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70岁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及手术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所有入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71例(20.3%),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术后持续性肺漏气,呼吸衰竭等)60例(84.5%),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主要是心律失常)14例(19.7%),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死亡,术后30d内死亡率0.6%。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体能状态评分(PS)评分、手术方式(胸腔镜/开胸)、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多因素分析提示COPD分级(P=0.006)和手术切除范围(P=0.042)是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肺功能正常或轻度限制相比,COPD1级、2级、3级的OR值分别为4.493、4.284、12.998,COPD 4级并发症发生率60%,因例数少,P=0.888;与部分肺叶切除相比,单肺叶切除、扩大或全肺切除的OR值分别为3.345、10.563。结论 COPD分级≥3级和手术范围扩大会增加老年肺癌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观察4~5 d,统计患者胸腔镜手术后肺不张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查阅并记录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不张8例,发生率为6.67%;发生组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有吸烟史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WBC水平高、术后VAS高、手术时间长、有吸烟史均可能为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肺不张发生风险较高,对于术前WBC水平高、术后VAS高、手术时间长、有吸烟史的老年肺癌患者应展开相应防治措施,降低术后肺不张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上腹部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7例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心肺并发症组和无心肺并发症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间、肺功能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麻醉方式8个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关系。结果:397例患者中59例发生心肺并发症;心肺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平均(63.5±6.9)岁,手术时间(3.2±0.9)h,无心肺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平均(39.5±9.5)岁,手术时间(2.3±0.6)h,2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心功能异常、全麻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心肺功能异常及麻醉方式可能是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共5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统计术中转开胸手术的病例,并根据是否转开胸手术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胸膜粘连情况、肺结核病史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调查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590例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120例转开胸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胸膜粘连分级、肺结核病史、肿瘤位于肺上叶、门钉淋巴结、袖状肺叶切除、肺癌解剖学部位、肿瘤最大径、叶间裂发育不全、淋巴结与周围组织致密连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类型、吸烟史、性别、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膜粘连分级≥4级、肺结核病史、肿瘤位于肺上叶、门钉淋巴结、袖状肺叶切除、叶间裂发育不全、淋巴结与周围组织致密连接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有部分患者需要转开胸手术,危险因素包括胸膜粘连、肺结核病史、肿瘤位于肺上叶、门钉淋巴结、袖状肺叶切除等,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及时作出预判...  相似文献   

5.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度进行评估,为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98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有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49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3例(32.7%),其中严重并发症61例(12.2%),术后死亡17例(3.4%)。患者有冠心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全肺切除术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次肺癌手术和手术时间≥3h是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常伴有并存症,并受其年龄因素的限制,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采取患者能承受的手术方式和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绝大多数老年肺癌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34例)和肺叶切除组(41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留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以及术后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抗生素运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低于肺叶切除组,但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P<0.05。术后3d肺段切除组患者VAS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3个月FVC%、FEV1(%)、MVV(%)高于肺叶组,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3个月患者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的评分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随访研究中2组患者复发率、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肺段切除减少肺功能损伤,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2例老年肺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贫血情况、体重、慢性疾病、肺基础病、吸烟史、术前气道准备时间、肺功能、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行单因素分析并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取的92例患者中有26例术后出现PPCs,发生率为28.26%。经筛选后发现:年龄≥70岁、血清白蛋白40 g/L、贫血、超重、患有糖尿病、原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吸烟史、FEV1%70%、术前准备时间5 d、开胸手术、切除范围≥1个肺叶、手术时间3 h、术中失血100 ml是老年患者术后出现PPCs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70岁、贫血、超重、吸烟史、FEV1%降低、开胸手术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术后出现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对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分层干预可以减少PPCs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利用胸腔镜行肺局限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利用胸腔镜行肺局限切除术治疗,12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局限切除后3年生存率为73.3%、复发率为26.7%、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的3年生存率为66.7%、复发率为25%、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3例。比较组间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功能低下的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行局限性肺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并发下腰痛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1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3个月随访,统计随访期间下腰痛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并发下腰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11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发生下腰痛20例(17.24%);发生组术中清理椎间隙占比少于未发生组,吸烟史、术后椎管内无菌性炎症占比、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清理椎间隙是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发生下腰痛的保护因素(OR<1,P<0.05);吸烟史、术后椎管内无菌性炎症、IL-1β水平高是其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影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发生下腰痛的因素与术中未清理椎间隙、有吸烟史、术后椎管内无菌性炎症、IL-1β水平高有关,临床可辅以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下腰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中央型肺癌行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64例中央型肺癌分为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组(后简称肺叶切除组)与全肺切除组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并发症、术后1、3、5年生存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6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组与全肺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及术后1、3、5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全肺切除组,而手术时间及1、3、5年Karnofsky评分大于全肺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型肺癌行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对比全肺切除,虽手术时间稍长,但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术后1、3、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临床适合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对早期肺癌患者肺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146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67例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另外79例实施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腔镜组)。对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全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胸组(P<0.05),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要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淋巴结清除个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两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明显下降,但全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胸组(P<0.05);在术后1年,两组肺功能已基本达到术前水平,且组间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肺癌症状量表(LCSS)得分和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全腔镜组LCSS得分较开胸组明显降低(P<0.05),FACT-L得分较开胸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LCSS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ACT-L得分均达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1年,组间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均可达到满意效果,在远期预后上效果相当,且全腔镜方案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髓鞘碱性蛋白(MBP)及术后转归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全麻。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早期肺活量情况,术后镇痛效果,术前术后NGF-β、MBP水平变化,术后早期康复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早期肺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12 h 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N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认知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可有效改善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清NGF-β、MBP水平,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术后早期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近年来于我院普通外科行全肺切除的7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1~3 d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2.1%(37/71).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合并心血管基础病、心电图异常、重度肺功能障碍、术中出血量多(≥500 ml)、术后血清钾低(≤4.0 mmol/L)均属于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P<0.05).手术时长及性别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强化术前健康教育、严格手术适应证、充分供氧、预防并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有效止痛及持续心电监护等均是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与术前心血管基础病、心电图异常、重度肺功能障碍等有关,在因素分析基础上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对预防此类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到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的180例NSCLC患者,其中9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总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周汉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647-164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肺切除术)和观察组(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对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和34例全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分析两种术后生存率和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比较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3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联合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入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全麻组(n=32)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组(n=32)行超声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6 h、12 h、24 h、48 h,复合组VAS评分相比全麻组均显著更低(t=7.585、9.420、5.356、7.086,P<0.05);术后1 h、6 h、24 h时复合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全麻组(t=5.202、4.850、5.139,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吞咽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全麻组(t=17.465、24.759、26.513,P<0.05);复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8%,相比参照组的31.25%显著更低(χ^2=4.730,P<0.05)。结论给予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时,选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方案,可获得更理想镇痛效果,使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受到更小影响,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48例。根据病人是否采取ERAS分为A组(采取ERAS)99例和B组(未采取ERAS)149例。观察2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炎以及房颤)发生情况以及90 d死亡率。结果B组病人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4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ERAS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