合并加兰他敏治疗组(合并组,入组40例,完成34例),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WAIS-Ⅲ数字符号以及连线测试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下降,PSP量表的总分显著上升,单药组阳性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BVMT-R测验中均有显著改善(P<0.01),单药组在HVLT-R测验中有显著改善(P<0.05),合并组在WAIS-Ⅲ数字符号测试中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患者间各项认知功能项目评定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兰他敏并不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元化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接受多元化治疗)和对照组40例(仅接受药物治疗),共干预12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测定以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WAIS—RC的语言智商量表、操作智商量表、总智商量表、WMS总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治疗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定,然后经利培酮(2.7±0.8)mg/d治疗8周。研究组与利培酮治疗同步使用吡拉西坦1200mg/d治疗,治疗组仅用利培酮治疗。治疗后第8周末再次进行上述评定,将结果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的MMSE、WMS及WAI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提示患者组的认知功能呈广泛性损害;研究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定MMSE、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测定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吡拉西坦对神经细胞有激活、保护和修复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九年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认知功能损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展和长期预后 ,我们对一组维持治疗的患者进行了 9年的随访。对象 为 1991年 3月 (第 1次 )曾经过认知功能评定、2 0 0 0年 6月 (第 2次 )仍住我院的 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2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物质依赖或酒依赖、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9年前在评定认知功能前住院已满 3个月且病情基本稳定。 39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46± 8)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 (6± 3)年 ;平均病程 (2 4± 8)年。单一用药 8例 (氯氮平、奋乃静 ) ,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尼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予以奎的平(350±50)mg/d治疗8周,研究组同时合并阿尼西坦100mg/d,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定(WCST)等评定,并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的MMSE、WMS及WAI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广泛性损害。治疗后研究组MMSE、W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的W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尼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损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64例首发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住院治疗12周后和164例在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有无公费医疗等方面与病人匹配的健康人进行认知功能测查。测查项目包括评估8种认知功能的11项测验。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在语言、注意、词语记忆、视觉记忆、视觉运动、空间组织、运动、执行功能等方面与健康人相比,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12周治疗后仍然相当严重。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广泛弥漫缺损,常规治疗后大部分的认知功能并无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3.
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概括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并对该领域现有研究的研究范畴、药物干预及其与社会功能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智能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8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以简明智能评定量表的总分(智能百分比)及其6个因子变量,以能够反映病人病情的BPRS总分、BPRS的5个因子分、ITAQ总分以及病程、Andrensens分型、年龄、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家族史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和总病情、Andrensens分型和受教育年限等有关,而与病程及其它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情和阴性症状密切相关,但不随病程而加重,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是独立于阴性症状以外的第三个症状成分。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存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而且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如职业、社交、经济等方面等受损的重要原因,是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因子,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目标,由此出现了多种认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其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及认知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游戏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常规治疗+计算机游戏训练组),各40例,干预6个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PANSS总分、阴性量表分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研究组RBAN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WCST各项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DSS量表总分及职业和工作、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游戏训练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对执行功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D-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PD-MCI患者1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接受一般认知训练,观察组接受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于训练前、治疗6周后对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统一PD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等评分及P300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UPDRS-Ⅲ、HMDS和PDQ-39等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MoCA评分进步一分析,治疗后2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抽象、语言、定向力等得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定向力等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300波幅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使用新韦氏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标准化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记忆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总测试次数、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显著性下降(P0.05);但分类完成数、正确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记忆及数字序列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其迷宫、视觉记忆、空间广度及持续操作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患者连线及情绪管理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及阳性症状减分值、PANSS总分减分值与患者记忆商数增加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患者PANSS总分减分值和一般病理性症状减分值与随机错误数减分值及阳性/阴性症状减分值与持续错误数减分值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可以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3 病理目前的研究结果多数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静止性的 ,而不是渐进性的病程。年轻患者的认知成绩与老年患者比较在排除年龄老化因素后没有差异。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不是进行性痴呆障碍 (不同于 AD) ,与局部脑损害时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非常相似而且稳定。Hoff等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 ,认知功能损害在病前及疾病开始时就已出现 ,所有的认知测验均显示首发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损害的程度上是一致的 ,首发者和慢性患者的执行功能、瞬时记忆、言语空间记忆的检测结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