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沟间入路与皮层造瘘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01—2020-01周口市中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手术治疗的92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皮层造瘘组(47例)与脑沟间入路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昏迷程度、神经功能、血肿残留,以及并发症.结果 共...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两种不同路径手术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5例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肝胆道镜手术,根据术中不同路径将其分为A组(一步造瘘取石)与B组(二步造瘘取石),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对两组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2.00%、80.00%、28.00%,较B组的97.50%、82.5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3.48±20.34)m L、(19.29±5.48)d,较B组的(39.15±16.87)m L、(22.58±5.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胆道镜一步造瘘法、二步造瘘法在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取净、并发症方面上效果类似,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但一步造瘘法术中出血量相对明显多,而住院时间显著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度他雄胺及非那雄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确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前及术后均口服度他雄胺1周,每日1次,每次0.5 mg;B组术前及术后均口服非那雄胺1周,每日1次,每次10 mg。患者均经同一手术组医师使用等离子电切镜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用药1周后前列腺体积、最大血流速度变化及两组患者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量、镜下血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用药1周后前列腺体积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1周后最大血流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1周后最大血流速度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镜下血尿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度他雄胺及非那雄胺均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度他雄胺术前起效更快且术后镜下血尿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06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A组采取外侧扩大入路,B组采取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B觟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随访;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低于A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B觟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患肢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扩大入路与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效果相当,后者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优势,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获有效随访的48例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3组:A组23例,采用前路手术;B组16例,采用后路手术;C组9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obb角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明显好转,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A、B组,出血量多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前Cobb角和术前、末次随访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Cobb角矫正率小于B、C组,术后Cobb角丢失率大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率和术后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均能有效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对右下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右下入路腹腔镜根治术的11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伴中心性肥胖分为A组(n=66,不伴中心性肥胖)与B组(n=44,伴中心性肥胖)。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A组与B组操作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右下入路腹腔镜根治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而言,如果伴有中心性肥胖,则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入路跨伤椎4钉固定(A组,20例)与经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B组,2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结果 A组随访12~18个月,B组随访12~1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两组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维持B组优于A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经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创伤小、恢复快,较之跨伤椎4钉固定能更好地维持骨折的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52例。所有病例均明确有手术指征,并排除手术禁忌征。按照随机分组法,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72例(47.4%),开颅血肿清除术80例(52.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内血肿残余量、术后APACHEⅡ评分、术后气管切开比例、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比例。结果穿刺引流组与开颅组一般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改良Charlson合并症指数、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术前脑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发病到手术时间和术后再出血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穿刺引流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术后脑血肿残余量明显多于开颅组(P0.05),术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患者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可能对该类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探讨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9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腹腔镜尾侧入路法)47例、B组(腹腔镜中间入路法)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血清CEA、CA199水平。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切除标本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并发症率(8.51%)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较中间入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同时可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头骨折病人67例,均行微型空芯螺钉内固定术,将67例病人分为两组,A组34例,经肘前侧入路;B组33例,经肘外侧入路。比较两组病人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37.2±3.4)min]、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245.2±31.2)d]均短于B组[(42.5±2.8)min,(245.2±31.2)d],骨折显露时间[(20.8±2.7)min]明显长于B组[(11.5±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10.2±2.1)m比(10.6±1.7)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半年肘关节屈伸弧、前臂旋前、前臂旋后活动度均高于B组,手术治疗优良率(85.29%比69.70%)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肘外侧入路比较,经肘前侧入路行微型空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轻,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膀胱造瘘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BPH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行膀胱造瘘低压灌注下TUERP,对照组行常规TUERP.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清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前列腺重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RV)、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变化.结果 术后对照组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清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PVR、Qmax、IPSS、QOL与术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IPSS、QO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膀胱造瘘低压灌注下行TUERP,能降低TURS的发生,手术连贯进行,安全高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B组采用Stoppa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8.3%,与B组的90.0%和9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A组的15.0%(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胆囊切除范围在微创复杂胆囊手术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复杂胆囊疾病患者100例行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部分胆囊切除术组(A组)和全部胆囊切除术组(B组),每组均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6.15±8.41)ml vs.(88.16±9.52)ml,B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A组术中无中转开腹者,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胆瘘;B组术中8例中转开腹,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早于B组(P0.05)。结论部分胆囊切除术在微创复杂胆囊手术患者中具有出血量少、术中安全性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肩袖肌间隙入路和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24例采用经肩袖肌间隙入路(A组),26例采用Judet入路(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根据Hardegger等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11.6个月;B组为7~15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Hardegger等评定标准A组获优1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B组获优15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3)。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29.86±8.38)周,B组为(30.05±7.99)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87)。结论与Judet入路相比,经肩袖肌间隙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视野显露清晰,肌肉剥离范围小,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内固定操作简便,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中青年Pipkin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15例PipkinⅣ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8例,采用K-L后侧入路)和B组(7例,采用大转子截骨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1,P=0.100);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大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跛行和活动受限,1例骨化性肌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坐骨神经痛,并发症发生率为62.5%;B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2例骨化性肌炎,并发症发生率42.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462)。末次随访时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A组获优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62.5%;B组获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2)。结论 K-L后侧入路术中骨折处理更加简便,但创伤较大,对血管损伤较大,失血量较多。大转子截骨入路能更好保护股骨头血供,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及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PipkinⅣ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与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急性胆囊炎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其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为慢性组,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50例为急性组。对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或造瘘率、胆囊完整切除率、手术并发症(胆管损伤和术后胆瘘)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慢性组(94.16±31.05)min,急性组(70.06±23.46)min;术中出血量:慢性组(100.00±30.67)m L,急性组(60.00±15.83)m L;术后住院时间:慢性组(6.30±2.78)d,急性组(4.50±1.23)d。慢性组与急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手术:慢性组3例,中转率6%(3/50),急性组0例,中转率为0;中转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慢性组3例,急性组1例。变更手术方式(中转开腹+造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胆管损伤、术后胆瘘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未完整切除,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慢性组10例,急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患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完整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但在中转手术方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和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6足)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40例42足)和B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32例34足)。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B9hler角及Gissane角变化、术后并发症、疗效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40个月。与A组比较,B组术中失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B9hler角、Gissane角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瓣坏死、B9hler角丢失及内置物外露。并发症:A组7例,B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疗效:A组优32足,良6足,可4足,优良率90.48%;B组优26足,良5足,可3足,优良率91.1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均满意,但后者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侧入路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行THA的髋关节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后侧入路组(72例)与外侧入路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采用VAS评分、Harri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与外侧入路组相比,后侧入路组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下地活动时间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侧入路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外侧入路组(P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外侧入路组(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外展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的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外展活动情况均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P0.05);屈曲、内旋及外展角度的改善程度后侧入路组较外侧入路组更明显(P0.05),外旋角度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后侧入路组为88.89%,明显高于外侧入路组的71.21%(P0.05)。并发症:后侧入路组术后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感染征象;外侧入路组术后2例伤口感染、1例髋关节脱位以及2例假体松动,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侧入路行THA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SPDP)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比较SPDP与胰体尾、脾切除术(D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58例,其中DP30例(A组),SPDP28例(B组),B组又分为B1(保留脾血管组)和B2(合并脾血管切除组)两个亚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Α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A、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PDP组术后Α院时间明显较DP组短(P0.05)。B1亚组较B2亚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Α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组与B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Α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而术后Α院时间缩短。保留脾血管㈦否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Α院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