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小儿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7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25),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3),对比分析MAP组与MSAP组间低年龄组(2~9岁)(n=36)与高年龄组(10~17岁)(n=69)及复发组(n=17)与非复发(n=88)的临床特征。从数据库随机抽取成人初发AP 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因、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变量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对于累计风险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 105例AP患儿中,主要病因包括特发性31例(29. 5%)、胆源性27例(25. 7%)、外伤20例(19. 0%)、高脂性11例(10. 5%)、病毒感染10例(9. 5%)、药物6例(5. 7%),其病因构成比与成人组存在明显差异(χ2=99. 282,P 0. 001)。小儿组与成人组比较,其严重程度较成人组轻(Z=-2. 325,P=0. 020);小儿组胰腺坏死比成人组低(3. 8%vs 12. 4%,χ2=5. 184,P=0. 023)。小儿MAP组入院24h的CRP(Z=-6. 406)、血脂肪酶(Z=-3. 096)、WBC(Z=-2. 762)、血糖(t=3. 298)比MSAP组低(P值均0. 05);血钙高于MSAP组(t=3. 43,P=0. 001)。随访期间共有17例(16. 2%)患儿再次发生AP,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复发率增加(χ2=6. 503,P=0. 011),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以女性(82. 4%)多见(χ2=12. 241,P 0. 001),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复发率更高(χ2=6. 572,P=0. 01),高脂血症是小儿ARP最常见的病因(χ2=5. 533,P=0. 019),随着时间推移复发风险最高,病毒性和药物性的复发风险最低(P=0. 028)。结论小儿AP病因以特发性与胆源性为主,病情相对成人较轻,预后较好。女性、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高脂血症是ARP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认知,探讨APIP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PI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32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2例,对比3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产妇年龄、妊娠并发症、BMI、病因、孕期、产妇及胎儿结局。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6例(55. 38%)患者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41例(63. 08%)患者血脂肪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其中SAP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TG、血糖明显高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血钙明显低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65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正确诊断51例(78. 46%); 28例患者行CT检查,正确诊断28例(10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MSAP和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09,P=0. 020)。MSAP组和SAP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PIP的主要病因为高脂血症(26例,40. 00%),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更易发展为MSAP(50. 00%)和SAP(34. 62%)(χ2=20. 520,P 0. 001)。APIP患者病情越重,胎死宫内率越高,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越低(χ2值分别为25. 381、14. 821,P值均0. 05)。结论高脂血症是APIP的主要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应加强孕妇血脂监控,控制孕妇BMI,以降低APIP发生率并减轻APIP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AHTG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AHTGP患者,根据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n=3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n=20)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n=11)。记录AHTGP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者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改良CT严重程度指数、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和Ran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 423,χ~2值分别为44. 094、39. 654、30. 445、29. 426,P值均0. 05)。入院时血清TG水平仅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491,P 0. 001);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与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改良CT严重程度指数、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和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396、0. 392、0. 400、0. 476、0. 400,P值均0. 05)。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52(P=0. 115)和0. 895 (P 0. 001),最佳阈值分别为34. 10 mmol/L和6. 95 mmol/L。结论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在预测AHTGP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与发现能早期预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的血脂指标,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229例,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 161例,SAP 35例,收集所有患者在入院最初24 h内血脂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MedCalc软件检验其效能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载脂蛋白A1(ApoA1)、ApoB/A1在不同严重程度的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 290、χ~2=9. 130,P值均0. 05)。ApoB/A1与亚特兰大分级、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296、0. 129、0. 303、0. 284,P值均0. 05),ApoA1与亚特兰大分级、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07、-0. 176、-0. 338、-0. 285,P值均0. 05)。ApoB/A1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4. 493,95%可信区间(95%CI):1. 399~14. 427,P=0. 012],ApoA1为SAP的独立保护因素(OR=0. 004,95%CI:0~0. 034,P 0. 001),ApoB/A1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763 (95%CI:0. 675~0. 851,P 0. 001),ApoA1预测SAP的AUC为0. 862 (95%CI:0. 809~0. 916,P 0. 001),ApoA1的诊断价值更高(Z=2. 183,P=0. 029)。