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肺周围型肿物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肺周围型肿物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良恶性肺周围型肿物的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差异P=0.771,良恶性肿物的超声造影到达时间差异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肋间血管显示率为28/30(93.33%)、24/30(80%),穿刺并发症发生率1/30(3.33%)、5/30(16.67%),病理诊断率30/30(100%)、26/30(86.67%)。结论:超声造影提供了病灶组织结构及血流灌注信息,联合超声造影应用于经皮肺肿物活检术可以提高穿刺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型肿物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7月对37例37个肺外周型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记录穿刺针数、每例患者穿刺完成时间,评价穿刺阳性率及穿刺效能。结果 3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穿刺针数1~4针,平均2.27±0.73针。穿刺完成时间为5~12 min,平均(7.7±2.0)min。穿刺阳性率达91.9%(34/37),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1%(27/29)、100%(8/8)、80.0%(8/10)、94.6%(35/37)。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取材满意度高,并发症少,耗时少等优点,是临床诊断肺外周型肿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经皮同轴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因周围型肺肿物在我院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的215例患者,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分成超声组和CT组,评价两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周围型肺肿物,超声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实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90例(90个病灶),其中48例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超声组),42例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组)。比较两组穿刺次数、穿刺病理明确率、坏死区和血管显示情况;比较两组介入穿刺路径和穿刺针尖显示情况评分;比较超声造影组中良恶性病变的增强时相特征。结果:48例行常规超声引导肺穿刺的患者中,40例(83.33%)穿刺病理明确(其中恶性31例,良性9例),8例(16.67%)病理未明确;42例行超声造影引导肺穿刺的患者中,41例(97.62%)穿刺病理明确(其中恶性34例,良性7例)。超声造影组穿刺病理明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P<0.05),两组穿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组肿块内坏死区显示率和毗邻大血管显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均P<0.05),坏死区最大范围显著大于常规超声组(P<0.05)。两组介入穿刺路径评分和穿刺针尖显示评分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组均优于常规超声组。在超声造影组中,恶性病变开始增强时间要明显早于良性病变(P<0.05),而二者造影达峰时间、减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超声造影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周围型肺实变穿刺活检中相比常规超声优势明显,能够明显提高穿刺病理明确率,并有助于减少穿刺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周围型肺肿块患者行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32例周围型肺肿块患者,其中超声造影引导者82例为造影组,常规超声引导者250例为非造影组,比较2组肿块直径、肿块位置、穿刺针数、肿块内液化坏死区显示率、坏死区最大径线、病灶内及路径上较大血管显示率、1次穿刺成功率、肿块恶性率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造影组肿块内液化坏死区显示率(61.4%)、坏死区最大径线[(33.2±13.8)mm]、病灶内及穿刺路径上较大血管显示率(65.1%)、1次穿刺成功率(94.0%)、肿块恶性率(66.3%)、穿刺2针比率(59.0%)均高于非造影组[19.2%、(13.6±11.4)mm、27.6%、85.6%、53.2%、43.6%](P<0.05),2组年龄、性别比例、肿块直径、肿块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出血、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4.8%)均低于非造影组(8.4%、13.2%)(χ2=4.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CEUS在前纵隔肿物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前纵隔占位患者,其中39例穿刺活检前接受CEUS检查为实验组,40例仅接受常规超声检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取材次数、病理诊断率及病灶内坏死显示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灶内液化坏死显示率分别为66.67%(26/39)和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理诊断率分别94.87%(37/39)和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例患者穿刺后皮下血肿,对照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CEUS能够识别病灶内坏死区域和活性区域,提高活检穿刺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者54例(造影组),未进行超声造影者42例(非造影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分析超声造影对穿刺活检的影响。结果 造影组中恶性病变48例,良性病变6例;非造影组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6例。超声造影显示41.7%(20/48)的恶性肿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且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坏死比例增加,良性病变未显示明确坏死。非造影组一次穿诊断成功率为85.7%(36/42),而造影组一次穿刺诊断成功率为98.1%(53/54),两组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造影组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所取组织为坏死或变性组织。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周围性肺肿块的坏死情况,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有助于穿刺部位的选择,避开坏死组织,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肺肿物穿刺自动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肺肿物穿刺自动活检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型超声仪对40例肺肿块术前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线路,术中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应用自动活检枪配套切割式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术后观察并发症。结果 40例均取材成功。病理诊断35例为肺癌,3例为炎性假瘤,2例为结核球,均可确诊。穿刺后无一例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实时引导经皮肺穿刺自动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经济的确诊外周部肺肿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在直径〈2cm的肺周围型病变中的诊断正确性和安全性。