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过不少论述,其中以隋·巢元方的“肾虚而膀胱热”尤为后世多数医家所宗奉。现令一般认为,本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 1.膀胱湿热:湿热蕴结下焦,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湿热之邪可由感受外邪而来,或由内而生。感于外者,多因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上犯膀胱;或由其他脏腑传入膀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中医学毒邪的基础理论以及古今医家对于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认识,从毒邪致病的角度认识肝肾综合征的发病病机,初步探讨从毒邪论治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从毒邪论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哮病基本病机的既往认识为宿痰伏肺,外邪触发,痰气交阻,肺失宣降则发为哮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哮病湿热郁肺病机也较为常见。湿热之邪或因外感,或为内生,湿热内蕴上干于肺,每遇外邪侵袭或饮食不当、情志因素、劳倦等诱发,湿热郁肺,阻滞气机,内外合邪,肺宣降失司,肺气出入为艰导致哮病。本文从古今认识、病因病机特点、临证辨治等几个方面论述哮病湿热郁肺病机的客观存在,从而强调清热化湿法在哮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7-1388
中医理论认为,帕金森病属"颤振""颤证"等范畴。病位在筋,与肝脾肾相关。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复杂,诸多医家多从心肝脾肾脏腑探讨其病因病机,据此对其辨证论治。然而,作者认为肺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将从肺探讨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5.
黎蒙  程宏斌  姚肖蓉  伍景平 《新中医》2020,52(15):191-192
关于肺热的论述,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丰富,但目前中医教材及参考书中论述较简,没有明确的定义。历代医家对肺热的病因病机虽多有阐述,但相关论述散乱,系统性差。笔者尝试深入研究中医古籍文献中肺热的病因病机,通过对与肺热相关的文献整理,探析古代学者提出肺热病机的不同学术观点,认为中医古籍中对肺热病因病机的认识有表邪犯肺、肺气热盛、心火及肺、血热郁滞、火热克金、伏邪等。这有利于拓展中医临床思维,提升中医治疗水平,为中医的临床科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中医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总结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虚损邪干六个方面。在治疗方面,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运用中药、针灸等不同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理论标准制定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有待学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金元以前诸多医家对脱发病因病机认识以“虚象”为主,动辄选用补血填精之品,而易忽视“实邪”致病的情况,难免有偏颇,在临床治疗上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后经张从正首次提出脱发的实性病机,实现了脱发病因病机认识的新突破,并通过历代医家对其认识的不断补充完善,为后世治疗脱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实邪所致脱发源流进行梳理,发现实邪是致脱发的重要病机。并从“气滞血瘀、痰湿蕴热、血热风燥、心火上炎”四方面对实邪致脱发的基本病机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化瘀通络、清热化痰、凉血祛风、清心降火等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医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总体病机达成基本共识:糖尿病病程日久,久病及肾,肾不耐邪,体用两伤,开阖失司,体内浊毒积聚,侵犯五脏六腑,致五脏六腑俱伤,气血阴阳俱损。在此基本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各医家根据临床心得,创新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病因病机理论:邪伤肾络,肾之玄府闭塞,微型癥瘕形成,伏邪藏匿等,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病机层次学说。当代医家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认识丰富,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肝论治偏头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参考历代医家、有关资料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认识,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胆,其基本的病机是肝失疏泄,挟邪上扰,头侧肝胆经络不利,不通而痛。偏头痛应从肝辨证论治。1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在肝或外感风邪侵袭头侧肝胆经脉;或情志失常,肝失  相似文献   

10.
眼丹源流考     
历代医家对眼丹的论述颇为丰富,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方面对眼丹的源流进行整理概括,梳理其病名沿革,归纳其病因病机,总结其治法,研究其学术脉络和规律,以期为当今临床提供参考。眼丹之名见于南宋刘昉等《幼幼新书》,其病因病机复杂,邪毒深陷,病势危重,诸医家认为此病发生多以心肝积热或脾胃热盛为基础,又不能忽视复感风热之邪或气血凝滞等因素;治疗多从"风""热""毒""虚"或"成脓与否"入手,归纳出疏风清热,清胃泻火解毒,清心泻肝,扶正祛邪、托毒外出及针刺排脓、外敷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