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5例。调查并统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者的鼻拭子、痰标本及腹水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5例(27.66%),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4.67%),革兰阳性菌26株(34.67%),真菌8株(10.6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 d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 d均为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感染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老年胃癌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离培养采集到的患者标本细菌,采用GP法进行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进行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老年胃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136例(感染率18.52%),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60.76%)、革兰阳性菌58株(36.71%)、真菌4株(2.53%)。主要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0%、7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1.67%、83.33%。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93.33%、8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6.92%、69.23%,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0.00%。[结论]老年胃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较高,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较高,值得临床上感染诊治时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获得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探究化疗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363例医院晚期肺癌化疗后85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系统感染部位及分泌物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解剖学分型以及年龄、性别等18个因素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联系,确定肺癌晚期化疗患者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5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45例(52.94%)、消化系统20例(23.53%)和口腔14例(16.47%);共分离病原菌85株,革兰阴性菌50株占58.8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株(28.24%),肺炎克雷伯菌14株(16.47%),鲍曼氏不动杆菌12株(14.12%),革兰阳性菌35株占41.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24.71%),粪肠球菌6株(7.06%),真菌8株占9.41%;肺癌病理类型中小细胞肺癌患者感染率高于非小细胞癌患者(P0.05);临床病理分期结果: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广泛期肺癌患者(P0.05);非小细胞型肺癌中晚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早中期肺癌患者(P0.05);中央型肺癌患者感染率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感染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住院时间、曾经侵入性操作、白细胞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CD~+_3、CD~+_4、CD~+_8百分比、抗生素使用、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晚期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具有一定病原学特征,控制慢性肺部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给予营养支持、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可降低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延长肺癌晚期化疗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56株头颈部晚期肿瘤患者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肿瘤患者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330例头颈晚期肿瘤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56株,感染率47.27%;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71株(占45.51%),真菌54株(占34.62%),革兰阳性菌31株(占19.87%);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检出95株病原菌,占病原菌总数的60.90%;住院时间超过30d的患者,病原菌感染率为94.55%,住院超过40d的患者感染率为1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结论引起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为多重耐药;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496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情况,总结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细菌分离株及多重耐药性情况。结果496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者117例(23.6%);共分离出16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103株,63.58%)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8株,23.46%)和真菌(21株,12.96%)。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且细菌耐药严重,甚至出现较多的多重耐药菌,临床上要加强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综合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率,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0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58例发生CRBSI感染,感染率为4.83%;58例感染患者共检查出3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25株占67.37%,革兰阴性菌12株占比32.63%。感染病原菌前三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27.03%)、表皮葡萄球菌(10株,占27.03%)和大肠埃希菌(6株,占16.22%)。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有高耐药率,均≥30.00%;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均≥60.00%。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耐药率为0;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10类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心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及制定临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21年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2例患者,其中35例发生术后感染,477例未发生感染。采集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BMI、基础病情况、是否为二次手术、术前EF值、麻醉风险评分、气管插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6.84%。15例患者年龄>70岁,24例于术后10 d内发生感染,11例于秋季发生感染。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37.14%)与表浅手术切口(25.71%)。本次研究中共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株。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耐药性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00例,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药敏试验检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00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22.50%。90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61.72%),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头孢唑林敏感性较差,耐药率85%~100%。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对氨曲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35株,占27.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万古霉素较敏感。真菌14株,占10.94%,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单因此方差分析显示,年龄(≥60)、住院时间(≥30d)、血红蛋白含量(110g/L)、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糖尿病病史等均为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概率较高,且与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糖尿病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外科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取852例乳腺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痰液、血液、尿液以及分泌物标本并鉴定菌种。采用KB纸片法分别测定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基因检测测定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分析临床资料,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导尿管插管、营养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与术后感染发病的关系。结果 852例乳腺外科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76例,感染率8.92%。其中切口感染47例、呼吸道感染15例,泌尿系感染6例,消化道感染3例,其他5例。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革兰阴性菌39株,真菌5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葡萄球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株8株,占34.78%。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率依次为:34.38%、43.75%、50.00%、50.00%、31.25%、34.38%、65.63%、28.13%、6.25%和0.00%。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四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依次为:53.85%、17.95%、71.79%、48.72%、35.90%、23.08%、7.69%和0.00%。本次研究中术后感染与糖尿病、导尿管插管、营养状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外科手术是侵入性操作,它对人体的屏障造成损伤。其中切口感染是主要感染类型,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41例。留置导尿后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采用GN201法鉴定,革兰阴性菌采用GP法鉴定,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sion鉴定仪鉴定,以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08例,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58.52%),革兰阳性菌40株(29.63%),真菌16株(11.85%)。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47%、84.21%、78.95%和73.68%;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24%、90.48%和85.71%;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67%、83.33%和75.00%。主要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24%和80.9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83.33%。主要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67%和83.33%。合并糖尿病无导尿管置管为影响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并糖尿病和导尿管置管为影响向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368例因妇科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39例患者分为A组,未发生盆腔感染的329例患者分为B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率为10.60%,其中38.46%为阴道残端感染,33.33%为盆腔积液,28.21%为盆腔囊肿。