结论血清ApoB/A1与ApoA1对SAP均有预测价值,且ApoA1优于ApoB/A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日—2020年1月2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8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从中筛选出101例HLAP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NAFLD,将患者分为非脂肪肝组(41例)和脂肪肝组(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糖尿病、高血压)、生化指标(淀粉酶、脂肪酶、ALT、AST、Alb、TBil、血尿素、血肌酐、血糖、血钠、血钙、胆固醇、TG、乳酸脱氢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WBC水平、AP严重度、CT扫描下的局部并发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菌血症、器官衰竭情况及患者住院和HLAP复发情况(住院时间、ICU入住率、HLAP的1年内复发率及HLAP的1年内发病次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脂肪肝组患者入院时血糖、WBC水平高于与非脂肪肝组,血钠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1、t=2.187、t=-2.533,P值均<0.05)。脂肪肝组患者与非脂肪肝组相比中重症AP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vs 53.7%,χ^2=4.968,P<0.05),且脂肪肝组患者的局部并发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菌血症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59、4.611、4.056、4.568,P值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脂肪组患者的ICU入住率较高(7.3%vs 23.3%,χ^2=4.463,P<0.05)。此外,两组患者HLAP的1年内复发率及HLAP的1年内发病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AFLD与HLAP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NAFLD可能在HLAP的早期病情评估、疾病进展及预测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n=178)和非MS组(n=41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根据AP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31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171)、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102),比较3组患者的MS成分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BMI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MS合并AP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脂性(48.3%)和胆源性(24.7%),SAP更易合并MS(χ~2=141.519,P0.001),AP合并MS患者有着更高的临床系统评分、更多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ICU入住率与病死率更高(P值均0.05)。随着MS成分(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增加,AP严重程度随之增加(G=0.540,P0.001)。不同AP严重程度组间比较,BMI(F=9.291,P0.001)、HDL-C(χ~2=40.3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SAP较MAP、MSAP患者有着更高的BMI、更低的HDL-C(P值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AP病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1,95%可信区间(95%CI):1.041~1.143,P0.001]。根据AP严重程度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设立MAP组对比非MAP组为模型1,SAP组对比非SAP组为模型2。结果显示,模型1中MS患者发生非MAP是MAP的5.867倍(OR=5.867,95%CI:3.072~11.207,P0.001);模型2中MS患者发生SAP是非SAP的7.214倍(OR=7.214,95%CI:3.018~17.244,P0.001)。模型1和2均显示HDL-C为AP病情发展的保护因素(OR=0.593,95%CI:0.387~0.910,P=0.017; OR=0.314,95%CI:0.160~0.614,P=0.001)。结论 AP入院时合并MS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其中BMI和HDL-C水平与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M30、M65及IL-17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AP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82例)和急性重症胰腺炎(44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107例为对照组,分别于第1、2、4天分析3组患者血清中M30、M65、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以及血清M30/M65值。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及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第1、2、4天时其血清M30、M65、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值均0.05),而M30/M65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01);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第1、2、4天时其血清M30、M65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P值均0.001),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M30/M65值则在第1天时显著低于轻度胰腺炎患者(P值均0.001),但IL-17在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65和IL-17在诊断AP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AP发作后24 h血清M65、IL-17水平和M30/M65值可能成为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腹内压(IA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8年9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和肝胆外科住院的妊娠晚期(28周以上)急性胰腺炎孕妇80例,其中轻症及中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观察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包括IAP、CRP、PCT、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法检验CRP、PCT、IAP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以及与胎儿不良结局(胎儿窘迫、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项指标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以及该值所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各项指标对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的预判价值。结果观察组CRP[(185. 92±23. 59) mg/L vs (120. 92±20. 02) mg/L]、PCT[(12. 93±3. 16) ng/ml vs (5. 67±1. 65) ng/ml]、IAP[(12. 67±1. 40) mm Hg vs (5. 77±1. 10) mm 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 318、12. 298、23. 858,P值均0. 001)。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6/45 vs 15/35,χ2=8. 864,P=0. 003),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8. 22±0. 67)分vs (5. 97±0. 78)分,t=-13. 817,P 0.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AP与CRP、PCT水平及妊娠晚期胰腺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814、0. 712、0. 788,P值均0. 001),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 820,P 0. 001)。CRP、PCT及IAP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8、0. 