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移位性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收治移位性儿童股骨颈骨折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9~16岁,平均13岁;左侧7例,右侧5例.骨折按Delbet分型:经颈骨折11例、基底部骨折1例;按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10例,其中伴有股骨头旋转5例.所有骨折均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复位,复位满意后应用2~3枚空心螺钉固定,并进行针吸减压.结果 11例(91.7%)骨折解剖复位,1例复位满意.手术时间40~55 min,平均47 min,出血量2~10 ml,平均3.8ml.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骺板早闭及髋内翻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100分.结论 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移位性儿童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复位效果理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14例不同类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间经本院手术治疗的14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右髋3例,左髋11例;头下型2例,经颈型11例,基底型1例;平均年龄10.1岁。急诊手术首选闭合复位,髋关节囊予以抽吸淤血减压;如不成功,予以切开复位,同时清除关节囊内积血等减压。复位后常规予空心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再予髋人字石膏固定至少2个月。采用Ratliff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4例患儿中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2例,跑步、骑自行车摔倒等外伤7例,无明显外伤史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平均77.6 h(20~240 h)。手术时间平均136 min(60~220 min)。闭合复位+关节囊抽取积血减压9例,切开复位5例。内固定时间平均为11.2个月。术后患儿随访时间平均为22.6个月(10~50个月)。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发生率头下型1例(50%),经颈型2例(18%),基底型无一例。出现AVN的3例患儿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24 h。结论小儿单纯摔倒和骑车摔倒甚至无明显重大外伤史情况下也可出现股骨颈骨折。由于儿童股骨头血供特点和儿童自身发育,越接近股骨头处骨折因血供不足越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头下型和经颈型分别占前二位。伤后需急诊早期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术后坚强外固定,这三者都有利于防止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钉置入深度对DelbetⅡ型、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使用螺钉固定的DelbetⅡ型、Ⅲ型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将股骨近端分成6个区域,内固定跨度的定义为内固定末端的分区数值减去骨折线的分区数值。记录年龄、复位方式、复位质量、骨折线分区位置、内固定末端位置、内固定跨度、末次随访是否出现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及股骨颈短缩情况。结果共3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4~16岁,平均10.5岁,平均随访时间23.4个月。12例骨折线位于1区,20例位于2区,5例位于3区,4区和5区无骨折发生,骨折线位于3区的患儿年龄明显大于骨折线位于1区和2区的患儿(P 0.05)。所有内固定跨度至少为2个分区,通常为3个分区。有6例(16.2%)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与内固定末端的分区位置没有关联性(P 0.05)。其他并发症(如骨折端移位、骨不连、髋内翻、股骨颈短缩)均伴随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结论大部分儿童DelbetⅡ型、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1区和2区,且年龄相对较小。至少2个区域的内固定跨度即可实现骨折的稳定性。螺钉是否通过骺板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并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对年龄大于10岁、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儿,采用早期复位、关节囊减压、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在降低或避免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作用。方法13例有移位的大龄儿童股骨颈骨折。参照Delbet分型,Ⅰ型(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Ⅱ型(经颈骨折)7例,Ⅲ型(股骨颈基底骨折)4例,Ⅳ型(股骨颈转子间骨折)1例。因Ⅰ、Ⅳ型仅各有1例,未包括在本研究内。余Ⅱ型和Ⅲ型的11例中,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岁4个月(9岁7个月~14岁)。男女之比为9:2。治疗方法是于伤后48h内在麻醉下,仅尝试一次闭合复位,以避免多次反复对位加重损伤致股骨头坏死。如闭合复位满意,用180针头抽吸关节囊内积血;如不成功,则立即行切开复位。当达到解剖复位后,用2~3枚空心螺钉固定,螺钉均不穿过骺板。结果11例中,2例为一次闭合复位成功,余9例一次闭合复位不满意后行切开复位。11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7个月,全部患儿的骨折均愈合,11例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本组Harris评分平均为96~100分。11例Trendelenburg征均阴性,无下肢不等长和髋内翻,家长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大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在伤后48h内,经一次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抽吸或直视下清除关节囊内瘀血,缓解、降低关节囊内压力,可以避免股骨头颈部血运的再损伤,减少和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是一类严重的损伤,其潜在的、灾难性的并发症就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文介绍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并分析股骨颈骨折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1994年至2006年,共外科治疗8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其中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11(8~14)岁。创伤性骨折6例.陈旧性骨折2例;Ⅰ型骨折1例,Ⅱ型骨折2例,Ⅲ型骨折5例。