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采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分类整理患者术前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进行对比,并利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出血量8.14±1.26ml,手术时间93.17±19.04分钟;术后1个月、3个月时VAS评分、ODI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疗效满意。结论 PTED治疗LDH临床疗效满意,充分的术前阅片、确切的术中定位、个体化的穿刺点及入路的选择、熟练的手术操作是保证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椎间盘封闭治疗以姿势性侧弯为首发临床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8-12采用椎间盘封闭治疗的23例以姿势性侧弯为首发临床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指数与伤椎Cobb角,比较合并腿痛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腿痛VAS评分。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封闭治疗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较术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合并腿痛患者术后1周腿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以姿势性侧弯为首发临床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封闭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腰痛症状,改善患者ODI指数和侧弯情况,但对于下肢疼痛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ED组(48例,采用MED治疗)和PTED组(48例,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PTED组长(多)于MED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MED组2例、PTED组3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VAS评分:两组术后第1天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MED组优良率为87.50%,PTED组优良率为89.5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和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的效果,MED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但PTED更微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ED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40 min,术中出血量25~130 ml。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例1周内复发,2例行PTED返修,1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术后9个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1.4%。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MIS-TLIF(100例)和TLIF(86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178例患者获得随访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术后5 d和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MIS-TLIF组明显优于TLIF组(P0.05,P0.01)。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MIS-TLIF、TLIF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痛改善均优于TLIF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手术治疗59例60岁以上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PTED术,30例采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PTED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术后3 d,PTED组VAS、ODI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但是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临床效果优良率PTED组为86.21%;TLIF组为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特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6-11采用PELD手术治疗的21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21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1例出现腹膜后血肿,3例出现神经根"日光烧灼"现象,对症治疗后痊愈。末次随访时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2例。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D手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改良椎间孔与常规椎间孔入路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6采用PELD手术治疗的317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采用改良椎间孔入路(改良组),137例采用常规椎间孔入路(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内镜置入时间。结果317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内镜置入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同一时间点2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MacNab疗效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椎间孔入路PE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缩短手术时间、内镜置入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并降低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fracture,PRAF)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科对19例腰椎PRAF采用Joimax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经侧方入路进入椎管建立工作通道,经工作通道切除椎体后缘漂浮的骺环组织,并进行责任神经根的减压和松解。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19例术后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19例随访6~9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术后24 h、1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VAS评分术后24 h、1个月、6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腿痛VAS评分、ODI术后24 h与术后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24 h和6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12例优,6例良,1例可,优良率94.7%(18/1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PRAF近期疗效优良,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康复快、保护腰椎正常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结合钬激光治疗伴椎体后缘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采用经皮内镜技术治疗的55例伴椎体后缘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术中是否应用钬激光分为激光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硬脊膜破裂、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各有1例患者于术后当天出现下肢症状加重,给予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激光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例患者随访12月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个月时,激光组的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激光组为90.47%,常规组为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用于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伴有椎体后缘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79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行开放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OPEN组) 37例,行MIS-TLIF治疗(MIS-TLIF组) 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VAS评分、ODI、改良MacNab标准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个月。手术时间MIS-TLIF组长于OPEN组(P 0. 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MIS-TLIF组均明显短(少)于OPEN组(P 0. 05)。术后3、12个月,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ODI低于OPEN组(P 0. 05);腿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开放TLIF相当的疗效,且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06-180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自2016年09月~2018年09月,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评定标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直腿抬高度数、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MacNab标准为优35例、良14例、可3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行PELD和MED手术的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其中PELD 30例,MED 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采用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LD组出血量较MED组少,切口长度较MED组短,而透视次数较ME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3 d时PEL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优于MED组(P<0.05),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PELD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MED组优2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地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早期缓解患者腰痛方面具有优势,ME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PELD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以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出血1例,类脊髓高压综合征2例。术后发生1例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未发生截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降低(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3、6、12个月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5),术后6、12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降低(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7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4%。结论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7月,对32例巨大中央型LDH患者采用PTED治疗。术前与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5min,平均(55.09±11.67)min;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4.22±1.18) d。1例患者术后复查见明显髓核残留;无硬膜撕裂、血管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7个月,平均(22.41±6.54)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0.63%;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术后症状复发。[结论]PTED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巨大中央型LDH,但手术难度较大,需在熟练掌握该手术技巧的前题下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前瞻性分析确诊为单、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31个椎间盘)行侧后路经皮THESSYS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手术.结果 术前VAS评分为(6.54±0.65)分,术后1 d VAS评分为(0.80 ±0.87)分,术后3 d VAS评分为(1.30±0.95)分,术后1周为(0.85±0.90)分、术后1、3、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均为0~2分,术后不同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85%.结论 采用PT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内效果可靠,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变类型分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和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MED治疗并对比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腿痛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及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与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腰椎Modic改变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对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疼痛VAS评分、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7.8±3.4)个月。无硬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 d和术后1、3、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1.93%(57/62)。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EID治疗41例L5~S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5~98(76.50±20.16)min,住院时间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8—2021-10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与腰椎JOA评分。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4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4.1个月。术中及术后无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腰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1个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3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5.45%。1例术后14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进行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