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其对尿毒症患者心肌的受累程度进行临床评估时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被选为病例组(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60例)。使用分层应变技术来测量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圆周应变峰值(CS),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左室心肌LS与CS均为心内膜下层心肌峰值较高,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心尖段峰值较高,且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各层心肌LS、GLS及△GLS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中,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高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10)
目的 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层及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血压和冠状动脉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内层、中层和外层及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GLS)和圆周应变峰值(GCS),以及各节段的径向应变峰值(GRS),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左室心肌GLS和GCS均由内而外逐层递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增加(P<0.01),GRS对照组心尖段较中间段及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GRS心尖段较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各层及各节段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层次和对应节段明显减低(P<0.05),GCS中间段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GRS心尖段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前已存在左室心肌和收缩功能损伤,心脏长轴方向的收缩功能和中下份心肌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及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运动及应变功能. 方法 选取本院维持性血透(血透组)及行血透前准备的尿毒症患者(透前组)各1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圆周及径向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收缩期峰值应变(ε). 结果 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的纵向基底段及中间段Vs及V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段Vs分别为(4.36±1.24) cm/s、(5.20±1.78) cm/s、(6.12±2.63) cm/s;中间段Vs分别为(4.00±1.34) cm/s、(4.16±1.48) cm/s、(4.79±1.61) cm/s],透前组Vs降低更明显.圆周及径向运动速度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纵向ε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圆周及径向ε仅透前组降低. 结论 尽管LVEF正常,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局部运动和应变功能仍受损,维持性血透可能部分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无排异心脏移植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心脏移植手术后长期临床随访未发现明显排异反应的患者50例(心脏移植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应用2D-STI检查获取两组左室心肌内膜、心肌外膜、整体纵向应变(endoGLS、epiGLS、GLS)、环向应变(endoGCS、epiGCS、GCS)及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脏移植组纵向应变参数GLS、endoGLS、epiGLS分别为(-16.02±2.95%)、(-18.75±3.44)%、(-15.41±2.46)%,环向应变参数endoGCS、GCS、epiGCS分别为(-25.74±4.59)%、(-15.22±3.79)%、(-10.66±3.73)%,径向应变参数GRS为(26.62±6.11)%,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心脏移植患者即使未发生排异反应,其左室收缩功能仍较正常成人低。2D-STI是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尿毒症患者左房功能的早期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其左房容积指数(LAVI)分为两组:LAVI≤32 ml/m~2为A组(30例),LAVI32 ml/m~2为B组(30例),另选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成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测量各组纵向心室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峰值应变及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并比较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心室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峰值应变和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均减低,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D-STI可以早期检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尿毒症患者左房收缩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斑点追踪成像对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功能的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及短轴应变,探讨STI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59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于左室心尖二腔、长轴、四腔切面和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切面,应用STI定量分析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峰值、短轴径向应变峰值和圆周应变峰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均减低,其中纵向应变基底段的前间隔,中间段的间隔和前间隔,心尖段的前壁和侧壁均减低(P<0.05)。径向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后壁、下壁、前间隔,乳头肌水平的下壁、间隔、前间隔、侧壁,心尖水平的间隔减低(P<0.05);圆周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后壁、间隔、前间隔,乳头肌水平的前壁、侧壁、前间隔,心尖水平除侧壁以外节段均减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尚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应用STI可显示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SLE患者(SLE组)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SLS)、环向应变(SCS)及径向应变(SR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SLE组左室壁各节段SLS均小于对照组,其中以前壁各节段减小最为显著(P0.01);2SLE组基底段前侧壁及心尖段的SC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前壁、前间隔、下间隔,中间段前壁、下间隔、前侧壁,以及心尖段下壁、侧壁的SC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3SLE组基底段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前侧壁及心尖段室间隔的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下间隔、中间段下间隔和前壁,以及心尖段前壁和侧壁的S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 3D-STI能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丁尚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3)
目的: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分析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室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比较心肌节段舒张功能与整体舒张功能的关系。
方法:Doppler测量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TDI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eSp峰、侧壁eL峰。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A组: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顺应性减低;C组:假性正常化组。用STI分析左室17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应变率(ESR)、舒张晚期应变率(ASR),比较各组间17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随着整体舒张功能的降低,17个节段心肌的ESR也相应降低,ASR则增大,二尖瓣环水平后间隔基底段的变化幅度大于前侧壁基底段。与A组相比,B组和C组中间段心肌与心尖段心肌ESR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基底段;B、C两组相比,心尖段心肌ESR的变化幅度最大,基底段和中间段变化不明显。
结论:STI有助于早期发现节段心肌的舒张功能受损;随着舒张功能恶化,心尖段ESR持续减低,ASR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无角度依赖性,能定量评价局部与整体心肌的运动情况,有利于对多种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随访和判断预后。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成人颈动脉环向应变,并探讨影响颈动脉环向应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129例健康正常成人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例)、中年组(54例)及老年组(35例)。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定量分析(QIMT)技术和动脉僵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分别测量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僵硬度参数(β),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侧颈动脉环向应变峰值(GPCS),比较各颈动脉参数的差异,并分析GPCS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三组间IMT、β及GP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MT和β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GPCS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舒张压与GPCS呈负相关(r=-0.682、-0.210,P﹤0.05),脉压差与GPCS呈正相关(r=0.164,P﹤0.05)。结论正常成人颈动脉IMT、β及GPCS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年龄、舒张压及脉压差是GPCS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探讨二维纵向应变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28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和四腔观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除外6个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节段的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无论正常组还是冠心病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明显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SL18与SL1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表明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8%,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74.1%;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7.8%,敏感性为81.7%,特异性为85.6%。