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从海马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结构蛋白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海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海马NVU体外共培养体系,采用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模拟DD环...  相似文献   

2.
杨蕙  雷诗卉  李薇  孟盼  王瑾茜  刘检  王宇红 《中草药》2023,54(7):2163-2171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调控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脑环境下的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纯化和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标记巢蛋白(Nestin)进行荧光鉴定。取第3代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海马无翅基因3a(recombinant wingless 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3a,Wnt3a)信号抑制剂XAV-939组。在干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和皮质酮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脑环境进行造模,空白血清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于造模同期分别给予不同血清。干预18 h后,采用WST-1检测干细胞活力,采用Brdu免疫荧光结合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评价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别采用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核抗原(neuron 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免疫荧光评估干细胞的分化能力,采...  相似文献   

3.
刘检  刘林  唐林  韩远山  杨蕙  凌佳  龙红萍  蔺晓源  王宇红 《中草药》2019,50(10):2420-2427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ZGF)对自噬介导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大鼠海马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unit,NVU)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和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海马NVU体外共培养体系,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采用高糖(150mmol/L)联合皮质酮(200μmol/L)干预制备海马NVU细胞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和ZGF含药血清组。采用Furo-3/AM染色法检测海马NVU神经元细胞内钙水平,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检测海马NVU神经元细胞内自噬标志物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人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LC3-II)及谷氨酸受体2(Glu R2)/Ca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空白血清对照组海马NVU神经元细胞内钙水平显著升高,自噬标志物Beclin-1、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Glu R2、m 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ZGF含药血清组海马NVU神经元细胞内钙水平明显降低,自噬标志物Beclin-1、LC3-II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luR2/Ca2+/mTOR信号通路中Glu R2、m T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M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 ZGF对自噬介导的DD大鼠海马NVU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GluR2/Ca2+/mTOR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蕙  刘检  唐林  蔺晓源  罗薇絮  韩远山  刘林  孟盼  王宇红 《中草药》2020,51(11):3013-3020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二甲双胍0.18 g/kg+氟西汀1.8 mg/kg),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低剂量组(20.52、10.26g/kg),另设健康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ig给药28 d后,采用血糖仪及ELISA法检测空腹血糖及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旷野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胰岛素受体磷酸化蛋白(p-IR)、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海马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并伴随明显的外周胰岛素抵抗,其在旷野实验中的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延长;蛋白检测结果表明大鼠脑内p-IR、p-IRS-1、p-PI3K、p-Akt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外周胰岛素抵抗水平减轻,其在旷野实验中的活动次数显著增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而海马内p-IR、p-IRS-1、p-PI3K、p-Akt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有效调节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动物脑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灌胃、链脲佐菌素注射(38mg/kg)和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20.53 g/kg,10.26 g/kg,5.13g/kg)组,以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空间探索时间(SET)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组大鼠EL明显缩短,SET明显延长(P0.05)。电镜下可见,正常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内部嵴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肿胀,内质网脱颗粒严重,线粒体内嵴消失;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部分胞内可见线粒体。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可能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结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归降糖解郁方低、高剂量组,阳性药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高剂量组.采用STZ联合慢性应激的方法建立DD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1d.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免疫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前额叶皮层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尾尖采血测量大鼠空腹血糖,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  相似文献   