853和0. 903,计算所对应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分别为158. 32 mg/L、10. 23 ng/L和10. 09 mm Hg,敏感度分别为77. 1%、71. 4%和82. 9%,特异度分别为93. 3%、97. 8%和95. 6%。结论检测IAP、CRP及PCT对于妊娠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有利于评估妊娠晚期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终止妊娠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8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其中初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32例(初发组),RAP患者52例(复发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复发次数、复发间隔时间、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复发组胆源性因素、高脂血症因素高于初发组(66.8%vs 35.8%,χ2=7.109,P=0.008;17.3%vs 16.0%,χ2=5.818,P=0.007),而饮食因素复发组要低于初发组(7.7%vs 21.1%,χ2=5.046,P=0.025)。复发组52例患者中,复发1次33例(63.46%)、复发2次14例(26.92%)、复发3次及以上5例(9.62%);距初次发病间隔6个月内12例(23.08%),间隔6~12个月内23例(44.23%),间隔12个月及以上17例(32.69%)。RAP组52例患者中23例行手术治疗、23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内镜治疗,随访观察6~24个月,无死亡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 RAP病因复杂,其中胆源性因素及高脂血症与AP复发密切相关,治疗上应明确病因,积极对因治疗,可有效降低AP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腹部CT征象和血钙、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95例AP患者的胸腹部CT及血液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n=13)组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n=82)组。分析胸腹并发症CT征象、血钙、血清C反应蛋白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预测有效性的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患者发生腹水、肺炎、胸水的概率显著高于MAP组(χ2值分别为8. 561、8. 120、9. 750,P值均0. 05),腹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AP组患者血清CRP水平(Z=19. 16)、住院天数(t=3. 97)较MAP组显著升高,血钙(t=4. 21)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腹水、肺炎、胸水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90~1.175、2.087~6.543、1. 013~1. 520、1. 080~4. 691,腹膜炎、腹水、肺炎、胸水等胸腹CT征象呈现数目、血钙、CRP、数目联合血钙及CR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5、0.738、0.714、0.710、0.807、0.789、0.835、0.901。结论胸腹部CT合并腹膜炎、腹水、肺炎、胸水的数目联合血钙、CRP对AP患者病情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和分析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及特点,为相关部门做好健康管理、研究制订干预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取某大型IT企业2016年7月30日-2016年11月3日的体检报告,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NAFL和NASH的发病率,同时分析与超重(或肥胖)、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压等指标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NAFL和NASH的总发病率分别为4.51%和17.64%,合计22.15%。在NAFLD组(NAFL和NASH)人群中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非NAFL和非NASH)人群(91.20%vs 12.68%,χ~2=7571.9,P0.001;95.06%vs 9.27%,χ~2=9373.8,P0.001;40.02%vs 10.51%,χ~2=1591.90,P0.001);男性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员工(6.78%vs 1.81%,χ~2=190.35,P0.001;25.04%vs 5.06%,χ~2=991.90,P0.001),其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均显著高于女性员工(40.90%vs 12.97%,χ~2=1319.10,P0.001;36.00%vs16.07%,χ~2=696.22,P0.001;2.17%vs 0.64%,χ~2=53.82,P0.01;26.76%vs 1.69,χ~2=1581.10,P0.001;6.21%vs1.22%,χ~2=170.94,P0.001)。≥35岁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35岁员工(8.13%vs 4.47%,χ~2=41.56,P0.001;21.73%vs 16.76%,χ~2=24.72,P0.001),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35岁员工(2.79%vs 1.43%,χ~2=17.26,P0.001;6.33%vs 4.03%,χ~2=18.56,P0.001),但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T企业并未因员工年轻化而呈现NAFLD的发生率明显减少;NAFL和NASH的发生常伴有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等临床表现,以男性员工为突出;≥35岁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较年轻员工高,且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按病因分为4组: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8例、重症酒精性急性胰腺炎39例、HTGP 45例及其他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其他组) 27例,记录前3组有明确病因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入院第1天TG水平、病因、胰腺坏死,全身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损伤、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他临床结果(是否入住ICU、住院时间、病死率)。为了进一步了解TG浓度对AP患者转归的影响,根据入院第1天TG水平不同分为血脂正常(82例)、轻度(52例)、中度(28例)、重度(17例) 4组,对不同水平组全身并发症、胰腺坏死、临床结果的发生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作相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胆道疾病仍然是SAP的第一大病因(38%),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成为了SAP的第二大病因(25%)。全身并发症的比较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组较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组更易出现ARDS(P值分别为0. 014、0. 022);各TG水平组间全身并发症如ARDS、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与TG水平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 966、0. 982,P值分别为0. 004、0. 019)。结论HTGP较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组出现ARDS的发生率更高,随着TG水平升高,更容易引起ARDS、急性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炎症反应与晚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潜在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2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3例,根据起病初期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160例,非SRIS组112例。