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除外未行MRI/DWI检查、前列腺手术史、已行内分泌治疗等患者9例,符合条件患者10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收集患者的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资料,术后将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对前列腺进行分区,DRE检查记录前列腺结节所在区域,前列腺穿刺活检12针依位置编号将阳性者归入相应区域,与术后整体组织病理进行比对。两位阅片者"盲法"进行阅MRI和MRI/DWI片,每个分区分为5档进行评价:1.正常;2.可能正常;3.不确定;4.可能是癌;5.肯定是癌,当两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时,认定该区域是MRI或MRI+DWI评估为前列腺癌的区域。结果:在10例前列腺癌患者共60个分区中前列腺大切片证实的前列腺癌区域为27个(45%),基底部、中部、尖部的前列腺癌区域分别为8个(40%)、11个(55%)和8个(40%),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DRE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9.6%、72.7%,低于其他检查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81.8%,与MRI的诊断价值类似(51.9%和84.9%),引入DWI参与前列腺癌的定位诊断,可维持特异性不变的情况下,提高MRI的敏感性至77.8%。对于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较差(37.5%和45.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100%和100%),引入DWI可将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75%和81.8%。结论:MRI在前列腺癌定位中的价值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相似,但明显优于DRE;引入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认知融合对提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作用。方法:2014年8月~2014年11月,对16例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前列腺癌病灶的患者进行前列腺3D建模、计算机模拟穿刺、3D打印及认知融合下靶向穿刺。所有患者穿刺前均通过3.0T多参数MRI检查并发现可疑灶,8例患者可疑灶位于外周带,其余8例患者可疑灶位于尖部、中央叶等非典型区域。将MRI的DICOM格式文件导入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3D建模,生成可打印的stl格式文件,利用透明树脂材料进行打印。对每个多参数MRI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2~3针靶向穿刺。结果:成功对16例患者进行前列腺可疑区域3D建模及认知融合下靶向穿刺活检术。单例患者可疑癌灶数1~2个,平均1.1个。靶向穿刺针数为2~6针,平均2.4针。系统穿刺共192针,阳性率22.4%,靶向穿刺共39针,阳性率46.2%。10例(62.5%)确诊为前列腺癌,其中经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均发现7例,仅由系统穿刺发现1例,仅由靶向穿刺发现2例。系统穿刺Gleason评分为6~8分,平均为7分,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6~9分,平均7.67分。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均发现的7例患者中,3例(42.8%)患者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较系统穿刺高。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认知融合技术有效提高了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避免了高危前列腺癌的漏诊,其临床应用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1例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经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组织病理改变特点,探讨新辅助治疗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例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患者(T4N0M0),MRI检查提示前列腺占位,大小约65 mm×85 mm×68 mm,伴盆腔周围器官侵犯;前列腺靶向穿刺结果提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 5+4);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6个月后接受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并盆腔淋巴清扫.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 患者经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前列腺MRI平扫+PWI+DWI提示肿块未见;术后病理提示:全组织制片,镜下见前列腺组织增生伴局灶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有切片未见癌组织,各切缘及淋巴结均阴性.术后6周患者复查总PSA<0.008 ng/ml.术后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16个月,总PSA均低于0.02 ng/ml.结论 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其病理可能出现上皮内瘤变样的逆转,新辅助治疗后可改善此类高危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前列腺内癌灶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前列腺内癌灶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37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确诊为前列腺癌并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后资料进行比较,评价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的非一致性,分析肿瘤总体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多数患者(26/37)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呈多灶性分布;术后Gleason评分7~9分患者(21/37)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术前临床分期明显被低估;单针中癌组织比例大是术前临床分期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PSAD>0.2μg/L是肿瘤总体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前列腺体积较大(体积≥40 ml)时肿瘤多灶性分布的可能性增大。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的肿瘤可能被低估;其前列腺癌灶的分布具有多灶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271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220例经磁共振检查时存在疑似病灶而进行靶向穿刺,以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穿刺病理活检检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0.92%(138/271)。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检出率34.68%与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检出率45.02%比较,χ2=6.03,P=0.01。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较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更易检出前列腺癌,但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并不能完全替代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T体线圈三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3D 1H-MRS)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先行3T核磁共振(MRI)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再行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癌前病变MRS代谢特点,评估其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间质、腺体增生为主内腺、内腺癌灶、外周带癌灶、正常外周带及前列腺上皮内瘤(胆碱+肌酸)/枸橼酸比值分别为:0.75±0.23、0.59±0.14、1.79±0.90、1.18±0.95、0.46±0.18、0.97±0.10。内腺癌灶与增生内腺、外周带癌灶与正常外周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带前列腺癌最佳诊断阈值为0.68,灵敏度88.6%,特异度88.7%。结论:3T体线圈3D 1H-MRS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癌前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检测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DW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进行分区,由2位阅片者“盲法”阅读MRI和MRI/DWI片,对每个分区分5档诊断:①正常;②可能正常;③不确定;④可能是癌;⑤肯定是癌。2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认定该区域为前列腺癌区域,与术后前列腺大切片比对。 结果 19例前列腺癌患者共114个分区,前列腺大切片证实前列腺癌区域48个(42%),其中基底部、中部、尖部分别为15个(39%)、21个(55%)和12个(32%),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MRI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5%和69.7%,加用DWI后敏感性、特异性提高至79.2%和80.3%。前列腺尖部和中部肿瘤MRI诊断的敏感性为46.7%和66.7%,加用DWI后敏感性分别提高至73.3%和85.8%。 结论 加用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对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8.