8.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红  杨蕙  尹玲桃  柴上  韩远山  张秀丽  谭元生 《中草药》2014,45(11):1602-1606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ig高脂乳剂、iv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和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 g/kg+百忧解1.8 mg/kg)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20.53、10.26、5.13 g/kg)组,同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各组造模同时ig给药,共4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上腺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具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干预后,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肾上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血糖、血脂异常,该作用可能与其保护肾上腺,降低循环系统皮质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介导的凋亡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ZGF)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DD大鼠动物模型及模拟DD环境的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luR2阻断剂(CNQX)组和ZGF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luR2、Parkin、Cyt-C、SYN及PSD-95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ZJJF)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大鼠海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1)与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制DD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 g·kg-1+氟西汀0.0018 g·kg-1)组,ZJJF(32.82 g·kg-1)组,ig给药4周后,采用旷场实验(OFT)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模型大鼠海马Bcl-2,Bax,Caspase 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FT实验中活动总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和ZJJF(32.82 g·kg-1)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多(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Caspase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海马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 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ZJJF(32.82 g·kg-1)组海马Bcl-2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 8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ZJJF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异常,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海马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部分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糖尿病抑郁模型,给予丹栀逍遥散5w后,观察其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肝糖原、肝组织IRS-2、PI3-K和AktmRNA的变化。结果:丹栀逍遥散降低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升高肝组织IRS-2、PI3-K和AktmRNA的表达。结论:丹栀逍遥散治疗糖尿病抑郁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脂代谢和提高肝组织的IRS-2、PI3-KmRNA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外周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2.
董倩倩  张俊萍 《新中医》2021,53(23):149-154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能力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Bufalin)处理组(0.25,0.5,1μmol/L)和顺铂(DDP)组(1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体重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调脂降糖片干预治疗,以二甲双胍片作为阳性对照。8周后采用血糖钳技术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值(HDL-C/ T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代谢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调脂降糖片治疗后大鼠TC、TG、HDL-C/TC、FINS、FFAs显著下降,而ISI、GIR明显增加,其作用与二甲双胍片基本相似。结论调脂降糖片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左归降糖清脂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KR鼠肝组织PI3K、AKT1、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MKR鼠按性别、空腹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同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高脂饲养8周。各给药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其中中药组予左归降糖清脂方29.6g/kg灌胃治疗8周后,以心脏采血处死各组小鼠,采用电化学法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常规生化法检测肝功能、血脂;电镜及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及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组织PI3K、AKT1、mTOR的mRNAs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清脂方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KR鼠肝功能,降低空腹血糖、血脂、降低肝组织PI3K、AKT1、mTOR的表达水平(P<0.01),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结论:左归降糖清脂方通过降低PI3K、AKT1、m TOR的表达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抑郁模型大鼠血清CORT昼夜节律及SCN内Per1、Per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抑郁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针刺组(12只)3组。模型组和针刺组运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应激法建立糖尿病抑郁复合模型。针刺组于造模后每日取穴"后三里"(双)、"三阴交"(双)、"百会"针刺,每次留针20 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7 d。空白组和模型组相同方法抓取固定,不予处理。针刺结束后检测各组血糖、旷场实验行为学变化、血清CORT昼夜节律及SCN内Per1、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糖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针刺组大鼠血糖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水平跨格数和直立次数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针刺组大鼠水平跨格数和直立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CORT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且近似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CORT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ORT昼夜节律恢复;模型组大鼠Per2基因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针刺组针刺治疗后Per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糖尿病抑郁模型大鼠血糖、抑郁情绪及CORT昼夜节律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糖尿病抑郁大鼠SCN内Per2基因表达,从而降低对正性过程的反馈抑制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柴胡止血液对置器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影响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置器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宫内膜组织,给含药血清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的方法测定ERK1/2和PI3K磷酸化的水平。结果:4号组织的归脾汤组升高了PI3K磷酸化水平,P<0.05;1号组织的柴胡止血液组有升高ERK1/2磷酸化水平的趋势;3号组织的柴胡止血液组有升高ERK1/2磷酸化水平的趋势;5号组织的柴胡止血液组有升高PI3K磷酸化水平的趋势;2号组织的归脾汤组有升高ERK1/2磷酸化水平的趋势;4号组织的归脾汤组有升高ERK1/2和PI3K磷酸化水平的趋势。结论:对于出血量大的肝旺患者,柴胡止血液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通路来增强血管的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出血量较小的肝旺患者证,柴止血液可能通过激活PI3K通路来调节组织抗炎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微环境的保护与支持,自噬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的复发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自噬经典信号通路,过度的自噬能够诱导自噬细胞的凋亡,而ROS通过改变细胞的内部环境在细胞凋亡和自噬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通过产生ER应激影响ER中的蛋白错误折叠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和死亡。因此,探究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医药是否可以通过ROS介导的ER应激调控自噬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结肠癌的转移,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翻白草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肝组织胰岛素底物-2-磷脂酰肌醇-3激酶(IRS-2-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翻白草经溶剂提取,聚酰胺柱分离提取得总黄酮提取物;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翻白草总黄酮高剂量(216 mg·kg﹣1)和低剂量(108 mg·kg﹣1)、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悬浊液20.8 mg·kg-1),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其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肝糖原、胰岛素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s法检测肝组织IRS-2和PI-3K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血糖及总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翻白草总黄酮高剂量组血糖下降(P<0.05),TC下降,HDL-C升高(P<0.05);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肝组织IRS-2和PI-3K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 结论: 翻白草总黄酮能纠正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降低减少肝糖原的输出,提高肝组织胰岛素IRS-2-PI3-K蛋白表达,从而减弱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董滟  雷敏  董慧君 《四川中医》2007,25(11):18-20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实验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加叶酸及维生素B12组、六味地黄丸大剂量组、六味地黄丸中剂量组、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每组10只,用1%高蛋氨酸饲养制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模型,边造模边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1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叶酸、Vit B12,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结果:六味地黄丸大剂量组的叶酸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六味地黄丸大、中、小剂量组的VitB12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六味地黄丸大、中、小剂量组的Hhcy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大剂量能维持模型鼠叶酸水平,大中小剂量都能维持模型鼠Vit B12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Hcy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