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使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开启了新变革.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较为罕见,但致死性极高.以往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发生率被低估.本综述聚焦于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流行病学、评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接受ICIs治疗者的最佳肿瘤心脏病管理模式仍面临...  相似文献   

2.
《肝脏》2020,(9)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是治疗众多晚期恶性肿瘤的新型免疫疗法。目前有Nivolumab等7种用于临床,主要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肝细胞癌(HCC)等。ICIs促进免疫介导的肿瘤细胞消亡,主要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CTLA-4)、程序性细胞凋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凋亡配体1(PD-L1)。其不良反应可影响多个器官,肝毒性是重要的不良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婉茹  季楠  林盪 《山东医药》2023,(36):87-90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危险因素。方法 163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接受ICIs治疗后是否发生irAE分为irAE组(63例)和非irAE组(12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免疫疾病史、抗生素暴露史及血清CRP、IL-4、IL-6、IL-10、TNF-α水平是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IL-4水平和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是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危险因素是高IL-4水平和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活化T细胞,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日益引起各科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中,ICIs诱发的免疫相关肝毒性(immune-mediated hepatotoxicity,IMH)甚至可导致肝衰竭或死亡,其发生率有逐渐升高趋势。本文针对IMH的发生、可能机制、病理以及诊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显著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出现了多种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rAEs)。ICIs所致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MH)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严重程度不一,为更早的确诊IMH并进行个体化诊疗,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最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利用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有效的抗肿瘤效应。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超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老年NSCLC免疫治疗策...  相似文献   

7.
肺癌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90%,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无法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肿瘤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既往一直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其治疗策略主要集中于直接提高抗肿瘤主动免疫(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2]。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而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开始进入临床应用,并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抑制剂已经获批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一类新型的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免疫检查点是阻断T细胞免疫反应负调节因子的抗体,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PD-1配体(PD-L1)。虽然ICIs存在能够降低多种肿瘤病死率的显著优势,但其增强的免疫反应导致了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毒性,包括与ICIs相关的心肌炎,后者通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猝死。本文就ICIs相关心肌炎的流行病学、诊断、病理生理学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广泛使用,由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心脏毒性(尤其是心肌炎)是其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发病率低,目前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心脏毒性知之甚少,具体机制、预测因子、危险因素、管理方案及治疗方案并不明确,本综述整理ICIs心脏毒性可能的机制、危险因素、心脏毒性类型及管理和治疗方案,以期待更多医生关注,为肿瘤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免疫检查点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可以抑制或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等威胁的反应。自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伊匹单抗ipilimumab在2011年获批以来,FDA又增加了6种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抗体制剂,已成为癌症治疗标准的一部分。随着临床研究中ICIs的数量增加,且越来越多地与其他治疗方式和药物合作,其出现毒性的风险增加。免疫介导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不良事件(imAEs),需要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和治疗。一、发病机制与病理学BRAF抑制剂和/或抗CTLA4抗体治疗的联合方案可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内科治疗主要包括靶向基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然而对于靶向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临床获益有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ropm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抑制剂在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检索目前PCSK9与NSCLC的相关研究可发现PCSK9在肺癌细胞的迁移、凋亡及化学耐药中均发挥调节作用。抑制PCSK9或可成为治疗NSCLC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成功上市给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在HCC患者中的广泛应用, 因ICIs肝毒性导致的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很大甚至终止, 是临床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 目前尚不清楚HCC患者中ICIs肝毒性的发生和风险因素等与其他肿瘤是否存在差异。同时, HCC患者通常伴随的慢性肝病也给其诊断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 临床医师需了解ICIs肝毒性的应对策略, 从而提升患者在免疫治疗中的获益。  相似文献   

13.
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为抗PD-1或PD-L1类药物)可显著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在晚期肺癌一线及二线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将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呼吸领域的临床医生对其不良反应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简要介绍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其关键机制是特异性结合PD-1/PD-L1或CTLA-4靶点,破坏肿瘤免疫耐受,激活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从而杀灭肿瘤细胞。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机制还尚未完全明了,故了解其机制并早诊断和早治疗仍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近来越来越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我国获批肺癌适应症上市,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免疫治疗给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带来极大生存获益的同时,也伴有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Es,irAEs)的发生,如免疫相关性肺炎、皮肤毒性、消化道毒性等[1]。其中,皮肤系统毒性是ICIs最常见的irAE之一[2]。虽然irAEs的总体发生率比较低,但也可导致严重后果,其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发生时有报道[2]。RCCEP是一种常见发生于皮肤的irAE[3-4],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学特征,临床研究中,RCCEP的发生率为77.6%[5]。而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关于RCCEP的临床干预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逐渐发展成熟,ICIs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抑制作用来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反应。但目前只有部分患者可以从ICIs治疗中受益。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其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杀伤肿瘤细胞,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然而,PDT所诱导的免疫反应通常较弱。因此,PDT联合ICIs具有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PDT联合ICIs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消化道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手术及放化疗作为肺癌的传统治疗手段, 临床效果较为有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然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会引发与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癌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 进一步认识CIP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CIP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系统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28),所有患者均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培美曲塞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60.71%,控制率为8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71%和59.52%(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且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1例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老年NSCLC一线应用吉非替尼250mg/d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中CR3例(14.3%),PR8例(38.1%),SD3例(14.3%),PD7例(33.3%),客观缓解率52.4%,疾病控制率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8个月,1年生存率33.3%,2年生存率9.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发生率52.4%,腹泻发生率33.3%,恶心呕吐发生率13.3%,转氨酶升高发生率9.5%。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至少一剂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1615例,根据是否发生ICIs相关AKI(ICIs?AKI)将其分为AKI组(114例)与非AKI组(1501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