方法35例患者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直径〈2cm),选用18G或16G穿刺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切割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组织取材满意率为94%(33/35);明确诊断为86%(30/35);其中恶性病变91%(20/22),良性病变77%(10/13);穿刺后并发症其5例,气胸2例,咯血3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肺周围型病变切割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诊断正确性高的方法.即使在较小病变(直径〈2cm)中,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证实为周围型肺部病变,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枪及18G活检针穿刺抽取病变肺部组织进行组织学病理检查,其中65例获得手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病理结果,并与穿刺病理结果对照;同时观察穿刺活检并发症。结果 247例第一次取材成功239例,首次取材成功率96.8%(239/247),第二次取材成功率100%,其中154例为恶性病变,93例为良性病变;65例患者中64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穿刺病理结果一致;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4%,咯血2例,气胸3例,胸膜反应1例。结论超声引导肺周围型病变活检术安全、便捷、可靠,并发症少,为周围型肺病变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腺癌及鳞癌鉴别诊断及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周围型肺病变经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情况,并对造影后病理结果为腺癌或鳞癌的患者的超声造影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穿刺的标本长度与内部坏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腺癌组与鳞癌组病灶大小、内部坏死率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学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PP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PL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PPL,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成功率,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PPL的效能,并观察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76例患者中,172例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97.72%(172/176)。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168例,诊断准确性为97.67%(168/172),余4例肺腺癌伴坏死感染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坏死组织。以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周围型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7%(120/124),特异度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阳性预测值为100%(120/120)。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少量气胸9例,少量胸腔积液8例,痰中带血丝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23/176)。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的检查技术,对PP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当周围型肺部病变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常规影像学、支气管镜等检查有时也难以诊断定性。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及鉴别诊断周围型肺部病变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检查方法,不仅确诊率高,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在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中优势明显。本组回顾分析68例周围型肺部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定性诊断肺周围型小结节的应用价值与技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型病变826例,根据病变最大径分为肺周围型小结节组(A组,直径≤3cm,239例)及非小病灶组(B组,直径3cm,587例),比较两组穿刺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826例患者中,774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穿刺诊断成功率为93.70%(774/826),并发症发生率为9.08%(75/826)。A、B两组的穿刺诊断成功率分别为90.79%(217/239)、94.89%(557/587),A组穿刺诊断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肺周围型小结节穿刺活检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诊断性能较高等优点,需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膜病变及肺周围型肿块在超声增强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已行CT检查提示胸膜病变或肺周围型肿块患者进行分组,分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增强造影引导穿刺组(造影组),分析对照组和造影组穿刺的阳性率以及造影组内造影增强不同区域的穿刺阳性率,评估超声增强造影引导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周围型肺癌穿刺活检的病例。结果39例均一次取材成功,成功率100%,病理确诊阳性率94.9%,并发症发生率10.3%。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只要超声能清楚显像宜首选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小结节(直径≤2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CT检查发现周围型肺小结节,且在超声引导下行肺穿刺患者68例,其中高频超声引导39例,低频超声引导29例,按照结节大小及结节与胸膜贴合处直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比较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引导下对周围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结果结节与胸膜贴合处直径≤1.0cm时,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成功率为93.8%,低频超声引导穿刺成功率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长径≤1.5cm时,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成功率为95.2%,低频超声引导穿刺成功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周围型肺小结节成功率较高,对于结节与胸膜贴合处直径≤1.0cm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引导肺穿刺更安全且成功率更高,即使在较小的结节(≤1.5cm),用高频超声引导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周围型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疑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送病理检查。结果25例一次取材成功,2例行二次取材。病理结果:恶性肿瘤24例,占88.9%;炎性假瘤2例,占7.4%;结核1例,占3.7%。其中24例恶性肿瘤中,腺癌13例,鳞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纤维恶性间质瘤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可以安全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