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4日至2019年3月12日在北京阜外医院住院并行CTO-PCI患者78例。根据术中使用抗凝药物情况将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39例)和普通肝素组(39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总出血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2.6%比5.1%,P=0.556)、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15.4%比10.3%,P=0.4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心脏死亡、计划外的血运重建、缺血事件上均未见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分型(BARC)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2.8%比10.3%,P=0.723)、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2.6%比0,P>0.9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BARC 3~5型严重出血事件。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0比2.6%,P>0.9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比较,比伐芦定在CTO-PCI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在出血高风险患者中应用能否获益仍需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伐芦定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二科住院接受PCI治疗408例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的不同抗凝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154例,低分子肝素钠组124例,肝素钠组130例,分析3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诊介入术前提前应用比伐芦定与常规用药相比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提前比伐芦定组(治疗组,49例)和常规比伐芦定组(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治疗组在患者及家属同意行急诊PCI时即给予比伐芦定治疗,首先静脉给予比伐芦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4 h。对照组在急诊PCI进入导管室穿刺时给予比伐芦定,给药方案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造影时罪犯血管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出血发生率,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所见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0级血流比例低于对照组(44.9%∶74.1%,P<0.05),术后血流帧数优于对照组[(31.4±8.9)帧∶(43.6±9.2)帧,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I、CABG和OMT治疗CTO病变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3项研究,涉及29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共计21 889例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概率排序第一位的是PCI(53%),第二位是CABG(47%),第三位是OMT(92%);在全因死亡(A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2%),第二位是PCI(92%),第三位是OMT(100%);在血运重建(RV)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100%),PCI(50%)和OMT(50%)并列第二位;在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韩兆帅  文明洪 《心脏杂志》2017,29(6):672-675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对女性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71例女性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n=39)和比伐芦定组(n=32)。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0.5、1和2 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用药前、用药结束后6、24和72 h分别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 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30 d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支架血栓事件。结果 比伐芦定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ACT值显著大于肝素组(P<0.01);停药后30 min和术前,两组患者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1 h、2 h ACT比伐芦定组小于普通肝素组(P<0.01)。两组术后凝血4项及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30 d,MACCE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出血总发生率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 Ⅱ-Ⅴ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对女性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起效更快,半衰期短,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但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hronic total occlus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TO-PCI)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面仍具挑战性的领域。近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中抗凝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将入选的ACS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104例)和肝素组(102例),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术中冠脉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 GPI)。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及PCI相关资料,并对两组30天内的出血、支架血栓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间支架血栓事件及MAC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轻度出血发生率减少更为显著,严重出血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性差异(1.9% vs2.9%,P>0.05),但比伐芦定组有较低的严重出血风险趋势。 结论: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的ACS患者的PCI治疗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术后(CTO-PC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辅助制定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15例符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PCI术后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运用R3.6.2和易侕软件对数据建立MFP模型、全因素Cox回归模型(ful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其独立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2016-05-2017-10期间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的冠心病患者706例,应用普通肝素患者710例。随访30 d,统计出血事件。根据出血与否将比伐芦定组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30 d内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相似(2.3%∶3.4%,P>0.05),但比伐芦定组患者CRUSADE评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病史、PCI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8.954,95%CI:1.885~42.528,P=0.006)、贫血(OR:4.746,95%CI:1.407~16.000,P=0.012)是比伐芦定组患者30 d内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CTO患者PCI术后MACE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队列研究,包含25 002名CTO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8个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RR=1.06,95%CI为1.01~1.10,P=0.01)、男性(RR=1.68,95%CI为1.17~2.42,P<0.01)、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术(RR=1.50,95%CI为1.12~1.99,P<0.01)、糖尿病史(RR=1.51,95%CI为1.15~1.99,P<0.01)、肾功能不全(RR=2.91,95%CI为2.44~3.48,P<0.01)、支架内闭塞病变(RR=2.15,95%CI为1.08~4.31,P=0.03)、PCI成功(RR=0.52,95%CI为0.38~0.72,P<0.01)和最小管腔直径(RR=0.47,95%CI为0.31~0.70,P<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年龄、男性、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术、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支架内闭塞病变是CTO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PCI成功和最小管腔直径是CTO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ridgePoint系统支持下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ADR)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西京医院接受BridgePoint系统开通CTO病变的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CTO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术中相关参数。