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学特点,以及患者血清游离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cf-DNA/NETs)水平与痰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78例,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于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者血清标本,检测cf-DNA/NETs水平,分析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8例SAP患者痰液标本共培养出9种病原菌,共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85%,革兰阳性菌占19.23%,真菌占1.92%。SAP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3.85%。78例患者中细菌感染75例,真菌感染3例。SAP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78例SAP患者中因感染控制不良死亡10例,死亡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SAP主要为细菌性感染,少数为真菌性感染。血清cf-DNA/NETs对鉴别致病菌类型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因素,分析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表达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接受治疗的79例SAP患者,依据入选者是否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调查比较2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检测患者的血清NETs水平,观察并分析血清NETs水平与SAP患者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79例中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29例,发生率为36.71%;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PaO2、WBC、血淀粉酶、血尿素氮及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血清CRP、PCT、IL-6、PARP-1及NETs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CRP、PCT、IL-6、PARP-1及NETs过表达是SAP患者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4.
<正>痛风是一种由饱和的针状单钠尿酸盐(MSU)结晶堆积在关节内或关节四周引发的急性、自限性炎症,与中医学“历节”“痹证”“脚气”相类。在痛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甚则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尽管可以在滑液和受影响的组织中检测到MSU晶体,但炎症多于2 w内自行缓解[1],提示这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一系列序贯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提高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呼吸监护病房(RICU) 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依据医治后患者的存活状况分为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6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合并存在的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贫血)、住院天数、及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性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细胞百分比、NLR、PLR(血小板总数与嗜酸性细胞数的比值)、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DP、血钾、钠、氯、动脉血PH、PO_2、PCO_2、血乳酸(LAC)的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性别、吸烟史、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合并存在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及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细胞数、嗜酸性细胞百分比、PLR、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DP、血钾、钠、氯、动脉血PH、PO_2、PCO_2、LA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死亡组明显大于存活组,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死亡组明显短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NL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NLR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975[95%CI(0. 942,1)],其截断值为10. 27时,灵敏度为92. 9%,特异度为96. 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635[95%CI(0. 517,0. 753)],其截断值为80. 1时,灵敏度为85. 7%,特异度为41. 9%。年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686[95%CI(0. 574,0. 798)],其截断值为65. 5时,灵敏度为92. 9%,特异度为40. 3%。结论 NLR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激活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130例。根据病因, 将患者分为胆总管结石组(90例)和非胆总管结石组(40例), 胆总管结石组进一步分为大结石组(最大径>1 cm, 36例)和小结石组(最大径≤1 cm, 54例)。收集130例患者术中和16例留置鼻胆管患者ERCP术后24 h胆汁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胆汁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的水平。比较胆总管结石组与非胆总管结石组、小结石组与大结石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前与治疗后的MPO、NE、CitH3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胆总管结石组患者胆汁MPO、NE、CitH3分别为32.6 U/L(28.5 U/L)、30.6 ng/L(35.2 ng/L)、0.37 μg/L(0.73 μg/L), 均高于非胆总管结石组[MPO为19.9 U/L...  相似文献   

7.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球性重大健康问题。多项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响应各种刺激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激活凝血级联、补体系统和血小板等促进血栓形成,参与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和癌症相关血栓等各种血栓性疾病。本文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抗栓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形成过程称为NETosis。近年研究发现,NETs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增殖、转移和复发,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该文对NETs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作一综述,进一步了解NET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肾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96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CAD发生组(n=60)和CAD发生组(n=36)。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NETs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尿毒症患者各临床因素与CAD的关系。结果:CAD发生组在年龄、有糖尿病史例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尿素氮、血肌酐、TC、C反应蛋白、NETs、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收缩压、PTH、CACS方面显著高于无CAD发生组(P0.05)。NETs水平与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透析龄、CACS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NETs、透析龄、CACS与CAD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NETs水平与CAD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CAD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栓及其并发症是一种危害健康的临床病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由中性粒细胞释放、解聚的染色质形成的细胞外的纤维网络,通过激活血小板、加速凝血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影响疾病转归。组氨酸脱羧酶(HDC)是催化组胺(histamine)生成的关键酶,在中性粒细胞,尤其是骨髓内不成熟CD11b+髓系细胞内有高水平表达。组胺信号参与过敏反应、胃酸分泌、炎症、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事件。组胺及其下游相关信号对中性粒细胞极化、NET形成和血栓发生发展的调控,可能成为血栓性疾病靶向药物研发的重要参考。文章主要对表达HDC的中性粒细胞在血栓形成和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循环细胞外DNA(ceDNA)、循环核小体、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VTE患者100例为VTE组,同期选取无VTE老年人100例为无VTE组。