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与行为问题、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为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疾病控制及家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横断面调查法,分别采用儿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测评量表、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leep disturbance scale for children,SDSC)对108例学龄期的哮喘儿童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0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总得分为(241.21±23.52)分,其中照顾难易程度得分最低,仅为(10.43±1.90)分;患儿行为问题总分为(190.21±21.47)分,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方面,以夜间睡眠障碍、觉醒障碍和多汗最为常见,家庭管理中的患儿认同程度与患儿攻击性行为(r=-0.22,P<0.01)。过度嗜睡(r=-0.21,P<0.01)及觉醒障碍(r=-0.28,P<0.01)负相关;患儿日常管理策略与其焦虑/抑郁(r=-0.23,P<0.01)、夜间睡眠唤醒(r=-0.21,P<0.01)负相关。结论 哮喘儿童的家庭管理方式仍有待加强,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注意力集中训练,加强患儿夜间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表现情况,从而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 月至2019年1 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观察组,不合并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定量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包括:(睡眠障碍、身体情况、情绪障碍、多巴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不同年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监测指标进行比较,(AHI、S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身体情况评分、情绪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多巴胺水平高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AHI水平在逐渐提升,SaO2 则在逐渐降低.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情况均难以控制,多巴胺的水平升高,可以与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电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 thyperactivity,ADHD)逐渐受到关注,但听觉和视觉注意分类研究报告较少.目的探讨脑电反馈治疗ADHD的有效性.设计随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将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门诊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30例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由研究组成员对研究对象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训练20次及40次后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对患儿评定.主要观察指标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结果经过20次训练,息儿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由87.38±15.7l,上升到98.56±10.78(t=4.59,P<0.01),综合注意力商数由70.38±16.22,上升到88.94±16.37(t=4.68,P<0.01);经过40次训练,患儿综合反应控制商数上升到107.00±8.43(t=5.38,P<0.01),综合注意力商数上升到104.56±12.67(t=8.76,P<0.01),与训练前相比,各脑电反馈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脑电反馈治疗对ADHD的疗效肯定,对有明显注意缺陷患儿训练时间要比多动一冲动为主患儿训练时间为多.  相似文献   

4.
多动安口服液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动安口服液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半量化积分的方法,对服用多动安口服液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和动作不协调4个主要症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第8周统计疗效,有效率82.50%;治疗前与治疗第4、8周后积分值的平均秩次均明显减小;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4周后与第8周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动安口服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可能机理.方法选择11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仅给予感觉统合训练.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进行Conners多动指数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前Conners多动指数为(18.4±4.2)分,治疗后下降值为(8.8±4.7)分,治疗后的感觉统合能力增加值分别为:前庭功能(7.9±5.8)分、触觉防御(8.7±6.8)分、本体感(8.2±7.3)分、学习能力(6.8±4.4)分.感觉统合训练后患儿的Conners多动指数下降值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通过纠正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低下而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VCIND组)、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相关认知功能测评量表及睡眠评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数字符号编码测验、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IND组评分显著低于aMCI组(P<0.01).(2) VCIND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64、连线A、连线B评分均显著高于aMCI组和对照组(P<0.01),aMCI组连线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 VCIND组、aMCI组Benton线方向判定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IND组评分显著低于aMCI组(P<0.01).(4)aMCI组和VCIND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MCI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VCIND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VCIND组(P<0.01).结论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与睡眠障碍,但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较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视空间加工能力和执行能力受损更严重,睡眠障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的护理模式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SCORAD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多动指数、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儿童睡眠紊乱量表-睡眠启动与维持障碍维度(SDSC-DIMS)]、特应性皮炎积分。结果:观察组多动指数各项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PSQI和SDSC-DI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主观症状及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治疗期间开展基于SCORAD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多动症状和睡眠质量,降低其特应性皮炎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的睡眠习惯。方法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对81例4~12岁脑瘫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51.9%患儿存在睡眠障碍(CSHQ总分≥49)。患儿年龄越小,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越高(P=0.001);4~5岁患儿CSHQ总分、睡眠时间抵触得分、睡眠焦虑因子得分均大于6~7岁及8~12岁患儿(P<0.05)。女性(OR=3.222,P=0.032)、低年龄(OR=0.702,P=0.022)、开始康复年龄大(OR=1.029,P=0.048)的患儿,睡眠障碍发生越严重。结论脑瘫患儿中睡眠障碍情况严重。早期康复可以改善患儿睡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为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孤独症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正常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根据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间25(OH)D水平及其与CARS评分相关性,比较睡眠障碍及胃肠道紊乱发生率及其与25(OH)D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与CA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组睡眠障碍及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者发生率与25(OH)D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与AS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睡眠障碍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探究性眼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的38名健康少年儿童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口服哌甲酯前后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探究性眼动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口服哌甲酯2 h后凝视点数目、反应性探究分测定结果均高于治疗前(P<0.05);服药前后凝视点数目、反应性探究分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哌甲酯能显著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视觉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8例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用药方式分为观察组(右佐匹克隆)和对照组(佐匹克隆),各184例。比较两组的PSQI评分、睡眠监测结果及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均能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但右佐匹克隆更具优势,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注意力、执行功能状况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抑郁症患者29例纳入抑郁组,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计算机化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检查,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比较2组执行功能的差别,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WCST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及CPT的遗漏性错误、反应时间标准误差、反应标准误差变异性、固着反应均高于对照组高(P0.05);抑郁组WCST的错误应答数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5),CPT的替代性错误数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1,P0.05);抑郁组WCST的正确应答数与CPT的反应标准误差的变异性呈负相关(r=-0.46,P0.05);抑郁组CPT的遗漏性错误与病程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的损害,且与患者抑郁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人群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1 507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评定调查对象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89%,不同睡眠状况者PSQI总分和各部分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对象睡眠障碍发生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职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是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因素。结论重庆市主城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并改善居民睡眠问题,提高居民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2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定,并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各项睡眠指标,评价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结束后1月时睡眠障碍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的一般情况、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的PSQI及SRSS量表评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觉醒时间、S1%、S2%、(S3~S4)%、REM%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较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标准化结构方法SLEEP-MAD模式护理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入住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ICU的睡眠障碍患者共180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为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入住ICU的患者(85例)。观察组为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入住ICU的患者(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睡眠管理,观察组按照SLEEP-MAD模式要求进行集束化干预管理,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及相关因素的资料收集,通过统计结果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RCSQ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再入睡维度外,其余维度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质量的标准化结构方法SLEEP-MAD模式应用于ICU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应对水平,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sthma severity, sleep disorders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Methods