纳入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并发症及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比较变量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的两两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SIRS组患者的WBC、CRP、降钙素原更高(P值均<0.05),SIRS组合并急性胰周坏死物聚集(ANC)、IPN、胰腺坏死(PN)、器官功能障碍(OF)、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危重症急性胰腺炎(CAP)、死亡、BISAP评分>2、CTSI评分>2、RANSON评分>2的比例均高于非SIRS组(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肥胖、CRP、WBC、血尿素氮、PN、ANC、SAP、MODS、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均是AP患者发生IPN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OR=1.307,95%CI:1.081~1.580,P=0.006)、ANC(OR=42.247,95%CI:10.829~164.818,P<0.001)是IPN的危险因素,排除ANC时,SIRS持续时间(OR=1.430,95%CI:1.207~1.694,P<0.001)、PN(OR=5.296,95%CI:1.845~15.203,P=0.002)是IPN的危险因素。预测IPN的ROC曲线显示:SIRS持续时间(AUC=0.772,约登指数:0.521)、RANSON评分(AUC=0.701,约登指数:0.319)、BISAP评分(AUC=0.741,约登指数:0.377)、CTSI评分(AUC=0.765,约登指数:0.414)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长时间SIRS组(>4 d)患者发生PN、ANC、IPN、SAP、CAP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SIRS组(0)、短暂性SIRS组(1~2 d)和持续性SIRS组(3~4 d)(P值均<0.05),持续性SIRS组患者发生SAP的比例高于无SIRS组(P<0.05)。结论AP患者早期合并SIRS时更容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当SIRS持续时间>4.5 d时,患者发生IPN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80岁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642例AP患者,分为青年组(<65岁,n=2955)、中老年组(65~79岁,n=558)、老年组(≥80岁,n=129例)。收集并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资料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因、诱因、既往病史、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和临床转归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有序多分类变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中老年组和老年组女性比例均高于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并发高血压比例均高于中老年组和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并发高脂血症比例低于青年组(P<0.05)。3组AP患者均以高脂饮食为主要诱因,老年组因酒精、高脂饮食+酒精诱发AP比例均低于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以胆道疾病为病因的比例高于中老年、青年组(P值均<0.05),而高脂血症、酒精、胆道疾病+高脂血症比例均低于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中发生轻症急性胰腺炎83例(64.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17.8%),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17.8%),与中老年组及青年组相比,病情严重程度构成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老年、中老年组复发比例均低于青年组(P值均<0.05)。在全身并发症方面,老年组发生肺炎、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治愈病例比例均低于中老年组和青年组(P值均<0.05),好转病例比例均高于中老年组和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和中老年组放弃治疗比例均高于青年组(P值均<0.05)。老年组死亡1例(0.8%),中老年组死亡9例(1.6%)、青年组死亡16例(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80岁AP患者以女性为主,多由胆源性因素引起,易并发肺炎、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探讨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 rs29540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并探讨该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入青岛市市立医院的146例NAFLD患者为NAFLD组,155例CHD患者为CHD组,156例NAFLD合并CHD患者为合并组,175例健康对照人群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测和TRIB1 rs2954029基因型测定。应用χ2检验分析样本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与NAFLD组相比,rs2954029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CHD组与对照组中,rs2954029 AT+AA携带者与TT携带者相比,发病风险未增加(OR=1. 496,95%CI:0. 947~2. 363,P=0. 084);合并组与NAFLD组中,rs2954029 AT+AA携带者与TT携带者相比,发病风险未增加(OR=1. 361,95%CI:0. 832~2. 227,P=0. 219);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在全部人群、NAFLD组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间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在CHD组和合并组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G水平高于非携带者(Z值分别为-1. 986、2. 521,P值均0. 05);在对照组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C水平高于非携带者(Z=-2. 653,P 0. 05)。结论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TRIB1 rs2954029单核苷酸多态性未增加NAFLD患者发生CH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原发疾病类型患者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风险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85例行治疗性ERCP的胰胆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RCP术后胆道出血,分为出血组(29例)和未出血组(656例),评价原发疾病类型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总体发生率为4.2%(29/685);其中21例为早期出血,8例为迟发性出血。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65.5%vs 25.6%,χ~2=22.286,P0.001)。出血组壶腹部嵌顿结石(17.2%vs 4.6%,χ~2=9.193,P=0.002)、胆管癌(10.3%vs 2.4%,χ~2=6.437,P=0.011)、胰腺癌(10.3%vs3.0%,χ~2=4.556,P=0.033)及壶腹部癌(6.9%vs 1.4%,χ~2=5.356,P=0.021)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性狭窄及胆道术后胆管狭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壶腹部嵌顿结石及恶性胆胰疾病患者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风险更大,对于此类患者重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有效止血及术后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小板及其内源性5-羟色胺(5-HT)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并根据血小板计数高低分为低血小板组(n=129)与高血小板组(n=81),对比组间差异因素并进行预后分析。