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检测血浆ceDNA、循环核小体、NET,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8,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3个月后随访VTE组存活81例(存活组)、死亡19例(死亡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VT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VTE组ceDNA、循环核小体、NET、IL-18、hs-CRP高于无VTE组(P均<0.05)。死亡组ceDNA、循环核小体、NET、IL-18、hs-CRP水平高于存活组(P均<0.05)。ceDNA、循环核小体、NET、IL-18、hs-CRP单独及联合预测VT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674、0.707、0.658、0.665、0.847,联合预测价值更高(P均<0.05)。结论 ceDNA、循环核小体、NET、...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动脉粥样硬化(AS)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状态下固有免疫异常激活,中性粒细胞活化生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其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糖尿病相关AS的发生与发展,部分机制有望为未来药物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对NETs在糖尿病相关AS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PBC患者24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8例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9例、健康对照(HC)18例,分别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检测PBC患者肝内NET表达情况。体外实验比较PB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NET能力的差异。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MPO水平与肝脏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 PBC组血清中的MPO水平[811.21(450.67~1 216.20)ng/mL]较AIH组[468.58(142.63~812.43)ng/mL]和HC组[357.54(203.52~811.21)ng/mL]明显升高(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1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18例和死亡组62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白蛋白、AST、ALT、肌酐(sCr)、尿素氮(BUN)、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乳酸,计算PNI、NLR;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NI、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NI、NLR、PNI联合NLR、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血清sCr、BUN、CRP、乳酸水平及PNI、NL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或<0.01)。PNI、NLR、APACHEⅡ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NI联合NLR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NI、NLR...  相似文献   

15.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中性粒细胞胞内染色质与颗粒蛋白结合后释放至胞外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研究表明,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诱导NET形成,并在抗寄生虫的免疫防御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NET在常见原虫和蠕虫感染中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寄生虫病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嘌呤生成和代谢异常导致单钠尿酸盐(MSU)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作为机体受到刺激时对抗细胞外病原体的免疫策略之一, MSU晶体诱导的NETs可激发促炎反应, 而聚集的NETs(aggNETs)可以通过降解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缓解急性痛风性炎症, 并且NETs可以与MSU晶体结合共同参与痛风石的形成。本文概述了痛风中NETs形成的机制及在痛风不同阶段NETs发挥的作用, 以期为痛风的诊治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 GNRI/NRI)及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the modified 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 mNUTRIC)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288例,根据28天生存情况分成生存组(n=220)和死亡组(n=68)。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预后因素,绘制ROC曲线对比PNI、GNRI/NRI和mNUTRIC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低BMI、使用抗生素≥2类、并发ARDS、mNUTRIC评分高是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静脉使用氨基酸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PNI、GNRI/NRI及mNUTRIC评分评估患者28天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小板微粒(PMPs)水平改变及PMPs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形成能力。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5例AP患者血标本,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26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7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2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差速离心分离获得贫血小板血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Ps水平。收集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加入AP患者PMPs共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组蛋白H3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ETs分布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72.00(148.25~204.25)个/μl],MAP、MSAP、SAP组PMPs水平明显升高[179.50(145.00~308.750)个/μl、1117.50(483.00~2488.25)个/μl、1848.00(1216.50~2562.00)个/μl,H值分别为4.348、23.186、19.292,P值均<0.05]。与MAP组、MSAP组比较,SAP组PMPs水平明显升高(H值分别为29.068、4.709,P值均<0.05)。AP患者PMPs水平与APACHEⅡ、BISAP、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6、0.508、0.430,P值均<0.001)。与对照组对比,AP组MPO[(105.27±33.82)ng/ml vs(374.68±92.01)ng/ml]、NE[(82.71±19.22)ng/ml vs(267.45±68.46)ng/ml]、组蛋白H3[(4.53±1.48)ng/ml vs(16.34±4.02)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9.105、9.921、7.524,P值均<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NETs形成明显增加。结论AP患者PMPs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活动相关,PMPs可能促进NETs形成,加重AP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抵御感染和炎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除了其传统的作用外,还能通过释放胞外诱捕网的形式参与到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和释放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新策略。目前,针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干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针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干预可能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新方向之一。现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活化的炎性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或炎症应答期主动释放的一种串珠样纤维网状物质,由染色质DNA和多种胞内蛋白成分组成,可通过缠绕致病菌限制其扩散,同时通过各种抗菌蛋白杀伤致病菌,被认为是中性粒细胞除吞噬和脱颗粒作用外的第三种杀菌机制。近年研究显示,NETs也参与抗寄生虫免疫过程。本文就NETs在抗寄生虫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相关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