检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13株(占25.49%),真菌4株(占7.84%)。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5.49%)、肺炎克雷伯菌(21.57%)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13.73%)、金黄色葡萄球菌(9.80%)为主。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术前化疗,开放性手术,留置引流管、手术及术后卧床时间长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的盆腔感染类型以阴道残端感染多见,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年龄大,患糖尿病,术前化疗,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均可增加术后盆腔感染的风险,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在该院住院的348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9%。尿毒症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送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1)。共检出12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6株(45.9%),革兰阳性菌42株(34.4%),真菌24株(19.7%);前三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即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而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程度耐药性。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同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积极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1.86%,感染部位主要为创面感染,其次是肺部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与非感染组对比,感染组患者存在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3h、住院时间>30d、使用抗生素>2种、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及IL-23、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36例患者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4.59%;革兰阳性菌2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2.95%。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比呋喃妥因、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与年龄、肿瘤TNM分期、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有吸烟史、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CD4~+/CD8~+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侵入性操作、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吸烟史、住院时间15 d、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CD4~+/CD8~+≤1.3均是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35例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共培养出53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有33株、16株、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利奈唑胺、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且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药敏实验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因脑卒中昏迷入院接受治疗的6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分析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6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86例,感染率为14.09%,共培养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56.67%)、革兰阳性菌23株(25.56%)及真菌16株(1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因素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气管切开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低白蛋白血症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期为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住院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251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发生感染者感染部位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产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分析患者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基础疾病、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和使用抗菌药物间的关系。结果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2510例中发生感染122例,感染率为4.86%;重型肝炎与肝硬化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基础疾病、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和使用抗菌药物等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27.05%(33/122)。122例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占68.35%;革兰阳性球菌30株,占21.58%;真菌14株,占10.07%,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派拉西林及诺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也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基础疾病、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抗菌药物等是影响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广泛,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本院髋关节置换术(HA)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2020年本院行HA治疗的438例患者,统计术后感染情况,分析感染者病菌种类及耐药性,探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患者术后感染79例,感染率为18.04%。共分离出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GPB)68例(70.83%),革兰阴性菌(GNB)21例(21.88%),真菌7例(7.29%);GPB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而前两种GPB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GNB对头孢他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年龄、患糖尿病比例、手术耗时、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前Hb及血清Alb水平等6项因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患糖尿病、手术耗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低Hb及低血清Alb水平(P<0.05)。结论 HA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患糖尿病、手术耗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低Hb及低血清Alb水平者,且感染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故应针对高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举措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507例老年肺癌患者,确定感染患者,对感染老年肺癌患者痰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然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07例老年肺癌患者中感染88例,感染率17.36%,共分离出1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72.55%),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大肠埃希菌(12株)和变形杆菌(7株);革兰阳性菌18株(17.6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肺炎链球菌6株、肠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共10株。除了术中感染因素的手术方式指标在不同分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素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男性老年肺癌患者、接受放/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感染几率较高(P0.05);而≥70岁、使用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每年吸烟数量≥5条(1 000支)、患有呼吸道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病理类型为小细胞型、解剖学部位在中央位置、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3h以上、机械通气时间≥12、引流时间≥7d或住院时间60d的老年肺癌患者,满足以上任一条件的老年肺癌患者感染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均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且感染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骨科手术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4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34例,其中46例于术后出现创口感染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88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采用Logistic分析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59.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2株,占23.08%)和阴沟肠杆菌(10株,占19.23%)。分离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40.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40.00%。革兰阳性菌19株(占36.5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19.23%),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苯唑西林及呋喃妥因均的耐药率为0~30.00%;白假丝酵母2株(占3.84%),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为0。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接台手术,手术部位在下肢或腰髋部,急诊手术,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7d,有植入物等均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术后创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且耐药性复杂。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有侵入性操作、下肢或腰髋部手术、有植入物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病原学特点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3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6.15%。其中呼吸道感染9例,泌尿系感染6例,消化系统感染1例,血液感染2例,切口感染14例。分离出32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克雷伯氏菌属3株,其他革兰阴性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肠球菌属2株,肺炎链球菌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4.44%、27.78%、83.33%、66.67%、50.00%、44.44%、38.89%、44.44%、27.78%、27.78%、5.56%和55.56%。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6.15%、46.15%、30.77%、61.54%、61.54%、53.85%、61.54%、69.23%、53.85%、15.38%、23.08%、7.69%和61.54%。革兰阴性菌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产生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未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福平、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糖尿病、白蛋白<35(g/L)、术中体温<36℃、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14 d和留置尿管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加强术前患者营养、减少手术时间、注意术中患者体温、严控留置尿管时间可以降低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