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眶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眶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由于切下了眶上缘,手术径路的角度下移,可在较小牵拉脑的情况下抬起额底和分离纵裂间隙显露并处理病变。结论应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能以更低的角度,从脑外间隙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和相对适应证。方法:总结27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ACoA动脉瘤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27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但其中有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27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1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ACoA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方法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分析我科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14例(16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4例(16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4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合并有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它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用该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体位 :头高、脚低 30°仰卧位 ,头后屈 10°~ 15°,并转向对侧 2 0°~40° ,以Mayfield头架固定牢靠。在眉部中、外侧作隐蔽的皮肤切口 ,长约5cm ,于眶上额骨作直径 2cm左右骨窗开颅 ,并磨除眶缘内层骨质 ,如遇前颅底骨嵴防碍术野显露亦应磨平。弧形切开硬脑膜 ,并向眶侧悬吊 ,抬起额叶底部 ,开放蛛网膜下腔 ,充分引流脑脊液 ,待脑自动塌陷后 ,以自持脑牵开器稍微牵引 ,即可获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并根据术中需要 ,选择性开放侧裂池、视交叉池、颈动脉池、脚间池及终板池 ,以完成载瘤动脉及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在出血早期(72 h内)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Hunt-Hess分级1~3级)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2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快速解剖瘤颈后夹闭;患者均无入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DSA或CTA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无狭窄,远端动脉通畅良好.术后3个月复诊时,30例(85.7%)患者恢复良好(GOS评分4~5分),所有患者切口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出血早期(72 h内)经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处理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doscope-assisted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in the early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AcoA). Methods Thirty-five patients with ruptured Aco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2 to January 2010, adopted clipping via endoscope-assisted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within 72 h of onset. The neurostatu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anged from grade 1 to 3 (Hunt-Hiss Scale scores). The surgical detail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of Glasgow Outcome Scale.Results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finished in all patients; the endoscope-assisted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offered sufficient exposure of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for clipping AcoA. Intraoperative accidental aneurysm rupture occurred in 2 patients, but these events were managed successfully by blocking-up the parent artery and performing quick aneurysm neck dissection;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the surgical approach occurred; postoperative DSA or CTA indicated that the aneurysm was totally clipped and the parent artery appeared no stenosis, and distal artery was unobstructe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30 patients (85.7%) achieved very good outcomes (GOS:4-5 scores). All the patients achieved good cosmetic results. Conclusion In selected AcoA patients with grade 1-3, the endoscope-assisted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gaining access to and treating the aneurysms on early hemorrhage stage.  相似文献   

6.
前循环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穿支血管,且载瘤动脉细小,实施介入栓塞术相对较困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难度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广泛开展,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尽管有一些争论,但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照明设备和操作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接受并掌握了这种手术方法[2]。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4]。锁孔手术主要有眶上入路和经眶上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5],其中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锁孔入路方式之一。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采取单侧眉弓为入颅点,通过颅内的自然间隙即可到达鞍前、鞍上以及鞍后的部分区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循环动脉瘤、鞍区占位的手术治疗以及视神经管减压术、外伤性额叶血肿清除术等[6]。我院2012‐01—2014‐01收治2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均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手术均在发病后1~3d内进行,本文对手术技巧、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眶外侧微骨孔入路夹闭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技巧与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8例,分析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诊治过程及手术效果。结果均成功夹闭动脉瘤瘤颈,其中术中破裂16例,恢复良好36例;生活能自理9例;扶拐行走,需人照顾3例。其中39例随访3~36个月,无再出血与死亡病例。结论眶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微小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简捷、快速、微创的优点,对于顺利夹闭破裂的微小型前交通动脉瘤、预防和控制术中破裂出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创伤小,美容效果理想。病人出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改良Rankin评分所有病人均为0级。结论 采用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易操作,切口小,开颅小,暴露充分,术时短,无需输血,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经眉弓-眶上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一年期间采用经眉弓-眶上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8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眉弓-眶上入路的手术方法。入组资料中,按Hunt-Hess分级,其中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果 18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根据GOS疗效判断标准:预后良好14例(77.8%),中残2例(11.1%),重残1例(5.5%),死亡1例(5.5%)。结论应用经眉弓-眶上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可以利用更低的角度,由脑外间隙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的一种手术入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 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眶上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在鞍区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入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翼点入路与经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50例,其中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为研究组(25例),经翼点入路手术为对照组(2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脑损伤因子NSE与S100β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GOS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切口长度小,手术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窗范围小且骨窗缺损度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的NSE与S100β水平较低,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GOS评分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收集我科20例应用眶上外侧入路行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按照Hunt-Hess分级Ⅰ~Ⅲ级以及改良CT Fisher分级Ⅱ~Ⅲ级作为入选标准,术后以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0个动脉瘤均一次夹闭成功。根据GOS评估标准,恢复良好者18例,轻残2例。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面神经损伤、出血及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眶上外侧入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适宜在低分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64排CT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术前行64排CT扫描模拟手术。均行经额下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本组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病人生活自理15例,双颞侧偏盲1例,术后长期植物生存1例。结论对拟行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术前64排CT扫描有助于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锁孔手术入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部分[1],经眉弓锁孔入路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与翼点手术入路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53例55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对该入路手术方法与同期其他手术入路比较,进行可行性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眶上经额纹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共79个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眶上经额纹锁孔开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结果 73例全部夹闭,恢复良好70例(95.9%),病残3例(4.1%)。术后1周头部CTA复查: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夹固定良好。41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眶上经额纹锁孔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恰当的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以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高科技在神经外科的综合应用,采用微侵袭显微手术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锁孔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入路主要有眶上入路(supraorbitalapproach)和经眶上入路(trans—supraorbitalapproach)。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利用经眉弓眶上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18例,初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骨窗的"门洞效应"即眶上锁孔入路(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SKA)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创伤小路径短,能直接到达病变,减轻了脑牵拉,同时去除眶顶板的骨性突起,可以增加显露范围及视角,与标准翼点入路及眶颧入路比较,减少了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而且显露范围及手术致残率并无明显差异.手术显微镜及内窥镜的利用又解决了照明及视野的问题.随着专用于锁孔入路的同轴控制显微手术器械的应用,SKA治疗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对策。方法对28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眶上锁孔入路在显微镜引导下置入内镜观察动脉瘤颈与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关系,辅助分离瘤颈与周边的粘连,夹闭瘤颈,此后再次用内镜观察了解夹闭情况。结果28例动脉瘤均成功准确夹闭,27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结论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或无效脑暴露,创伤小,减少和避免了重要结构的损伤,并发症少,提高了动脉瘤的手术夹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