We evaluated 45 children with asthma of both sexes aged between 7 and 12 years, diagnosed by a pediatrician/pulmonologist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IV Brazilian Guidelines for Asthma Management: severity (intermittent/mild and moderate/severe) and control (controlled, partially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Quality of life (QoL), presence of sleep disorders and exercise capacity were respectively assessed using the following instruments: Pediatric 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PAQLQ); Sleep Disturbance Scale for Children (SDSC); and six-minute step test (6MST).

Results

Intermittent/mild and moderate/severe asthma were observed in 51.1% and 48.9% of the children evaluated, respectively. Only 8.89% of the sample had uncontrolled asthma.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a better QoL was observed in children with lower asthma severity, lower SDSC total score and lower levels of dyspnea induced by the 6MST (β = ?0.395, p = 0.003; β = ?0.338, p = 0.011; β = ?0.352, p = 0.008; respectively). These factors explained 31% of the PAQLQ total score variation.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cardiorespiratory variables, spirometry, asthma control and number of steps in 6MST) did not predict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s

Lower asthma severity (intermittent/mild), fewer symptoms of sleep disorder, and lower exercise-induced dyspnea predicts better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耳穴组合刺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MHD患者睡眠质量,选取90例MHD伴睡眠障碍(PSQI≥10分)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采用MHD患者常规护理)、耳穴组合1组(选双耳神门、肝、心、肾穴,耳穴组合刺激)、耳穴组合2组(选双耳肩、肘、腰、踝穴,耳穴组合刺激),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3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合1组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与对照组和耳穴组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合2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刺激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睡眠障碍,且病症相关耳穴的效果显著优于非相关穴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及智力落后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两类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31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21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及7名正常发育儿童进行早期社会交流量表检测及Gesell发展诊断量表评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在各个低水平及高水平回应性和自发性共同注意力指标上均存在差异(P0.05),语言发育迟缓组在眼神接触、高水平自发性共同注意力指标上存在差异(P0.05)。孤独症谱系障碍组与语言发育迟缓组在注视交替、指示、展示、低水平及高水平的回应性共同注意力指标上存在差异(P0.05)。此外,跟随远距离指示、注视交替及指示能力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及语言发育迟缓组共同注意力相对独立的差异项。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高水平与低水平的回应性及自发性共同注意力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主要在眼神接触的行为上缺陷明显。跟随远距离指示能力、注视交替能力及指示能力是判别孤独症谱系障碍与智力落后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相对独立差异项,临床上可以借此对以上两类儿童做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2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小儿哮喘,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