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并探讨影响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因素.方法:根据ALT≤0.5 × ULN、0.5×ULN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以血清 e 抗原状况和患者年龄分组对 ALT<2×ULN 的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 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对253例ALT<2×ULN 的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 HBV血清标志物,分别按肝脏病理分级、e-抗原状态和 HBV 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中 HBeAg 阴性比例均较轻度组高(P=0.043,P=0.033);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均较轻度组大(P=0.004,P=0.000)。HBeAg阴性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中肝脏炎症、纤维化患者比例较高(P=0.001,P=0.007)。≥38岁的 HBeAg 阴性CHB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00,P=0.041),HBeAg 阳性 CHB 患者中,低病毒载量CHB患者比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42,P=0.042),年龄<38岁的CHB患者无论是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间均无相关。结论年龄是预测不同HBV DNA水平下CHB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对于ALT<2×ULN的CHB患者,均应积极建议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而对于≥38岁 HBeAg阳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BsAg定量水平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组织学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100例,5.00×102拷贝/ml≤HBV DNA<104拷贝/ml,ALT正常的HBeAg阴性CHB患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均>40岁.根据HBsAg定量水平被随机分成了2组,A组(HBsAg定量<1500 IU/ml)61例和B组(HBsAg定量≥1500 IU/ml)39例.2组患者均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HBsAg定量,肝组织学G、S分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HBsAg定量低水平时,肝脏炎症活动度(G≥2)百分比或者肝脏纤维化(S≥2)百分比分别为14.75%与6.56%,在HBsAg定量较高水平时,肝脏炎症活动度(G≥2)百分比和肝脏纤维化(S≥2)百分比分别为89.74%与79.49%,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评分与HBsAg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对HBeAg阴性CHB患者来说,HBsAg定量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故肝脏组织学检查仍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病理特征,筛选与显著性组织学损伤相关的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方法分析2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ALT水平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分析组织学变化与常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1)CHB患者221例,不同ALT水平的显著性炎症发生率为ALT≤1 ULN组18.6%(8/43)、ALT1~2×ULN组40.26%(31/77)、ALT2×ULN组81.19%(82/101);而显著性纤维化发生率为ALT≤1 ULN组20.93%(9/43)、ALT1~2×ULN组37.66%(29/77)、ALT2×ULN组62.38%(63/101)。ALT2×ULN组患者显著性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发生率均较ALT≤1 ULN组和ALT1~2×ULN组的显著增高(P均≤0.00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LT、AST、Alb与显著性肝脏炎症相关,ALT、AST预测显著性肝脏炎症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0.854±0.03);而AST、GGT、AKP和PLT与显著性肝纤维化相关。APAG(AST、PLT、AKP、GGT)模型及APRI指数预测显著性肝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0.874±0.03)。结论 1.ALT正常或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显著性改变较常见。2.APAG(APAG=0.034×AST-0.02×PLT+0.02×AKP-0.016×GGT)是预测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肝脏》2015,(8)
目的对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与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差异,病理改变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ALT2 ULN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所有患者病理改变与年龄关系。结果 (1)HBeAg阳性组患者144例,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4期,其中达G2及以上、达S4者分别为121例(84.03%)、14例(9.72%);HBeAg阴性组患者208例,肝脏炎症改变在G1~G4级,纤维化程度在S0~S4期,其中G2及以上、达S4者分别为164例(78.85%)、67例(32.2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患者炎症活动度无明显差异;HBeAg阴性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随着年龄增长,炎症活动度无明显差异,但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阴性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炎症活动度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则在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对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指征(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2或肝纤维化分期≥S2)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LT水平2×ULN慢性HBV感染者207例,根据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为G2和S2组(87例)与≥G2或≥S2组(120例)。记录其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APRI评分;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APRI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ALT、AST、PLT及APRI对ALT2×ULN患者抗病毒适应证的判断效果。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PRI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1、0.597,P值均0.001)。在ALT、AST、PLT、APRI对抗病毒适应证的判断效果中,APRI的判断价值最高,其对判断≥G2或≥S2组、≥G2组、≥S2组的AUC分别为0.913、0.882、0.881。APRI预测≥G2或≥S2组的AUC为0.913(95%可信区间为0.871~0.954),最佳截断值为0.5324;当APRI≥0.5324时,患者存在显著的肝组织学病变,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2或纤维化分期≥S2,达到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9.66%、92.11%、83.87%。结论 APRI对于协助了解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变化、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可减少临床应用肝穿刺有创评估组织学改变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ULN≤ALT≤2×ULN)肝组织学与血清学的关系.方法 对全国多中心516例CHB患者(1×ULN≤ALT≤2×ULN)行血清学及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分析两组肝组织病理学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透明质酸(HA)和α2-巨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HBsAg、HA和α2-巨球蛋白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HBV DNA可做为HBeAg阴性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HBsAg、HBeAg、HA和α2-巨球蛋白均可做为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组织损伤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ALT2倍正常值上限(2×ULN)的慢性HBV感染人群中,一般临床指标对肝脏病理结果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同期化验肝功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 DNA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该类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其肝脏病理结果的预测作用。