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行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并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则给予优质护理与系统性功能训练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半年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优质护理与系统性功能训练,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40例(髋关节炎组)以及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股骨头组),两组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红细胞输注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3年深静脉血栓、假体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头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炎组,P<0.05。股骨头组3年深静脉血栓、假体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髋关节炎组,P<0.05。股骨头组患者手术时间、红细胞输注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髋关节炎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效果不如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中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术后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内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监测术前1 d、术后3 d 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DVT)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3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者术后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DVT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底泵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86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足底泵治疗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结果:本组8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足底泵治疗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予以优质护理者归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者归为对照组,每组均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Harri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优质护理可较好地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髋关节置换术后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肌力和深静脉血栓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康复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 康复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将9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重要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全髋置换术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患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髋关节置换术后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2wk、术后3mo、术后6mo进行肌力和深静脉血栓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康复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 康复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下积极完成康复内容及相关要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该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泌尿系感染,可预防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指导下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基础上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风险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可减少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风险和发生率,加快病人康复进程,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实施康复护理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71例,并以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未实施康复护理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6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康复护理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康复护理组的术后疼痛、假肢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护理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7.18%,对照组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并改善髋关节功能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宣教联合早期系统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病人则接受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进行早期宣教与系统训练,比较术后第18天及第30天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治疗第18天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在病人出院30d后的复查中,观察组病人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1)。[结论]早期科学宣教与系统训练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并发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患协作康复模式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缺血型股骨头坏死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患协作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5、10 d和出院1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关节疼痛、功能变化、畸形及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给予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患协作康复模式, 可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 改善疼痛表现, 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胡春霞 《当代护士》2021,28(7):95-9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与系统功能训练对于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16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和系统功能训练,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在Harris评分方面,在干预前表征患者髋关节功能的7个维度方面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表征患者生存质量的8个维度方面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F-12量表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与系统功能训练应用于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髋关节功能状况,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0):3201-3202
目的 探讨表面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特点及相应的护理.结果 35例表面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安全出院.结论 术后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敦.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徐明霞  周艳 《全科护理》2013,(28):2610-261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缩短卧床时间,稳定情绪,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