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是指血肿位于主动脉管壁内,没有内膜撕裂口,导致主动脉管壁的局限性增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也被认为是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前期病变。主动脉壁间血肿临床症状与主动脉夹层相似,但其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不同于主动脉夹层。国内目前关于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分析较少,  相似文献   

2.
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是潜在致命的急症之一。它的主要危险并发症是进展为主动脉夹层,导致主动脉破裂、形成主动脉瘤或者完全吸收,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IMH患者都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引起误诊。IMH仅以急性腹痛起病实属罕见,笔者报道了1例以急性腹痛起病的68岁老年男性患者,最初误诊为其他腹部疾病,后经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急诊医师对仅表现为急腹症的IMH肿应引起注意,以做到早期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院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的治疗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急性A型IMH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n=43)和不稳定型(n=92)A型IMH患者.稳定型A型IMH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A型IMH患者首选手术治疗.结果:在43例稳定型A...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主动脉壁间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MH)的治疗选择与转归,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共收治AIMH患者16例,A型5例,B型11例.分析患者特征及治疗选择,电话及门诊随访确定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10例药物治疗,4例介入治疗,2例外科手术治疗,1例药物治疗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 ~48个月,平均13.3个月,1例失访,其余患者均存活.结论:AIMH是一组需要临床重视并积极治疗的主动脉病变,应根据其病理特征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导管相关的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壁间血肿发生率较低且相关报道有限,介绍和探讨我中心对此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经验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安贞医院共有8例因导管检查和治疗导致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例发生在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操作过程中,7例发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操作过程中。3例为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1例为右冠状动脉窦局限性夹层,4例为A型主动脉夹层。4例(3例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1例局限性夹层)行保守治疗,4例A型主动脉夹层行急诊手术治疗。对8例患者均行定期随访及主动脉CTA复查。结果:1例保守治疗的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个月后再发胸痛,主动脉弓新发主动脉溃疡,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且均无脑梗死、截瘫、心力衰竭等严重发症,远期随访结果均存活且恢复良好。结论:导管相关的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壁间血肿是一种发生率较低的并发症,但是出现此并发症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对病情的综合判断采用合理的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方法都可以得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 总结我院2年期间通过内科药物和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6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结果: 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的患者6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4例是由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为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腔内治疗患者均存活,药物治疗组中死亡2例,均为出现急性主动脉夹层引起死亡。结论: 腔内修复治疗对于Standford B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安全可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胸闷、胸痛3 d于2018年10月16日入院。患者3 d前凌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呈绞痛,持续40 min,伴有大汗、头晕,休息后缓解,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窦性心率,电轴左偏;肌钙蛋白I:0.63 ng/mL。当地医院临床诊断冠状  相似文献   

8.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主因间断胸痛14 d入院。患者入院前14 d无明显诱因胸痛发作,位置偏剑突下,伴出汗、头晕、黑朦,无肩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意识丧失,休息约10 min可缓解;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症状同前,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后症状控制欠佳。入院当天早晨患者胸痛发作频繁,伴出汗、黑朦,遂来我科就诊。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近期发热,伴咳嗽、咳痰,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为180/100 mmHg(1 mmHg=0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的主动脉病变,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并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目前,IMH的定义、病因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故本文就IMH的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间血肿和穿透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病情危急、死亡率高,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介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老年合并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外科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所有年龄>60岁的老年AAS患者311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外科组及内科组,并分别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壁内血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256层螺旋CT双能量扫描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间主动脉壁间血肿CT影像检查资料。4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均行双源256层螺旋CT双能量直接增强扫描诊断,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虚拟平扫、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结果主动脉壁间血肿致主动脉壁增厚,增厚主动脉壁均大于5 mm,其中新月形增厚39例,环形增厚2例。30例主动脉壁可见钙化斑块,25例可见钙化内膜内移,32例可见主动脉壁溃疡龛影,3例见内膜渗漏,无1例见内膜撕裂破口。合并单纯胸腔积液8例,胸腔积液并心包积液2例。结论双源256层螺旋CT双能量扫描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此三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分型,但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程演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注意区分这三种疾病,这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快速确诊和适当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此三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分型,但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程演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注意区分这三种疾病,这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快速确诊和适当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2组,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内科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存活出院率。结果:在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治疗组存活出院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vs 25.00%,P0.01)。结论:对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出院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是危及生命的一组严重主动脉疾病,包括典型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AD)、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IMH)、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创伤性主动脉离断和主动脉瘤破裂,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主动脉性疼痛”.经典的主动脉夹层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人中膜,并沿血管壁向近端或远端剥离,形成内膜片及真假腔.主动脉壁间血肿主要由于主动脉滋养血管自发破裂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出血延展导致主动脉内膜、中膜之间血肿形成,与主动脉夹层的区别主要是血肿缺乏明显的内膜破口,真假腔之间无持续的血流沟通.  相似文献   

17.
1999~ 2 0 0 2年 ,我们共收治一侧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继发脑内血肿患者 38例 ,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3例 ,女 5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38.5岁。其中车祸致伤 34例 ,坠落伤 3例 ,摔伤 1例。CT检查示一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12例 ,一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额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9例 ,一侧额颞硬膜外血肿、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对侧额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7例 ,一侧颞部硬膜外血肿、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对侧额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6例 ,一侧颞部硬膜外血肿、额叶脑…  相似文献   

18.
报告经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5例,其中瓣上型1例,瓣膜型2例,瓣下隔膜型1例,瓣下瓣膜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5~70个月,按Chiariell评定标准均属优良。本文就本病的临床特征、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长期的随访,分析总结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的疗效.方法1960年11月~1999年6月间,216例主动脉窦瘤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3例(66.2%)合并室间隔缺损(CSD),60例(28.0%)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5.6%)同时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死亡8例(3.7%),随访资料显示无远期死亡,效果好.1例再次作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患主动脉窦瘤应早期手术,并使用补片修补缺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方式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临床效果和风险。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B型IMH行TEV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EVAR治疗54例B型IMH,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单纯行TEVAR36例,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部分覆盖6例,LSA开口全部覆盖2例,LSA重建10例。围术期1例逆撕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手术,1例出现脑梗死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出现新发破口再次干预行TEVAR,所有患者全部存活出院。随访13~112个月,平均随访(63±10.5)个月,失访3例,有效随访率94%。随访患者共6例死亡,2例患者再干预手术,K-M生存曲线显示10年总存活率79.8%。结论:B型IMH行TEVAR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远期预后好。然而,围术期有逆撕A型主动脉夹层及脑梗死等风险。对于血肿累及LSA开口导致近端锚定区不足的患者,尽可能选择个体化方案重建LSA,部分覆盖或者完全覆盖LSA开口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