结果 122名患者中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G≥2或S≥2)者共94例(77.0%),早期肝硬化者5例(4.1%)。G2组与G≥2组相比,除HBV DNA外,其余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2组与S≥2组相比,年龄、HBeAg、HBV DNA、AST、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HBeAg和AST是肝脏明显纤维化(S≥2)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血清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年龄40岁、HBeAg阴性、AST40U/L者应积极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必要时尽早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启动抗病毒治疗ALT阈值的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行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初治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ALT水平和显著肝组织学改变(≥G2/S2)的风险。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模型诊断肝组织炎症≥G2或纤维化≥S2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47例符合要求的CHB患者, 中位数年龄为38.0岁, 72.9%为男性。ALT水平在正常范围时, 分别有66.9%和53.0%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ALT为1~2×ULN时, 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的比例上升为81.2%和60.0%。调整混杂因素后, 发现较高的ALT水平(> 29 U/L)与显著的肝脏炎症(OR:2.30, 95%置信区间:1.11~4.77)以及纤维化(OR:1.84, 95%置信区间:1.10~3.09)有关。引入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后, 不同ALT治疗阈值标准下的CHB患者出现≥G2/S2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肝脏炎症的相关性,评估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对显著肝脏炎症(≥G2)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CHB初治患者422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value,ULN)的患者222例,ALT≥2倍ULN患者200例,全部进行GP73、AST、ALT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检测。ALT2×ULN的患者进行肝活检,分析GP73与肝组织病理炎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对于显著肝脏炎症(≥G2)的诊断效能。结果 ALT2×ULN的患者GP73水平显著低于ALT≥2×ULN的患者,中位数分别为50.68 ng/mL和110.6 ng/mL (P0.01)。ALT2×ULN的患者具有显著肝脏炎症(≥G2)及显著纤维化(≥S2)者分别为57例(25.7%)和110例(49.5%),显著肝脏炎症组(≥G2)的GP73水平高于无明显肝脏炎症组(G0-G1)(P0.01),伴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增加,GP73水平逐渐升高且与肝组织病理的炎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5(P0.01)。Logistic回归构建的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诊断显著肝脏炎症的效能(≥G2)明显优于单独应用GP73、ALT以及AST,AUROC为0.836(95%CI:0.781~0.8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44%、80.61%(P0.01)。新模型采用≤2.88以及≥4.2的诊断界值可以使80.6%(175/222)的CHB患者避免行肝活检。结论血清GP73与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密切相关,应用GP73联合AST的无创诊断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显著肝脏炎症,替代肝穿刺,用以判定ALT在2倍正常值以下的患者是否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并比较CHB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等级,预测抗病毒疗效的能力。方法将ALT≥4倍正常上限(ULN)和(或)HBV DNA≤6.55 log10拷贝/ml设定为具备预测抗HBV有效的能力指标,纳入365例资料完整的CHB患者,根据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不同分为四组,Ⅰ组(炎症G2,纤维化S2),Ⅱ组(炎症≥G2,纤维化S2),Ⅲ组(炎症G2,纤维化≥S2),Ⅳ组(炎症≥G2,纤维化≥S2),统计各组与ALT、HBV DNA两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65例患者根据不同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为Ⅰ组(167例)、Ⅱ组(48例)、Ⅲ组(107例)、Ⅳ组(43例),4组ALT≥4 ULN例数分别为18、7、11、17例;4组HBV DNA≤6.55 log10拷贝/ml例数分别为38、8、54、17例;4组满足ALT≥4 ULN和(或)HBV DNA≤6.55 log1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31.7%、22.9%、57.0%、65.1%。经χ2检验,Ⅰ组与Ⅱ组、Ⅲ组与Ⅳ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CHB肝组织显著纤维化指标比肝组织炎症指标具备更突出的预测抗病毒疗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慢性HBV携带者与血清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的差异, 并寻找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按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A组:ALT≤0.5×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of normal, ULN), B组:0.5×ULN0.05), C组的脾脏厚度较A组、B组显著增加(均P<0.01); 随炎症分级的增加, 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肝内HBcAg阳性率显著增加(均P<0.05);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血清HBeAg阴性患者比率随纤维化程度加重显著增加( 均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ALT<2×ULN), 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 伴或不伴纤维化改变, 密切随访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肝内HBcAg的表达, 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经皮肝组织活检的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98例,检测其ALT水平、HBV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LT水平对显著肝脏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炎症活动指数(Hal)≥4、纤维化(F)评分≥3的患者分别占22.4%与17.3%.ALT为(0.51~1.00)×正常值上限(ULN)组发生上述病理改变的比例均高于(0~0.50)×ULN组(HAI≥4:36.4%比11.1%,χ2=8.881,P=0.003;F评分≥3:27.3%比9.3%,χ2=5.487,P=0.019).年龄每增长10岁是HAI≥4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0,P=0.023);年龄>45岁者发生HAI≥4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岁者(33.3%比13.4%,χ2=4.923,P=0.027).HBV DNA<1×104拷贝/mL时,仍有14.9%的患者Hal≥4分、12.8%的患者F评分≥3分.结论 部分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HBV D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肝组织活检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0.50×ULN有望为中国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处理提供一个恰当的ALT"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ALT水平慢性HBV携带者和血清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B超检查结果 的差异,寻找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 方法 将128例患者分为3组:A组:ALT≤0.5×正常值上限(ULN),B组:0.5×ULN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HBeAg阴性CHB406例肝穿病理标本,常规HE、Masson三重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进行分级和分期,并比较其与ALT的关系.