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与SL18接近,但特异性较SL18明显增高。结论 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12节段的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较18节段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探讨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旋转与扭转运动特征,并评价扭转角度峰值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各29例,经胸采集并存贮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测定各个切面各节段及整体心肌旋转角度,并计算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左室扭转角度定义为左室心尖部旋转值与心底部旋转值的净差值.结果 尿毒症组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08±2.48)°对(14.78±1.92)°,P<0.001],且以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减低为主[(5.67±1.97)°对(9.38±2.3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底部顺时针旋转角度减低[(-5.21±1.89)°对(-6.05±1.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心尖部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均显著减低,心底部仅下壁、后壁旋转角度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549,-0.673,0.645.均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显示尿毒症患者左室壁多节段心肌旋转角度及整体心肌的扭转角度较正常人有明显改变,该技术为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改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法 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A组,LVEF≤35%;B组,35%<LVEF<50%.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采集受试者心尖两腔观、三腔观、四腔观及胸骨旁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的清晰图像,用Qlab软件测量各切面二尖瓣水平和乳头肌水平各节段自QRS起点至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的时间,推算左室12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应变率不同步参数:达收缩期峰值时间标准差(Tsb12SD、Ts1r-12SD、Tsr-12SD、Tsrr-12SD、Tsc-12SD、Tscr-12SD)和最大时间差(Ts1-12Dif、Ts1r-12 Dif、Tsr-12Dif、Tsrr-12Dif、Tsc-12 Dif、Tscr-12 Dif),比较三组参数.分析LVEF与各参数的相关关系.根据统计学原理,推算C组各参数的不同步界限,计算A、B组各参数的不同步检出率,组内比较各个率值.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各项不同步参数均显著增大(P<0.05),B组TsI-12SD、Ts1-12Dif、Ts1r-12SD、Ts1r-12 Dif及Tsr-12SD显著增大(P<0.05).病例组各项不同步参数均与LVEF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A、B两组内各项参数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以TsI-12SD的检出率最高.结论 2D-STI技术能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纵向参数较径向、圆周参数检出不同步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同步性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探讨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并评价心肌同步性运动.方法 尿毒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1例.经胸采集并存储标准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及达峰时间、心底部旋转角度及达峰时间、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及达峰时间、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点扭转角度、解旋率,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rot)、峰值扭转角度(Ptw)、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点扭转角度(AVCtw)及解旋率(Untw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尿毒症患者心尖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扭转角度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于主动脉瓣关闭时间,而心底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早于主动脉瓣关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尿毒症患者Ptw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心尖部旋转速度峰值(PTVap)高度相关(P<0.05).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无创地评价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并能从旋转运动的角度评估心肌运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舒张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功能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临床确诊的D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各32例.分别存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7.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记录上述三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记录基底水平、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心室扭转峰值(Twist).结果 DHF组的各节段径向应变率曲线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似,两组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的径向应变率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HF组左心室心尖水平前间隔、侧壁、后壁、下壁,乳头肌水平后壁、后间隔,基底水平后壁、下壁及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HF组左心室心尖、基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均较正常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DHF患者早期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节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解旋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不同节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解旋运动的变化规律,寻找定量评价左室解旋运动的敏感指标,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及节段数对左室解旋运动的影响.方法 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分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组及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组,对照组31例.自动功能成像技术获取左室收缩峰值纵向应变(LPSS)及其牛眼图,评估心肌梗死的部位及节段数量.取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计算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等容舒张期解旋率(UntwR)、解旋速度峰值(PUV)、解旋角速度达峰时间(TPUV)和解旋减半时间(UH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LPSS、PUV、Untw-R明显减低(P<0.001);T-PUV(P<0.001)、UHT(P=0.028)显著增高;心肌梗死节段数量与Untw-R呈显著负相关(r=-0.420,P=0.006),与UHT、PUV、TPUV无显著相关;前-间壁心肌梗死组Untw-R明显低于下-后壁心肌梗死组(P=0.022);前-间壁心肌梗死组与下-后壁心肌梗死组之间的PTV、PTW、T-Ptw、PUV、UHT、T-P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可以定量观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Untw-R可以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的敏感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明显减低,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减低较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方法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观察其左心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二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获取各节段的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径向应变率和圆周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从心电图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径向应变率、圆周应变率的时间及其标准时间:Trs、Tcs、Trsr、Tcsr、Trs—SD、Tcs—SD、Trsr—SD、Tcsr—SD。将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心肌分为梗死节段和非梗死节段,比较两组心肌间Trs、Tcs、Trsr、Tcsr的差异。结果心梗组患者Trs—SD、Tcs—SD、Trsr—SD、Tcsr—SD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节段Trs、Tcs、Trsr、Tcsr较非心肌梗死节段延长(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8.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AMI组患者45例,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经胸采集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动态图像后,应用3DSTE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基底段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BTW)、心尖段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ATW)、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tw)、整体扭力、整体环向应变(GCS)及整体长轴应变(GLS)。结果 1 AMI组ATW、LVtw、整体扭力较对照组均减低(P0.01);两组B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VEF与ATW、LVtw、整体扭力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3、0.810、0.705,P0.01);3AMI组LVtw与GLS、GCS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7、-0.550,P0.01)。结论 3DSTE能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定量检测左室扭转运动,快速、无创、准确地评价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扭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左室扭转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30例心脏移植受者,17例正常人,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整体扭转角度及达峰时间,计算解旋率,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移植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均小于对照组.扭转角度与收缩末容积呈负相关,与射血分数呈正相关.两组间解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室扭转运动,为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整体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