药物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药物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组织变化。方法 对7例前列腺及骨转移灶穿刺结果阳性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药物去势治疗,对比观察原发肿瘤和骨转移灶组织去势前后变化。结果 7例治疗后2个月前列腺肿物消失。5例PSA在2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2例因脊髓压迫症状行骨科手术,骨病灶病理检查发现腺泡型癌细胞消失,肿瘤骨小梁数量减少,免疫组化PSA染色阴性。2例局部骨灶进行性发展者行骨病灶切除,病灶处组织学检查发现腺泡型癌细胞,其中夹杂大量的肿瘤样骨组织,免疫组化PSA染色阳性。PSA及影像学检查见有与骨灶局部改变相对应的表现。结论 去势治疗可使前列腺及骨转移灶的肿瘤细胞部分或全部消失,PSA及影像学检查可表现出骨转移灶的相应变化,并为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累及移行带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提高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7例前列腺癌患者,一组44例仅限于外周带;另一组33例已累及移行带。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直肠指检、移行指数、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经直肠前列腺超声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排尿期和储尿期症状、直肠指检阳性率、移行指数、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及病理分级没有显著性差异。移行带肿瘤存在泌尿系转移的风险。经直肠超声为移行带可疑病灶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对可疑病灶穿刺活检则能提高累及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率。结论经直肠超声行移行带可疑病灶的穿刺活检是诊断累及移行带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新技术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探索TRUS引导的MRDWI图像上可疑病灶穿刺方法,并比较联合MRDWI及TRUS定位与单纯TURS定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准确性。方法:2007年4月~2008年12月间MRDWI或TRUS检查提示可疑前列腺结节的前列腺穿刺患者90例(平均年龄69岁,平均PSA10.9μg/1);MRI医师、超声医师、泌尿外科医师联合读片确定可疑病灶(MRDwI表观弥散系数减低及B超低回声结节);穿刺方案为TRUS引导下经会阴可疑病灶穿刺加系统10针前列腺穿刺;MRDWI可疑结节在TRUS图像上的定位方法:在MRDWI上详细定位病灶(病灶直径,病灶中心距中线X,距膀胱颈部L、距前列腺背侧缘距离H),再在TRUS图像上依据L确定病灶所在横断面,根据X及H确定病灶中心,再测量该横断面上病灶中心距B超探头距离O,在通过病灶中心的纵切面上以高于探头平面O的距离平行进针,即可在TRUS图像上实时精确的穿刺到MRDWI可疑结节。穿刺各针标本注明穿刺部位后分瓶送病理检查;统计各针的影像学诊断及对应的病理,分别计算MRDWI和TRU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获963条前列腺穿刺组织标本。前列腺癌阳性针数171个,其中MRDWI阳性123个,敏感度为71.9%(123/171),阳性预测值(PPV)54.7%(123/225);B超阳性39个,敏感度为22.8%(39/171),PPV56.5%(39/69)。阴性针数792个,其中MRDWI阴性690个,特异度为87.1%(690/792),B超阴性762个,特异度为96.2%(762/792)。MRDWI发现而B超未发现90处(52.6%),B超发现而MRDWI未发现6处(3.5%),MRDWI、B超均发现33处,两者均未发现42处(24.6%)。联合定位穿刺敏感度75.4%(129/171),较之传统B超定位敏感度提高52.6%。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结果显示准确性较高,敏感度显著优于TRUS。TRUS引导穿刺MRDWI可疑前列腺结节简单、准确、易行,可藉此联合MRDWI及TRUS联合定位进行前列腺穿刺,提高前列腺癌病灶直接穿刺的敏感度。但目前情况下,仍需要结合系统穿刺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转移灶的诊断以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5~2016年我院收治并接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其中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1予以内分泌治疗后,PSA控制效果不佳,PSMA-SPECT/CT明确右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结果同影像学检查效果一致,术后PSA明显下降。病例2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PSA控制效果不佳,加用盆腔放疗后未见明显降低,PSMA-SPECT/CT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遂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结果同PSMA-SPECT/CT检查结果一致,术后PSA水平下降。病例3行前列腺根治术后,PSA控制不佳,PSMASPECT/CT示右髂内淋巴结转移,根据PSMA-SPECT/CT行靶病灶放疗,PS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该研究提示99mTC-PSMA-SPECT/CT与目前影像学检查比较,能够更好地发现前列腺癌转移灶,且精准指导靶病灶治疗,进而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1~3针阳性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少针阳性前列腺穿刺结果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5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针数在1~3针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不同阳性针数的活检结果与根治术后病理分级的一致性,探索可能提示病理分级被低估的危险因素.结果 ...  相似文献   

13.