结果 病理诊断为HBeAg阴性CHB轻度292例(71.92%),中度96例(23.65%),重度18例(4.43%).其中73.65%的患者肝脏炎症损伤≥G2,64%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炎症活动度分级与ALT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7).结论 70%的HBeAg阴性CHB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损伤和(或)肝纤维化,且与ALT的增高程度没有相关性,约30%的患者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60例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组,对比各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 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测定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达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60例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T水平、HBV 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上两指标随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肝脏病变在G2或/和S2以上,对于这部分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密切随访年龄、血清ALT、HBV DN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的变化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71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检测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71例患者分为4组,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5 ×ULN(正常值上限),B组0.5 ×ULN<ALT≤1×ULN,C组1×ULN< ALT≤2×ULN,D组2×ULN< ALT≤5 × ULN,观察各组患者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其他肝脏生化学指标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及肝纤维化模型(APRI,以AST/PLT比值的统计量作为数字化模型)的关系.结果:A组25%患者肝组织炎症为G2,B组和C组分别有16.4%、49.2%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为G2~G3,不同ALT组间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ALT水平升高,肝组织G2~G3检出比例增加;171例患者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球蛋白(Glo)、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LT、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组,年龄、HBeAg状态、白蛋白(Alb)、AST、GG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随着纤维化程度进展,AST、APRI值逐渐升高,Alb、PLT逐渐下降.结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ALT正常,仍有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改变,需综合观察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必要时建议患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准确了解肝脏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耿晓霞  林健梅  杨兴祥  黄仁刚  江南 《肝脏》2013,18(3):141-145,181
目的对比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这两部分患者中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96例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136例与HBeAg阴性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两部分患者中,不同肝脏病理改变时上述临床资料的变化。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2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S2者分别为70例(51.5%)、14例(10.3%);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HBeAg阴性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及肝脏病变程度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BeAg阳性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加,而性别比例、年龄、HBVDNA定量无明显变化;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加,而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无明显变化。在HBeAg阴性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均明显增加,且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以上两指标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变明显重于HBeAg阳性患者,密切随访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有助于了解肝脏病理变化;对于HBeAg阴性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应同时密切随访年龄、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其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ALT正常的CHB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HBeAg阳性与否、HBV-DNA定量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结果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为G2和S2以上者分别为179例(73.1%)和176例(72.8%);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炎症分级:F=3.986,P=0.009;纤维化分期:F=4.793,P=0.003),同级别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的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普遍高于HBeAg阳性患者(炎症分级:χ2=154.675,P=0.000;纤维化分期:χ2=137.423,P=0.000);性别、HBeAg阳性、HBV-DNA定量与肝组织学改变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在G4和S4者HBV-DNA定量明显低于相对应的其他分级及分期者(P均<0.05)。结论 ALT正常的CHB患者肝组织学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肝活检在评价ALT正常的CHB患者肝炎活动和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演变规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并行肝脏组织活检的5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肝组织活检术明确其纤维化程度,根据纤维化的进展分为两个阶段,早中期阶段(S0→S1→S2)与中后期阶段(S2→S3→S4),两阶段均按ALT分成A[ALT≤正常值上限(ULN,ULN=40 U/L)]、B(ULNALT≤2×ULN)、C(ALT2×ULN)3组。探讨两个阶段纤维化进展与ALT各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10例患者中,男性391例(76.67%),女性119例(23.33%),纤维化早中期患者404例(S0期28例,S1期261例,S2期115例),随着纤维化进展(S0→S1→S2),纤维化与ALT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77,P=0.00)。三组ALT经过χ~2分割法(即Bonferroni法)比较,检验水准调整为0.05/3(即0.017),各组之间的A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7)。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0.137,即随着纤维化进展,血清ALT呈逐渐上升趋势。纤维化中后期患者221例(S2期115例,S3期67例,S4期39例),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2→S3→S4),纤维化与AL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65,P=0.173)。三组ALT经过χ~2分割法比较,检验水准调整为0.05/3(即0.017),各组之间的ALT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7)。结论在CHB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纤维化早中期阶段对应的ALT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中后期阶段与ALT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