观察入选患者的短期预后,包括技术成功(达TIMI 3级血流及残余狭窄<30%)率、手术成功[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MACE。MA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TVR)和心脏压塞等。于出院后30 d及6、12、24和3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入选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男性75例(86%),年龄(61±10)岁,J-CTO评分为(2.49±0.52)分。6例患者采用BridgePoint系统直接行ADR术,均成功。81例患者行BridgePoint系统补救性ADR术,其中62例成功,BridgePoint系统ADR术成功率为78.2%(68/87);19例患者于手术失败后通过正向/逆向技术补救,成功9例,失败10例。技术成功率为88.5%(77/87)。冠状动脉穿孔2例(2.3%),1例置入覆膜支架,1例心包填塞后给予心包穿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猝死1例,心脏压塞1例。住院期间入选患者MACE发生率为3.4%(3/87),手术成功率为85.1%(74/87)。手术时间为(175±72)min,对比剂剂量为(449±155)ml。随访17(11,26)个月,86例患者完成了随访,30 d MACE发生率为4.7%(4/86),6个月为10.5%(9/86),17个月为17.4%(15/86)。结论BridgePoint系统开通冠状动脉CTO的成功率较高,安全、可行,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并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方法 入选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CTO患者3 957例,其中老年组1452例(36.7%)。结果 老年组稳定型心绞痛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老年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左主干CTO比例,绝对性、截然闭塞(刀切状)、长度≥15mm、直径≤2.5mm及桥侧支CTO比例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CTO靶血管成功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也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老年CTO病变患者具有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多支病变所占比例偏高的特点,且病变程度复杂,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们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离散度(QTd)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探讨PCI对CTO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CTO病变单纯接受DCB治疗的患者45例,共计49处病变,在术后至少3个月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复查.观察终点为靶血管病变处再狭窄、再闭塞和主要心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理念的精进及新型器械的出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球多个国家、地区陆续形成了各自的手术推荐路径,即流程图。各流程图特点鲜明,有着明显的时代及地区印记,体现出了流程图制定者对CTO-PCI的深刻理解,对全球CTO-PCI的普及与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未来学术交流环境更加全球化、规范化,CTO-PCI的技术、理念也必将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不同年龄老年人完全闭塞性病变 (CTO)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年间 ,对 4 2 4例CTO患者进行了 6 2 5次PCI术 ,其中 6 0~岁组 343例 (5 16次PCI术 ) ,75~ 91岁组 81例 (10 9次PCI术 )。术后 6个月内每月至少门诊复查 1次 ,以后定期随诊、电话随访。术后 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结果 两组CTO患者PCI术成功率均较高 (6 0~岁组 82 6 %对 75~ 91岁组 79 8% ,P >0 0 5 ) ;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或冠状动脉修补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间其他并发症如非Q波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等差异亦无显著性。与 6 0~岁组相比 ,75~ 91岁组较少行支架置入术 (4 5 9%对 30 3% ,P <0 0 1)。术后 6个月内共有 316例接受冠脉造影复查 ,其中 6 0~岁组 2 83例 ,75~ 91岁组 33例 ,两组间再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 (6 0~岁组 5 7 2 %对 75~ 91岁组6 3 6 % ,P >0 0 5 ) ;支架术较单纯球囊成形术 (POBA)再狭窄率显著降低 (4 6 5 %对 6 9 2 % ,P <0 0 1)。 结论  75~ 91岁患者PCI手术成功率与 6 0~岁患者相似 ,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指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狭窄程度为100%或几乎达100 %的病变,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0级或1级,前者称完全性闭塞,后者称功能性闭塞.CTO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由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复杂病变,心肌顺应性差,且常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尽早进行血管重建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PCI)治疗取得了飞速发展,PCI因创伤小、恢复快,为大多数老年患者所接受,但CTO仍是PCI治疗的难题,成功率相对较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通过比较PCI治疗与药物治疗CTO,发现PCI治疗对慢性闭塞病变患者远期预后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和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 097例,按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率,NACE定义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uTLR)和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uTLR组成的复合事件。其他观察指标还包括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依据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计算倾向性评分,以1∶2的比例匹配两组患者。匹配前、后均比较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 097例患者,年龄(61±10)岁,其中女性3 421例(26.1%)。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10 363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5 468例。匹配前与肝素组比较,比伐芦定组中患者的年龄偏大,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合并高血压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P均<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发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46例CTO病变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周岁)149例和非老年组(65周岁)19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情况等资料,并通过3年随访记录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老年组术前血肌酐浓度、吸烟患者比例、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比例、血管迂曲或钙化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开通成功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11.42%、9.62%)明显低于PCI治疗开通不成功患者(29.55%、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左主干病变是老年冠状动脉CTO患者3年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OR=3.196,95%CI:1.203~6.184,P0.05)。结论 PCI治疗可作为老年冠状动脉CTO病变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合并左主干病变是老年冠状动脉CTO患者3年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或住院接受PCI的312例ACS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的不同抗凝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153例,普通肝素组159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电图ST段回落率(STR)、心绞痛发作次数、术后7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介入术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9),但PCI术后TMPG、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7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术后3个月内MACE的总发生率、PCI术后3个月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比伐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