1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5例行闭合复位、2枚直径6.5mm空心钉固定,1例用滑动鹅头钉加髋人字石膏固定,1例行关节融合、粗隆下截骨加髓人字石膏固定,结果均骨折愈合,术后8周左右拆除石膏,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2~12)年,无一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内翻、骨折不愈合及骺板早闭。结论外科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是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08年11月使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18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病例各9例,包括DelbetⅡ型12例和Ⅲ型6例.平均受伤年龄11岁.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折愈合后,平均随访时间3.1年.结果 无骨折并发症11例;余7例中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骺早闭6例,患肢短缩2例,延迟愈合1例和软骨溶解1例.骨折分型、受伤时年龄、骨折移位程度以及手术时机等因素可影响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骺早闭的发生率.结论 早期手术空心钉内固定可有效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并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骨折类型、受伤时年龄、骨折移位程度及手术时机等因素可影响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骺早闭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是难治性骨折之一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儿童股骨颈骨折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一是发病率较低 ,在儿童各种骨折中不超过 1% ;二是其致病原因多是交通事故 ;三是儿童股骨头血运供应差及骨骺板的存在。因此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较高 ,而且有骺板早闭的并发症。为探讨如何降低并发症 ,提高疗效 ,现总结 11例股骨颈骨折治疗体会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 1989~ 1999年收治各型儿童股骨颈骨折 11例 ,获得随访 10例。其中男 4例 ,女 6例。年龄为 6~ 14岁 ,平均 10岁。根据Delbet分型[1] ,Ⅰ型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 根据儿童股骨颈骨折分型标准,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股骨远端骨牵引3~6周后改用外展支具固定;骨折明显移位者早期关节切开减压、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并外展支具固定。结果 26例均获长期随访,疗效按照ratliff标准评价,22例优(80.4%)、2例良(7.6%)、优良率88%,2例差(7.6%),无明显骺板早闭、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首选保守治疗;对骨折明显移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早期切开减压、解剖复位并予空心钉内固定能够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提高骨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髋脱位闭合复位55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髋脱位闭合复位551例,其中391例获随访2~18年。通过对内收肌切断组和内收肌十髂腰肌切断组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观察,结果发现内收肌十髂腰肌组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0.5%,高于内收肌组;而股骨头坏死率为8.5%,低于内收肌组。强调闭合复位时选择手术方式的重要性,并对复位后髋臼的发育潜力及复位时年龄、股骨头坏死及其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16例采用切开复位、髋关节减压及内固定治疗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近期采用减压、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9.5(4~15)岁.按照Delbet分型原则,Ⅰ型(股骨头骺滑脱)2例,Ⅱ型(经颈型骨折)5例,Ⅲ型(颈基底型骨折)9例;受伤原因:3例摩托车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滑雪伤,1例自行车摔伤,1例卡车车祸伤,1例滑冰伤.方法 为切开复位、髋关节囊小切口减压,直视下解剖复位,应用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年,髋关节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8例为优,5例为良,3例为一般;14例应用加压螺钉固定,2例行克氏针固定.最后1次髋关节X线片随访提示1例术后股骨头骺早闭,3例合并股骨头坏死;13例髋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 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采取小切口髋关节内减压、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可减少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中期随访疗效满意.但Delbet分型Ⅰ型骨折的患儿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十余年来20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患儿用三种术式即(1)腓骨骨栓骨膜游离移植内固定;(2)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3)X线电视监控下金属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三种手术方法比较,腓骨骨栓骨膜游离移植不会引起组织不良反应,植人腓骨与股骨颈融为一体,且不需取出内固定物,可吸收拉力螺钉可避免金属内固定物带来的应力遮挡,骨质疏松等现象,且不需取腓骨,亦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而X线电视监控下金属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三种手术方法均存在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要根据伤情,骨折类型,术前复位情况来具体分析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期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年共收治儿童期股骨颈骨折56例。其中骨骺分离3例,经颈骨折23例,基底部骨折25例,粗隆间骨折5例。随访半年以上的32例中,股骨头坏死9例,占28.1%。治疗采用非手术牵引与手术内固定二种。前者优良率达72.2%,后者为50.0%。因此,主张治疗本病首先行牵引复位,对牵引复位失败者才考虑手术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评估切开复位、髋关节减压及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应用减压、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了16例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儿,其中男10例, 女6例,平均年龄9.5岁(4~15岁).