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10针中仅1针阳性、肿瘤<5 mm且Gleason积分6分以下者称为无临床意义的微小病灶前列腺癌。为了确定更多前列腺标本量的病理结果与首次活检的结果是否一致,作者评估了二次扩大的32针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价值。35例诊断微小病灶前列腺癌的患者入选,自愿接受观察,年龄62~75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中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PSA< 20 μg/L、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7.6)岁.血清PSA(8.1±4.5)μg/L,其中PSA>4μg/L者343例.回顾性分析盆腔磁共振检查T2 WI影像特征,评估外周带及精囊信号、前列腺包膜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阅片结果.结果 本组359例中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37例,T2WI外周带有低信号者33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SA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 <0.05);T2WI上外周带出现低信号有助于在影像上诊断前列腺癌;病灶数目、形态、边界、前列腺包膜的轮廓、外周带与增生腺体界限均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危险因素为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病灶形态及前列腺包膜的轮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3(P <0.05).结论 盆腔磁共振检查T2WI中,病灶形态及前列腺包膜的轮廓是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危险因素,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等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PSMA PET是新兴的成像技术,对确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有较高的识别能力。PSMA PET影像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可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协助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活检病灶,规划活检针道,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墨水标记法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137例患者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在上海市周浦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普通穿刺组68例,行常规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弹性超声组69例,行经直肠弹性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墨水标记法病理标本,所有标本均按前列腺两侧叶矢状面尖部、中部、底部,前列腺两外侧面中部、底部以及经直肠弹性超声异常处穿刺1~3针。所有前列腺标本在采集后,在标本末端(外周带)标记上新鲜的黑色墨水后分别分装送病理,比较两组病理结果差异及对诊疗的影响。结果普通穿刺组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24例,不典型增生6例,PIN 3例,前列腺增生35例。弹性超声组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1例,不典型增生7例,PIN 6例,前列腺增生25例。弹性超声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χ2=3.97,P0.05)。两组共穿刺1543针,其中外周带穿刺阳性者42例,中央带穿刺阳性者5例,外周带及中央带均阳性者8例。Gleason评分7分者11例,5分≤Gleason评分≤7分者40例,Gleason评分5分者4例。根据穿刺前列腺所处的位置行内分泌治疗者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4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例。结论经直肠弹性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墨水标记法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协助前列腺癌定位,对疾病的诊断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有着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针数能否精确预测前列腺根治术后标本的病理参数如Gleason评分、发生上皮内瘤变及神经浸润。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是99例接受过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我们将活检针数与穿刺用于诊断的组织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组织的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在不考虑穿刺活检针数的情况下,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标本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标本的Gleason评分、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及神经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3例前列腺癌患者初诊及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后不同部位肿瘤病灶中AR剪切变异体7(AR-V7)表达的异质性。方法 收集3例前列腺癌患者初诊穿刺、mCRPC后前列腺原发灶二次穿刺和不同部位转移灶穿刺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AR-V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肿瘤组织中AR-V7的表达情况。结果 3例患者前列腺原发灶初次穿刺、mCRPC后前列腺二次穿刺及不同部位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含量及AR-V7的表达均存在明显异质性。与初次穿刺相比,其中2例mCRPC后原发灶二次穿刺仅见少量肿瘤或无肿瘤细胞残留。3例患者前列腺癌初次穿刺肿瘤组织均不表达AR-V7,进入mCRPC阶段后,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中AR-V7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转移灶之间AR-V7的表达也存在差异。结论mCRPC患者的临床进展可能是由转移灶所致。不同部位转移灶中AR-V7表达存在明显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175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穿刺阳性针数和穿刺癌组织最大占比等指标,统计穿刺与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175例患者中,44例(25.1%)出现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较穿刺前升高。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前列腺体积较小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发生升级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评估作用。方法156例患者,经临床检查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由二位有经验超声医师双盲读片,分析前列腺癌的声像图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156例前列腺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点1014点,阳性穿刺点为660针,阳性率为65.05%,平均每个前列腺癌病人的阳性穿刺点为(4.23±1.73)。不同级别的前列腺癌的声像图具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其中前列腺癌Ⅰ级以非典型性改变为主,夹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癌Ⅱ级以低回声肿块为主,伴有血流信号浓聚。前列腺癌Ⅲ级以弥漫型低回声病变,可伴有簇状钙化灶及前列腺不对称性肿大。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超声声像图对判断病理分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