收集20例住院复发/转移肝癌患者及32例非复发/转移肝癌患者外周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5-HT水平,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不同肝癌分组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聚集率及外周血5-HT水平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血小板计数与生存期相关性以及5-HT水平与血小板计数、聚集率相关性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生存率及复发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肝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使用Cox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血小板水平患者的年龄(χ2=32. 304,P=0. 044)、肿瘤大小(χ2=35. 201,P=0. 001)、肿瘤数目(χ2=31. 304,P=0. 032)、Child分级(χ2=31. 250,P=0. 036)及TNM分期(χ2=35. 201,P=0. 001)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与患者整体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入院AFP水平、入院血小板计数、治疗方式(P值均0. 05),而与无复发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入院AFP水平、肿瘤大小、入院血小板计数、治疗方式(P值均0. 05)。生存分析发现,高血小板组相对低血小板组具有更低的整体生存率和更高的复发率(χ2值分别为34. 060和31. 030,P值均0. 001)。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加,患者整体和无复发生存期均呈现下降趋势(R2OS=0. 034,POS=0. 007; R2DFS=0. 045,PDFS=0. 002)。肝癌复发/转移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清游离5-HT水平显著高于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 950、2. 363、3. 082,P值分别为0. 041、0. 043、0. 048)。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5-HT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及最大聚集率均呈正相关(P值均0. 05)。结论血小板计数是肝细胞癌患者整体生存及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5-HT水平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正相关,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入院时合并细菌感染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2 h抗感染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电子数据库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67例入院时合并细菌感染的ACLF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72 h抗感染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56)和无效组(n=111)。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类资料2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72 h抗感染疗效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HBV感染(161例)、酒精性肝病(60例)是最常见病因;共发生感染性休克29例。发生312例次细菌感染,腹水(199例)、肺部(77例)是最常见感染部位。培养菌株49株,大肠埃希菌(1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3株)是最常见菌株。合并真菌感染20例。156例(58. 4%)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有效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合并真菌感染率、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LT、AST、ALP、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分值均低于无效组(P值均0. 05),腹水感染率、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无效组(P值均0. 05)。有效组30 d病死率、90 d病死率均低于无效组(15. 2%vs 77. 5%,χ2=97. 942,P 0. 001; 35. 2%vs 91. 7%,χ2=71. 977,P 0. 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基线INR、存在感染性休克是影响患者抗感染疗效的危险因素,新预测模型为logistic(P)=-5. 907+2. 260×感染性休克(有=1,无=0)+1. 603×INR,ROC曲线下面积为0. 746,cut-off值-2. 3,敏感度62. 2%,特异度78. 2%,新模型的诊断价值高于基线MELD分值(Delong检验,Z=2. 402,P=0. 016)。结论 INR、感染性休克是预测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72 h抗感染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老年AP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68.8±6.9)岁]102例和非老年组[60岁,(46.7±4.4)岁]21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后住院时间及死亡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比例及重症胰腺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高脂血症,酒精及肿瘤,其中老年组胆源性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0.6%vs 49.8%),高脂血症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11.8%vs 20.2%),酒精性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6.9%vs 19.2%),肿瘤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9%vs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方面,老年组腹痛比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84.4%vs 95.4%),黄疸比例高于非老年组(66.7%vs 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5.6)vs(11.7±4.6)d,P0.05],但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9%vs 1.4%,P0.05)。结论老年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死率高。老年AP患者应警惕胆源性及肿瘤性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腹腔内脂肪面积(VAT)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胰岛素抵抗(IR)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集的45例VAT正常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27例VAT正常且非NAFLD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对象的VAT、腰围、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IR指数(HOMA-IR),并分析IR与腰围等指标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者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结果 VAT正常的NAFLD组IR水平较对照组高,HOMA-IR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6(1. 59~4. 06) vs 1. 84(1. 25~2. 47),Z=364. 000,P=0. 005]; IR与FBG、FINS、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12、0. 789、0. 306(P值0. 05),与HDL呈负相关(r=-0. 398,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为VAT正常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 181,比值比为1. 198 (95%可信区间:1. 099~1. 306),P 0. 001。结论 VAT正常的NAFLD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IR;腰围是VAT正常的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