按照Delbet分型原则, Ⅰ型(股骨头骺滑脱)2例、Ⅱ型(经颈型骨折)5例, Ⅲ型(颈基底型骨折)9例;受伤机制包括:3例摩托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滑雪伤,自行车摔伤、卡车车祸伤及滑冰伤各1例.方法 为切开复位、髋关节囊小切口减压,直视下解剖复位,应用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16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年.术后髋关节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优8例、良5例、一般3例;14例应用加压螺钉固定,2例行克氏针固定.随访终了时的髋关节X线片提示1例患儿术后股骨头骺早闭,3例患儿合并股骨头坏死;13例患儿髋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 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儿,早期的小切口髋关节内减压、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可减少股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Legg Calv啨 PerthesDisease (简称LCPD)是发生于儿童期的股骨头骨骺坏死。自 1910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 ,有关其病因的研究很多 ,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研究两大方面 ,然具体病因至今未明。一、局部因素1.创伤 LCPD好发年龄为 4~7岁儿童 ,此期由于骺板屏障及股骨头圆韧带动脉不开放 ,股骨头骨骺仅由外骺动脉供血 ,处于相对贫血期。 192 2年Waldenstrom发现LCPD坏死的股骨头有软骨下骨折征。但Salter证实LCPD的软骨下骨折为病理性骨折。目前无直接证据表明创伤引起LCP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不完全皮肤撕脱伤合并同部位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7月~2002年9月收治的四肢不完全皮肤撕脱伤合并同部位开放性骨折22例临床资料。结果21例骨折按期愈合,1例胫骨下段骨折延期愈合;皮肤撕脱伤15例愈合良好,5例散在皮肤小面积坏死。2例大面积坏死,经二期植皮治愈。结论骨折经清创、复位及内固定处理后,有血运的皮肤原位缝合,无血运的制成全厚或中厚网状皮片回植修复创而是治疗儿童四肢不完全皮肤撕脱伤并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994年1月 ̄2004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62例(316髋)的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全麻下行内收肌松解,手法复位,蛙式位或人体位支架固定,复位后定期作X线检查。结果262例患儿平均随访5年3个月(2 ̄8.5年),优良率为93%。复位后因髋臼发育不良仍有半脱位的13髋经再次手术痊愈。26髋发生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即无菌性坏死),占8%,其中14个髋术前股骨头骺未出现。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闭合复位后支架固定是减少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实现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ediatric hip plate,LCP-PHP)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需使用LCP-PHP治疗的8例患儿,4例股骨颈骨折,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依据CT数据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股骨近端模型,计算机辅助模拟骨折复位和LCP-PHP经颈螺钉置入过程,通过软件设计并打印出与股骨近端匹配的经颈螺钉置入导航模板,术前3D模型模拟手术验证可行后,术中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置人导针及LCP-PHP.结果 3D打印的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术中与股骨近端骨性标志均匹配良好,能够辅助2~3枚螺钉精确置入股骨颈,螺钉置入后经术中X线检查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LCP-PHP置入的手术时间平均约为27.5 min,术中使用X线透视平均6.0次,较9例同期传统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股骨颈骨折复位良好,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角度合适,髋关节对股骨头的包容较好.应用导航模板辅助置入的LCP-PHP的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螺钉未损伤骺板.术后随访6~12个月,股骨颈骨折处及股骨近端截骨处均愈合、无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内翻或再脱位.按ratliff评价标准评价髋关节术后功能情况优4例,良4例.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可以辅助LCP-PHP的精确置入,达到预期手术效果,减少医源性股骨颈骨骺及血供损伤,而且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患儿及手术操作人员的射线暴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044 0 0 4 儿童股骨干骨折 86例治疗分析 /王德民…∥中国基层医药 .-2 0 0 3 ,10 (12 ) .-12 76~12 77股骨干骨折 86例 ,3岁以下应用 Bryant悬吊牵引 ,3~ 12岁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 ,去牵引后行小夹板式石膏固定。 4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随访 68例 ,骨折均达到坚强愈合 ,肢体功能恢复。参 3 (郝希春 )0 44 0 0 5 儿童股骨颈骨折 10例治疗体会 /杨鸿发∥中国基层医药 .-2 0 0 4,11(3 ) .-2 71病例均术前皮肤牵引、术中电视透视下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获得 6个月至 1年的随访 ,结果 :无肢体短缩、再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DH)的长期随访结果,评估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DDH闭合复位后81例(106髋)进行平均3.6年的随访,Kalamchi and MacEwen分级评定缺血坏死,总结临床记录和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106髋中39髋发生缺血坏死(36.8%).其中,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基本正常的59髋中,7髋发生缺血坏死(11.9%);骨化中心发育偏小的40髋中,27髋发生缺血坏死(67.5%);骨化中心延迟未出现的7髋中5髋发生缺血坏死(71.4%).脱位程度越高发生缺血坏死的风险越大(P<0.05).其他因素:性别、复位年龄、石膏固定类型、内收肌合并髂腰肌切断与缺血坏死的发生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延迟和高脱位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辅助下与徒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复位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58例行徒手闭合复位(Ⅰ组),60例行超声辅助复位(Ⅱ组)。采用 t检验比较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