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正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从其疾病谱来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疾病进展形式,可进展为肝纤维化,从而导致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癌。NASH肝纤维化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亟需有效措施诊断及干预疾病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常见的慢性肝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近年来,CHB合并NAFLD越来越普遍,但这两种疾病相互作用的机制复杂,对于该类患者的管理具有挑战性。大多数研究表明,NAFLD可以促进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可能会降低NAFLD的发病率,NAFLD不影响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CHB合并NAFLD可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及HCC的发生发展,但这些观点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阅读,对HBV感染与脂肪变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CHB合并NAFLD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倩  王新华  袁冬生  何浩  熊文生  李向阳  廖向彬 《肝脏》2012,17(7):495-497,526
目的 探索建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筛选16只先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雏麻鸭饲养至3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及填饲高糖高脂饲料3周,并在造模前、造模2周、造模3周分别观察鸭体质量,血糖、血脂、转氨酶等生化指标,DHBV DNA载量的变化,同时造模结束后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肝指数.结果 模型组鸭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ALT、AST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造模后各项指标明显高于造模前(P<0.01),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可见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造模后2周、3周模型组DHBV载量比造模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填饲法成功建立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0年10月已行肝穿刺病理活检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肝脏病理组织和临床资料。采用受...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本文分析比较了CHB、NAFLD与CHB合并NAFLD患者在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病毒-宿主与代谢综合征等的关系仍备受争议,进而引发临床医生不同的治疗思路,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冯少阳  李广明  苏航 《肝脏》2021,26(1):44-46
目的 评价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CHB合并NAFLD患者144例(男98例、女46例),年龄(41.5±8.5)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MedCalc ...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众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近些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也不断上升,CHB合并NAFLD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CHB和NAFLD的最终结局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因此两种疾病并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CHB合并NAFLD导致肝细胞癌风险、全因死亡率和抗病毒治疗效果仍有争议,且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就CHB合并NAFLD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目前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柳  叶军  张洁 《肝脏》2013,(11):735-73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检测CHB合并NAFLD患者及CHB患者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ALT、AST、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检查结果,分析比较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CHB并NAFLD患者腰围、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单纯CHB患者(P=0.02;P=0.044;P=0.009);而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者中约64%(32/50)伴随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肪变,其中体质指数高于24(肥胖数值)者占43.75%(14/32)。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脏脂变有较高比例,合并NAFLD的患者多数肥胖、血脂升高。应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与NAFLD的预后密切相关,精准评估肝纤维化至关重要。NAFLD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然而其有创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基于超声和磁共振的弹性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NAFLD相关纤维化诊断中,本文主要介绍两项技术的原理,比较各自优缺点以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总被引:236,自引:8,他引:228  
《肝脏》2002,7(4):U002-U002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是否影响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例CHB患者,CHB合并NAFLD患者99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1)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24周单纯CHB患者较合并脂肪肝患者生化学应答率更高(χ2=4.069,P=0.044);48周HBV 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后者(χ2=17.327,P=0.000)。对于HBeAg阳性患者,单纯CHB患者在24周的生化学应答率、24和48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著优于合并脂肪肝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两组的生化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48周单纯CHB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较高(χ2=7.620,P=0.006),24和48周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BeAg阳性患者,24周时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高于单纯CHB患者,48周时ALT/AST复常率低于单纯CHB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LT/AS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脂肪变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肝硬度(LS)联合APRI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7例,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组,利用声脉冲辐射力技术(ARFI)检测LS,并化验肝功能及血常规计算APRI指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进行相关性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S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并比较LS、APRI及两者联合诊断S≥1(存在肝纤维化)及S≥12(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不同分组之间年龄、LS、AST、血小板(PLT)、APRI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及APRI与病理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93,0.699(P〈0.05);病理分期与AST,PLT的rs分别为0.292,-0.230(P〈0.05)。单独LS、APRI、联合Ls与APRI评价S≥1及S≥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818、0.909和0.916、0.846、0.943;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独LS或APRI诊断(P〈0.05)。结论LS联合APRI有助于提高早期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在诊断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418例,分为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207例)和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211例),2组同期行FibroScan等检测,将FibroScan测定值与Ishak评分进行比对,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使用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从可能影响FibroScan检测结果的多种因素中筛选出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2组内相同肝脏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硬度值(Stiffness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Stiffness值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rs=0.650 35,P0.000 1;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rs=0.637 93,P0.000 1。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显示,无脂肪变性CHB组,AST、ALT、Alb、TBil、血小板(PLT)对Stiffness值有影响;合并脂肪变性CHB组,影响Stiffness值的因素有PLT、AST、年龄、Alb、体重指数。结论 FibroScan在评估CHB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特点及脂变对肝组织中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学检查证实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的39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为脂变纽,同期接受肝组织学检查不伴有肝细胞脂肪变性的54例HBeAg阴性CHB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分析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合并NAFLD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脂变组男性比例、肥胖者比例、BMI、血清ALT、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6,0.048,0.045,0.022,0.047和〈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及高血清TG水平是与对脂变有意义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95%CI)分别为6.105(1.185,31.448)和17.364(3.060,98.536),P=0.031,0.001。两组患者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患者肝脏炎症分级G1及G1以下者脂联素表达强于G2及G2以上者,P=0.026。结论:HBeAg阴性CHB合并NAFLD的发生是宿主代谢因素所致而非病毒因素影响的结果,脂联素可能是肝损伤的防护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0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493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S0~S4级,S0级79例,S1级254例,S2级103例,S3级35例,S4级22例。常规检测TBil、ALT、AST、ALP、GGT、Alb、ADA等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计算AST/PLT比值指数(APRI)。比较不同分级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A、APRI单独及多指标联合应用对显著肝纤维化(S≥2)的诊断价值。结果年龄、性别、TBil、ALT、AST、ALP、GGT、Alb、ADA和APRI在S0~S4级肝纤维化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41,χ~2值分别为14.45、15.08、28.27、48.22、48.65、80.53、17.03、57.89、73.20,P值均<0.05)。性别、年龄和血清ADA是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59、1.05、1.12,P值均<0.01)。ADA、APRI及多指标联合应用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均有一定价值(P值均<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3和0.75。结论血清ADA对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2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及临床相关资料,肝组织标本常规行HE、Masson三色及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特点,并进行分级、分期。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活检病理学改变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腺泡Ⅲ带,呈弥漫分布,重度患者则可扩大至腺泡Ⅱ带甚至全腺泡,轻度患者汇管区炎及界面性炎均不明显,主要为小叶内点灶状坏死,大部分患者仅为血窦壁及中央静脉管壁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且多为纤细的网状纤维,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不明显,重度及肝硬化患者则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显著,彼此相连,破坏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形成假小叶。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病理学特征;其病理学特征应从炎症、纤维化程度与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肝细胞损伤等方面综合分析,肝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代谢综合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1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测定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总的患病率为28.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49.1%和11.8%).肝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1%和19.7%(P<0.01),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炎症程度均与其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为55.4%和40.0%);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6.2%和70.7%(P<0.01);代谢综合征、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明显炎症均与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这两类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