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消渴目病在西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五轮学说"结合脏腑辨证,探索消渴目病的诊疗方案,以期为消渴目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消渴目病,即现代临床所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消渴病情发展后所表现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消渴微血管病变所能展示的主要表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外治方面治疗消渴目病的诸多治法,如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耳穴、针灸等。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流程,为后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与中医的消渴病症接近,可归属于消渴范畴。然而由于各代医家对前人理论和经验的认识程度不同、角度不同,在理解上也各有偏颇,往往赋予消渴不同的内涵。基于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以医籍中有关糖尿病论述部分为"体",以现代医学知识为"用",理顺中医病名的层次关系,从病症、病性、病因、病位四个角度对糖尿病(消渴)相关中医病名进行追溯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消渴肾病在临床上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肾病基本等同,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医在延缓病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古籍文献中整理相关治疗记载,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及方药等方面出发,为广大学者认识消渴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消渴目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名称,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致盲率较高,是目前中西医治疗的难点,中医学对之多有论述,本文通过整理中医文献,总结出津液学说、气阳学说、玄府闭塞、瘀血阻络为消渴目病的主要病机,为消渴目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据分析《南征用药心得十讲》中对消渴相关的遣方用药,探索首届全国名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检阅《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筛选出治疗消渴相关的病案,将病案中所用中药进行整理,建立Excel 2007用药十讲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方剂65首,中药共计105味,用药频次达693次,消渴所用中药使用频次前五味为丹参、枸杞子、黄芪、人参、黄连;药物类别排列前位的是清热药、滋阴药、补气药,体现南征教授论治消渴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的治疗思想,多用苦寒甘平之味,少用辛燥大热之品;药物归经多属肺、胃、肾经。结论: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并通过药物分析印证了南征教授治无定法、谨守病机、恒动辨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渴明目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74例,随机分为消渴明目汤组38例(74眼)及羟苯磺酸钙组36例(71眼),分别予消渴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和眼底变化,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消渴明目汤组及羟苯磺酸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72.2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明目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同期羟苯磺酸钙组(P<0.05)。结论消渴明目汤能有效缓解DR患者眼底微循环障碍、血管及血流改变、出血、渗出等。  相似文献   

8.
消渴与消渴病异同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光明中医》2002,17(3):7-9
消渴一症首见于《内经》 ,历代医家对消渴、消渴病两个相似、相容又不相同的概念 ,病因、病机、遣方用药混为一谈。虽然隋·甄立言对此做了明确的论述 ,但至今医家们仍将两者相提并论 ,二者名称相互混称 ,从而影响了消渴病 (即糖尿病 )的现代中医研究和治疗。故此 ,我们应从理论上、临床上将消渴病从“消渴症”中分离出来 ,以便科学的有效的指导中医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经验整理 ,有利于开发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武静  周华祥 《河南中医》2007,27(3):83-8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及视功能损害程度有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为糖尿病后期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发病率高,对视功能危害严重,迄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以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为主,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及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DR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在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专方专药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现对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学核心内容之一,由于消渴目病是消渴病后期眼部的并发症,因此传统文献多侧重从消渴的角度探讨病因病机。如…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30-1431
消渴病是中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糖尿病虽然属于慢性内科病,但其危害性极高。早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就有了对消渴病的记载,而且当时人们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经形成雏形,为祖国医学作出巨大贡献。文章对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中医文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进行探讨分析,简略归纳出本时期对消渴因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孙健  南征 《吉林中医药》2020,40(2):188-189,274
南征教授提出消渴肾病病位在"散膏",其病机关键是毒损肾络,邪伏膜原,治疗当"调散膏"以治病之本,"达膜原"以解散邪毒,创立代表方剂消渴肾安汤,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athy,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根据症状将该病称之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血灌瞳神",现代医学也称之为"消渴目病"。"久病入络"理论属于络病学说的核心观点之一,其由络病理论发展而来,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重要观点。DR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符合"久病入络"之前提,久病必虚且虚久常瘀;同时,络脉逐层分级,延伸到眼部而为目络,目之络脉众多、纤细幽深,络中血行缓慢,易于瘀滞;消渴病暗耗气血津液,目络空虚,气亏血少推动无力,终至瘀血产生。此外,从现代发病机制而言,DR主要与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小板状态等有关,以上机制或可直接产生瘀血,或为瘀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中医学将DR归属于络病范畴,络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瘀血贯穿DR的始终,是DR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络以通为用"也是叶氏提出的观点之一,已经在诸多学科进行了应用,疗效确切。在治疗本病时,也要严格把握"络以通为用"的基本原则,针对DR之络虚和瘀血,采用补虚通络的方法,配合虫类药、风性药、散结药和入肝经的药,使亏虚之目络得补、瘀滞之目络得通,以达到了改善症状、提高视力、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本文初步研究民国以后的近现代中医对消渴的认识,希望对当代治疗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症状,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燥热"贯穿消渴病发展始终,燥热日久化生火热、湿热、痰热、瘀热毒邪,诸邪蕴结,毒邪内陷脏腑,加重消渴病情,形成复杂的病机变化,导致变证百出,如水肿、痈疽、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等病证,顽固难愈。历代诸多医家,在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文章从"燥热化毒"的角度来分析消渴病病因病机特点,为临床防治消渴及其并发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Diabetes is a major medical problem that imperils public health.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lled diabetes-related symptoms "Xiaoke" disease. In ancient China, TCM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ere used widely in treating Xiaoke and abundant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CM theory on diabetes and its achievemen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the past. Us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cent progress in diabetes therapeutics, including data from clinical trials, are presented. Mechanistic studies from basic research are discussed. Yin-yang balance and a holistic approach of TCM may complement diabetes treatment in Western medicine. With continuous efforts, TCM c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fighting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中医眼科临证时,应充分结合中西医诊断技术考虑眼部病因,辨清全身病机,整体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目症与全身症状相结合,眼部检查与舌象脉象相结合,灵活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多层次分析、综合辨证、确定证侯,提出合理的治法与方药,对提高眼病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将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发挥的治疗作用拟作"阳气",根据激素使用剂量不同,从"升阳""温阳""回阳"分论,提出激素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辨证发挥中医药优势预防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重在及时顾护津液、挽存真阴、填精益髓。基于此,提出激素的使用应中西结合,扬长避短,以期为更好地认识及使用激素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是"髓"本质的生物学基础,围绕"髓"形成单个或多个"靶点"的集合就是"髓"为中心的治疗靶点。针对"髓"的单个或多个靶点的不同组合可提出若干个不同治疗方案,包括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防治方案及"补肾生髓"防治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防治肝藏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能力和水平。"髓"是"肝肾同源"的中心环节,极大地深化和提高了"肝肾同源"的理论认识,明确了深入研究中医药调控再生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药黄连及其复方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黄连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与在治疗消渴证的古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黄芪、女贞子、麦冬等配伍后,既保留了黄连的降血糖作用,又增强了机体对刚果红的廓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